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由农地流转由于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较少、土地流转的市场性很低、土地流转的期限太短等原因,致使农地并没能形成规模经营,细碎化作业仍十分严重。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对国际经验的考察之后,提出了我国农地流转、规模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民自组织发展呈现内卷化危机。其可细化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民自组织文化内卷化;二是农民自组织制度内卷化;三是农民自组织绩效内卷化。而农民自组织文化内卷化主因在于乡村文化内卷化;农民自组织制度内卷化主因在于农民自组织自身的资源约束与其外部制度环境影响;农民自组织绩效内卷化主因在于农民自组织成员自组织意识和能力约束以及农民自组织内部制度不完善。超越农民自组织内卷化危机路径包括三方面:一是降低传统乡村文化内卷化的消极影响,创新农民自组织文化,超越农民自组织文化内卷化;二是转变农民自组织制度创新模式,超越农民自组织制度内卷化;三是完善农民自组织内部制度,转变农民自组织治理结构,提升农民自组织成员间的信任度,完善农民自组织动力机制,超越农民自组织绩效内卷化。  相似文献   

3.
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战略,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战略部署,也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要目标。随着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整体扶贫工作已经变得更加精细化和复杂化,同时也造成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内卷化问题显现。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问题的症结,给予科学的优化和指导,是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去内卷化研究重点,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非粮化”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是违背农地流转初衷的,不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也有损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基于政府和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动机差异,本文对二者的行为逻辑进行分析;通过土地用途改变的可逆程度区分,对农地"非粮化"和"非农化"影响土地生产率和粮食安全程度等进行了辨析。最后提出需要重视"非粮化"危害,划分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禁止耕地"非农化",建立城乡之间的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修复和恢复耕地土壤,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我把地托管给合作社了,从种到收都不用操心,到时分红就是了。"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板坪村委那沙自然村的农户陈景星种了一辈子地,本来家里只有几亩地,种起来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但近几年,他除了种地,还办起了养殖场,养了几百头猪和上千只鸡、鸭,再加上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家中老两口又要种田又要管上千头"吃货",一年忙下来,累得够呛。  相似文献   

6.
吴晨  王厚俊 《南方农村》2009,25(4):42-45
本文分析了美国和南非两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有关农田保护和促进农地流转的一些做法。美国农地流转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宣传和有限的资金支持是实施农田保护计划的重要手段。而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农地流转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信贷支持差异及严重的种族和性别歧视现象,从而制约着该省农地顺利流转。这两个国家农田保护和农地流转的做法对当前我国政府鼓励和促进农地流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美国和南非两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有关农田保护和促进农地流转的一些做法。美国农流转调查结果显示,缺乏教育宣传和有限的资金支持是实施农田保护计划的主要障碍:而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农地流转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信贷支持差异及严重的种族和性别歧视性现象。这两个国家农田保护和流转的做法对当前我国政府鼓励和促进农地流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村落共同体存续和发展的灵魂,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具有地方性、自发性、自主性、非正式性、公共性和总体性等多重属性,是农村社会建设的组织保障。在市场化和乡村制度变迁的巨大冲击下,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遭遇了"内卷化"过程,表现为:生存空间被挤压、总体性功能衰竭、自主性消解和社区公共性衰落等。修复和重建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重塑内生性组织公共性,是新时期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这种修复与重建,既需要国家的制度保护与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介入,更应尊重和维护村落共同体的社区自觉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地流转制约因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目前市场和社会环境不能满足农地流转的发展,致使当前农地流转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为此,在国内有关农地流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农地流转发展中遇到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表明,主要限制因素为农民认识、市场、政府、体制和政策法规问题.研究结论:通过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管理人角色,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等,加快推动我国农地流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地流转制度与农地所有权制度、经营权制度一起构成了农地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中农地流转制度异常重要 ,它是农地所有权、经营权得以实现的途径和真实体现 ,也是整个农地制度健康合理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实现最优组合。农地是一种生产要素 ,因此也必须进入市场 ,自由流动。只有流动 ,才能使农地与种田能手达到最佳组合 ,才能使农地由过于分散走向相对集中 ,产生规模效益。农地流转是农业规模经营不可或缺的奠基工程。本文拟对农地流转进行国际考察 ,并对我国理论界的农地流转模式进行比较、评析 ,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细碎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论,排序概率选择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细碎化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单位面积农业生产收益,对农户农地最优经营规模产生负向影响;(2)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入意愿产生负向影响,使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减少;(3)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出意愿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增加,但农户转出意愿主要受非农就业影响。研究结论:为活跃农地流转市场,应采取农地整治等措施降低细碎化程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转入农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此外,应深化城市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非农就业岗位,以吸引农民市民化,使更多的农民愿意转出农地,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2.
