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农民田间学校是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农民教学培训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成人教育课堂式教学,调动了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让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实现了教学过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平谷区农广校于2008年开始筹建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是以村为单位,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模式,在作物不同生长期设不同的教学课程,对农业种植户进行指导,避免农民生产走弯路,引导和鼓励农民经过相互沟通与协调,提升农民的专业技术素养,使其成为现代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宗旨: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要求,推行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把农民田间学校建成农广校体系在乡村的办学场所,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培训学习,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目标任务: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需求,以农民合作社等为依托,"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立不少于20万所农民田间学校,基本实现当地主导产业全覆盖,构建农民田间学校基层教学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及时高效便捷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河南省农广校以省市县三级农广校为依托,大力推行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的农民田间学校新载体推广应用模式,在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中,遴选建设了1577所农民田间学校,基本达到了产业和区域全覆盖,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体系,解决了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引入"农民田间课堂"培训推广模式,可以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难题,提升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和实践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田间课堂释义(一)"农民田间课堂"概念及产生的历史背景1.农民田间课堂概念"农民田间课堂"是指以农作物生产田间为课  相似文献   

6.
正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先后经历引进、吸收、发展、推广等阶段。近年来,政府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大力推广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举措,对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提供实实在在的为农服务,切实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上海市嘉定区积极创新农民培育模式,运用农民田间学校这种创新的培训模式培育高素质农民,通过"讲、看、学、比"的教学方法,运用"课堂+田间"的授课方式,创建"六个一"特色活动,用当地农民看得到、听得懂、学得会的培训方法,提供零距离服务,切切实实地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受到当地种植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农广校在市农委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创建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为新形势下探寻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积累了经验。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目前万州区已建农民田间学校40个,其中"大户带动型"11个,"公司推动型"6个,"专业合作社领办型"23个。万州区农广校注册农民学员1000余人,每年开展田间学校培训活动360次,入户指导1000余户,电话咨询指导500余人次,发放科技书籍、资料1000套,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中万农业是一家以果树种植、加工、园林绿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循环开发公司,于2014年挂牌农民田间学校,并于2018年担任河南省农民田间学校联盟理事长单位。近年来,在省农广校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承担农民教育培训任务,积累了一些经验。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是保障教育培训质量的前提教材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必不可少的资料。教材质量高低,是影响培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中万农业农民田间学校建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为调动农民主体参训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各地在培训方法上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创建农民田间学校,这种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农民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田间为课堂、实践为手段、"能力建设"为目的的农民培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农民主导地位。农民田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培训理念,强调以农民为中心,由他们参与活动决策和执行全过程,将意愿全部表达出来,而辅  相似文献   

11.
正农民田间学校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推广模式,近年来在全国得到了大力推广。作为一个小省区,宁夏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并不大,但是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在今后的学校建设过程中必将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一、将农民田间学校应用于农民培训工作中(一)对基层农技人员进行田间学校培训,能够间接实现农民终身教育。大力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田间学校知识培训,能够使田间学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了农民田间学校创办培训工作,采取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培训方法,发挥"发现问题准确、解决问题及时、科技服务紧密、技术推广到位"的优势,深刻把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点,结合小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从各类蔬菜播种至收获,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5年,宁夏农广校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培养了一大批辅导员。以县(市、区)产业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农业产业链建设了一批农民田间学校,初步形成了农民田间学校基层教学工作格  相似文献   

14.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强力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五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1.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各种简便、易行、管用的方式,组织专家教授、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教师结合农时季节,进行田间培训。同时发挥  相似文献   

15.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采用非正式成人教育的方法,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也是国际流行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式。2012年3月在新疆自治区农业厅科技处、自治区及自治州农广校指导下,博湖县农广校在本布图镇富民蔬菜合作社,成立了博湖县首所农民田间学校。一、博湖县农民田间学校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一切为了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为目标,突出主责主业,在完善体系建设、准确职能定位、创新培育模式、整合培育资源以及职业农民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政府主导完善体系根据"一主多元"培育工作要求,上海市农广校构建了以政府主导为基础的"市、区、镇"三级农民培育体系。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培训项目、培训经费,指导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工作,并成立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福建省厦门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今年厦门市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目前已挂牌十家农民田间学校,取得良好实效。这些田间学校依托在各个合作社,有教师、有教学设备、有住宿,同时也是生产一线,可以充分满足培训需求,并且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紧扣乡村人才振兴和农民职业化两个目标,坚持农民教育培训接地气,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将培训内容与地域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实现农民培训就地就近培训,强化现场实训、操作、实习体验,注重技能提升转化,逐步形成了以“农民田间学校为阵地,立足产业需求,突出乡土特色,发挥农民优势,运用信息载体,学历教育提升,培育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成长在生产一线”为特点的“农民田间学校+”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前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教育都是相通的,作为长年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广西合浦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周作高而言,他和他的团队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摸索和创新出了自己独特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使该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无数农民通过参加职业农民培训脱贫甩帽,走上了致富之路。2016年,周作高荣获中国最美农广人"先进人物"荣誉称号。为何周作高能在全国7万多名农业广播电视教育队伍中脱颖而出?同样是做农民职业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起,农业部大力探索与推广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成立全国农民田间学校专家指导组,先后举办了8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规范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流程,并在全国建设了一批农民田间学校示范校。目前全国已培养近8000名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开办农民田间学校2万多所次,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60多万人,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生猪、家禽等多个行业。农民田间学校之所以办得好,关键在于有利于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素养。过去,农民种田凭经验、靠老天,耕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