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短期外债迅速增长,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短期外债管理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政策应在数量控制、账户管理、逾期监管、贸易信贷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加强。  相似文献   

2.
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福建金融》2006,(11):39-4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续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外汇占款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我国外债规模中短期外债的比例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压力和债务风险。鉴于短期外债监管对一国经济、金融的重要性,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短期外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外商投资企业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将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冲击,短期外债流入监管已成为当前外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福建省漳州辖区短期外债流入特点、成因及现行管理政策的弊端。提出规范短期外债展期行为,完善短期外债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饱受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困扰。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难以改变、且短期外债已成为国际投机资本出入我国的主要渠道,因此无论是从改善国际收支角度、还是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我国都应尽快对短期外债管理方式加以外完善。本文在对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进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短期外债规模不断增长,占比居高不下的问题比较突出,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压力和债务风险。因此,研究并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尢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增速迅猛,给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市场稳定带来潜在风险,此文剖析了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借用短期外债的内在原因,认为这是和我国现有的外汇管理政策存在漏洞,境内利率高于境外市场利率,人民币存在进一步升值预期,外商投资企业追求低成本融资等因素密切相关.为解决短期外债流入过猛的问题,可通过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的决定,外汇管理部门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措施,调整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政策,抑制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重点防范短期外债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在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下,短期外债管理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短期外债出新政,金融机构短债规模总体“渐进缩量”一半左右,手笔颇大。但细细研读,总还是“东边日头西边雨”。一般而言,客观环境的变化是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那么此次短期外债调整,彰显出目前我国怎样的外债管理脉搏?又对广大中、外资银行产生哪些中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7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增长19.85%,占外债余额的59%。贸易信贷余额比上年末增加291亿美元,增长28%,对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为80%。”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07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增长19.85%,占外债余额的59%。贸易信贷余额比上年末增加291亿美元,增长28%,对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为80%。”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的发布引发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看待我国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如何评估我国短期外债的适度规模?导致我国收益项目净流入显著增加的因素又有哪些?本刊邀请了专家学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短期外债是指从境外借入的所有约定期限在一年(含)以内的短期债务资金,是银行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虽然我国对短期外债管理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尚存在政策界定不完全、审核监管不到位等束缚,使短期外债管理部分规定流于形式。因此,短期外债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3.
《银行家》2014,(9)
正截至2013年12月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占全部外债余额的比率高达78.39%,远远超过25%的国际警戒线。如何控制我国短期债务过快增长,防范短期资本流动风险,是央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求是》(2014年第1期)撰文探讨外汇管理改革有关问题时,提出了通过研究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对短期投机套利资金进行监管的设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智利、哥伦比亚和泰国实施无息准备金制度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在中国引入无息准备金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推行设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净流入持续在高位徘徊,对经济金融产生了一定冲击。对此,监管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强协调,重点强化对非主权债务,贸易融资和短期外债的监管,实现外债流入流出的均衡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据外汇局数据.截至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2661.76亿美元.比上年来增加186.84亿美元.增长7.5%。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248.29亿姜元.占外债余额的46.9%,比上年末增加5.39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413.4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3.1%.比上年末增加181.4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2006,(5):6-6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截至2005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2810.45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335.53亿美元,增长13.56%。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249.02亿美元,增加6.14亿美元,上升0.49%;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561.43亿美元,增加329.38亿美元,增长26.73%,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55.56%。  相似文献   

17.
梁建华 《金融会计》2012,(11):64-68
银行短期外债是银行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由于日前的监管口径偏窄,为套利融资产品迅速膨胀提供了发展空间。为从源头上有效管控银行短期外债资金流入,应建立银行短期外债全口径统计体系和总量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满足外资银行正常业务发展需要并有效控制短期外债规模。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2005年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指标核定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数字说话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315.6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下同)。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409.29亿美元,上升1.13%;短期外债余额为1906.33亿美元,增长3.81%;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银行借用短期外债不但增势迅猛。而且波动较大,是国家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个风险点。现行的银行外债管理政策由于指标核定方式不合理和管理方式过于简单粗糙等原因,难以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因此本文建议引入银行借用短期外债的无息准备金制度,并在该制度的设计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