农地流转政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有效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农地流转政策的执行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制约着农地流转效率和乡村经济振兴,因而根据既有文献的梳理,研究拟从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材料和"点-线-面"的三维逻辑思路探究农地流转政策的脉络走向,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践阐释相结合,以期为优化我国农地流转政策执行效率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受制于既有法律供给的不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还存在不少制度障碍。展望未来,三权分置的设计将可能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从而解决现有的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其发展与完善是我国近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然而,受制于既有法律供给的不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还存在不少制度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施行,不利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法律限制在我国现行立法中,有关农村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4.
在政策支持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农地流转经营的模式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在农地流转下日益凸显的“非粮化”现象已严重威胁到中国粮食安全。基于这一现实背景,通过梳理当前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发展现状,探讨其诱因,并结合现实情况给出合理的长效对策,以期有效应对和处理农地流转与“非粮化”之间的错综关系,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有利于解决目前农地流转过程中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农民社会保障无着落等问题。而农户作为农地流转的直接主体,其意愿在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决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作者以陕西省的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进行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意愿以及产权分配比例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户个体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外部环境变量、流转过程变量、农户对流转制度的认知变量以及农村金融可获得性变量对农户的流转意愿和产权分配比例都会有影响。最后作者依据研究结论,从农地流转的制度设计、产权分配比例、农村劳动力有保障转移以及农村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税费改革后,项目制逐渐成为向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然而,这种超越科层制的供给方式却遭遇了内卷化的现实困境——项目投入的数量和密度持续增长而供给的效能却一直难以提高。项目承载的公共产品经常无法满足农民的切实需求,农民对需求外的产品也表现出无奈和抵触的情绪。供求偏离的结构性失衡不仅降低了转移支付资金的运作效能,也极大地消解了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效果。在项目制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健全村民表达集体偏好的公共选择机制、完善项目链上各主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项目资金多元组合的运作机制、构建农民体验主导的多维评估机制是使项目走出内卷化困境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以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然而,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其中既有法律规定的缺失,也具有封闭性和债权性等非市场化倾向,在流转主体、流转条件、产权界定等方面限制过多或界定模糊,成为制约我国农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法律机制,以法律机制助推农地流转市场的形成,成为破解农地流转法律难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农地规模经营非粮化有助于农民增收,但从长期来看,农地非粮化将可能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本文针对农地规模流转中的非粮化行为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粮成本高、效益低、风险大、融资难等是导致非粮化的原因,而发展冲动、粮补政策不完善、监管惩处不到位则是导致非粮化加剧的原因。应通过降低种粮成本、增加农业经营收益、规范耕地用途、改进粮补政策、增强金融支持、加强监督管理等应对非粮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刻嵌入于制度结构、资源结构、市场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制度环境之中,其内卷化是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引致的必然结果,去内卷化本质上就是降低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制度环境嵌入不断增多,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将增强,这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带来挑战。对仅嵌入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而内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可以通过改善政府供给的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完善政府立法和相关制度安排、合理框定政府作用空间、有效配置政府资源等来实现;对还嵌入于市场结构或文化结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更要求在市场化导向、农民高度分化等强烈冲击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性与公共性,充分赋予小农主体性。市场结构与文化结构嵌入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社会经济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政策。在此前提下,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仅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社会经济原因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