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视频会议,通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工情况,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要求,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自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14日,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粪污综合利用现场会在武汉中粮肉食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总畜牧师王智才一行莅临武汉中粮肉食江夏山坡良种猪场,考察观摩了该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情况,就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技术要点、工作难点、实际效果等问题与武汉中粮肉食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充分肯定了山坡场规模化养殖粪污资  相似文献   

3.
<正>5月26日,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第二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论坛在新疆农机博览会上召开。会上,新疆自治区畜牧兽医总站高级畜牧师许栋介绍了新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许栋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政策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条道路,实现三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建立和完善一个机  相似文献   

4.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严重影响阿什河流域的水质,因此,运用PSR模型对阿什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PSR模型对阿什河流域阿城区段2011年的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这四个污染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阿什河流域阿城区段农业面源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玉泉、小岭和亚沟,主要污染物是TN、TP,主要污染源是农村生活污水,同时畜禽养殖和农业生产也对农业面源污染有一定的影响。针对研究分析的结果,提出以政府为指导,发展绿色循环农业,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探讨农村饮用水保护和监管现状、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乡镇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影响、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等基础上,分别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工业点源污染之后,无固定排污口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市场失灵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户非理性行为是财政介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本文在考察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现行财政政策调控农业面源污染不足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政府财政调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措施,提出调控农业面源污染必须立法先行,在强化财政职能的同时,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更加注重财政补贴手段的高效运用并辅之以税收手段,同时注重加强对农户的生态教育,惟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进行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损害经济评估,量化污染对农民健康、财产和环境自身所带来的综合损失,对促进利用经济手段深化农村环境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损害经济评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国外虽然在环境损害评估的立法与责任追究方面有所进展,但仍然没有公认统一的评估体系和方法,而且也没有专门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开展的相关研究;国内的环境损害评估无论是在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工作机制方面都面临不足,其在农业面源污染的应用更是鲜有研究。综观国内外研究进展,实行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损害经济评估将是未来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是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资源化的一种模式。将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废弃物经过处理再利用与农业经济中,将集清洁、资源、环保结为一体的新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主要包含作物秸秆焚烧再利用、人和畜禽粪便再利用和沼气池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为使农业土地资源充分得到使用与利用,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手段。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水体(河流、湖泊、海湾)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主要诱因。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大、防治困难,已经成为危害全球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农民生产与生活的基地,是全国人民生活的源泉,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灵武市万头猪场建立的养殖废弃物沼气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采用CSTR工艺,对猪场粪污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粪污无害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了解工程运行后对周围水体COD的消减情况,设立水质监测断面,在工程实施前后分别对监测断面水质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分析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示范工程对周围水体COD的消减率,冬春季为27.1%,夏秋季为45.3%,养殖场周围水体COD污染负荷冬春季下降了9.58%,夏秋季下降了25.3%。  相似文献   

11.
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手段,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的重大课题。一些发达国家在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上,独具特色且收效显著,并有十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其经济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12.
黄冈市在农业整体协调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循环再生有效利用方面卓有成效,但农村农业生态系统逐渐退化,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情况仍然存在。文章通过调查黄冈市的化肥、农药、地膜的施用情况,借助EKC理论分析黄冈市农业面源污染物质投入量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提高黄冈市控制治理农业污染的能力、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机市场》2021,(3):28-29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晓鹏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先进的高密度裹包青贮饲料收获加工工艺,全程利用机械设备将饲草料收割切碎、进行高密度压实打捆、裹包制造厌氧发酵环境,完成秸秆或饲料的青贮,减少青贮饲草料的损失率,提高饲草料商品化价值。这一发展模式,入选了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畜牧兽医局推介的《畜禽养殖机械化典型案例》,对全国广大畜禽养殖从业者,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有效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源污染研究是继点源污染之后兴起的一个国际环境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由于我国农村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存在某些缺陷,农村出现边缘化的趋势,面污染严重。利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这一模式治理农村面污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调查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布广、分散性强、隐蔽强等特点。当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的一大主要污染源。因此,分析及阐述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防治对策须被提出,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中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和中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突出问题。故以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以现阶段农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为问题导向,提出条块结合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和农业技术创新转化,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中国政府在大会上作出了减排的承诺,这为我国有机肥发展提供了机遇。养殖废弃物可以变废为宝据权威部门统计,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和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全国每年产生约7亿吨秸秆、26亿吨畜牧业废弃物。仅2000~2007年间,有机废弃物以平均每年3亿吨的规模持续增加,而有效处理率仅20%。把废弃物制成有机肥,能有效解决废弃物污染  相似文献   

18.
秸秆资源化,是指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农用秸秆转化为饲料、乙醇等,使之更好被利用,达到既不污染环境又不造成浪费的目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效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农业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对农业自身生产及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秸秆资源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宝贵资源,对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市的实际调研,在分析其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就农村沼气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根据大量的探索实践,总结分析了该市以沼尝气集中供气、沼气发龟、余热利用、饲料加工、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等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类型及应用效果。该模式在目前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能源再生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龙游地处浙江省西部,隶属于衢州市,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正是基于这种现状,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也给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资源基础。近年来,龙游县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农业”的要求,抓住稳定粮食生产、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促进和谐畜牧业发展三个重点,创新粮食生产、农产品营销、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进龙游农业的转型升级,形成农业发展的亮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