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晓燕 《上海会计》2000,(12):61-63
新财会制度对坏帐损失的核算与管理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规定企业可以按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经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 ,已提坏帐准备的 ,应当冲销坏帐准备 ;未提坏帐准备的 ,应当作为坏帐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这一改革 ,使会计的“谨慎性”、“配比性”、“权责发生制”等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1 直接转销与备抵法不统一。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新的准则规定直接转销法和…  相似文献   

2.
坏帐准备金不能计提应收票据刘慧民在企业审计中,发现有个别单位按应收票据余额的3—ski计提坏帐准备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7条规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  相似文献   

3.
根据《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等的规定,企业可以在年度终了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5‰计提坏帐准备金。根据上述规定可知:坏帐准备金提取的依据是“应收帐款的余额”,这个余额一般理解为应收帐款的帐面余额。笔者认为把坏帐准备提取依据理解为应收帐款帐面余额值得商榷。这是因为:1.应收帐款帐面余额是应收帐款各明细帐户借方余额之和与贷方余额之和的借差金额。而应收帐款出现贷方余额的明细帐户,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负债,不能作为计提坏帐准备的依据。所以在计提时,应将应收帐款明细帐户的贷方余额予以剔除。2…  相似文献   

4.
计提坏帐准备各种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 《上海会计》2002,(6):24-25
财政部颁发并于2001年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适度地运用谨慎性原则,不仅对坏帐损失核算进行了修订,明确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而且在帐务处理中增加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了解并掌握计提坏帐准备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对于提升职业判断的层次和有效性,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计提坏帐准备的方法一般有: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帐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本文试作比较如下:1. 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采用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帐款的余…  相似文献   

5.
计提坏帐准备的帐务处理□员鸿琬商惠民会计制度规定,对采用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帐准备的企业,首次计提的帐务处理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以后年度计提坏帐准备时,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比例计算的应提取坏帐准备数额,反映什么内容,与“坏帐准备”帐户有什么关...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界定坏帐损失的内涵,确认坏帐损失1.现行制度对坏帐损失的界定。《企业财务通则》第三章第十三条:“坏帐损失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由此不难理解:第一,坏帐损失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损失;第二,应收帐款只有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才能确认为坏帐损失。《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了两点:一是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二是采用备抵法提取坏帐准备时,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  相似文献   

7.
论“坏帐损失”的处理——读“资本主义财务会计”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计实务中,应收帐款中总有一部分因各种原因不能收回,称为坏帐。应收帐款成为坏帐而造成的损失,称为坏帐损失。 现行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帐损失必须按规定报批同意后,注销“应收销货款”,在“企业管理费——坏帐损失”中列支。 这种做法,相当于资本主义财务会计中的坏帐损失的直接摊销法,即坏帐损失在发生坏帐时才确认。只是在帐户处理上,我们将坏帐损失转入企业管理费,在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孟屹 《中国工会财会》2001,(9):31-31,30
新《工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对加强管理和核算日常财务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感到有些不足之处。现就以下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建议在资产类科目中增设“坏帐准备”科目   事业单位应收帐款中,难免有些帐款收不回来,造成事业单位的损失。这些无法收回的帐款称为坏帐,也就是坏帐损失。它在处理上有两种会计核算方法,一是直接核销法,二是备抵法。直接核销法是指实际发生坏帐时,将实际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同时核销该笔应收帐款。备抵法是指按期估计坏帐损失,计提“坏帐准备”,当某一应收帐款全部或部分被…  相似文献   

9.
谈计提坏帐准备的两种方法赊销净额百分比法与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都是企业计提坏帐准备、估算坏帐损失可采用的方法,虽然两者都按一定的百分比进行计提,但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一、计提的依据不同赊销净额百分比法,是将坏帐损失的估计数与赊销净额相联系,即根据企...  相似文献   

10.
浅谈建立销售和应收帐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收帐款居高不下和发生坏帐损失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一部分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如何在争取销售得到发展的同时,加强企业应收帐款的管理,控制应收帐款的增加或降低应收帐款占用率,避免坏帐损失,已经成为每个企业应严肃对待和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建立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销售和应收帐款业务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也应提取坏帐准备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杨凯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而对于“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却没有如此规定。笔者认为“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也应计提坏帐准备。从理论上讲,计提坏帐准备是因...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的商业信用日益扩大。但讲信用、按期还款还不是那么普遍。企业的应收帐款有增无减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企业一般均存在不同的潜在坏帐损失。为了使有关各方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偿债、盈利能力,笔者认为对超过一年的应收帐款需要单独予以揭示。为此,建议在资产负债表“应收帐款”项目下列示“其中:超过一年的应收帐款”和“其中:超过三年的应收帐款”两个项目,以引起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注意。超过一年的应收帐款应单独揭示@吴明烨$浙江省临海市财政局  相似文献   

13.
坏帐准备金●计●提●要●点□余德新笔者在从事会计辅导和审计活动中,发现一些财会人员对计提坏帐准备金帐务处理比较生疏,经常出现差错。有的在年终结帐前简单地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乘以相应比率所得结果计入“管理费用”和“坏帐准备”帐户,而忽略了“坏帐准备”帐户...  相似文献   

14.
“坏帐准备”计提基数如何确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计提比例为3—5‰。计提基数在实际执行中不尽相同:有的企业按应收帐款帐面期末余额;有的企业将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也列入其中;有的企业将期末会计报表中应收帐款数作为计提基数。笔者...  相似文献   

15.
一、燃气行业应收帐款管理的现状 由于我国燃气行业大都采用先用气,后收费的收费方式,造成普遍存在应收账款的现象,加之,一些燃气企业对应收帐款的管理只限于数量方面,而对其帐龄、应收帐款成本、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料不作分析,使得帐龄超过3、4年的应收帐款大有所在。而在其它国家,早就作为坏帐处理的应收帐款,在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一直是放在“应收帐款”项目下而不在“坏帐”项目下,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16.
预付帐款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与企业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一起共同成为企业的应收帐款。按照今年初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 的损失,应当计提坏帐准备。显然,预付帐款也有可能发生损失,也应计提坏帐准备。那么,如何计提坏帐准备呢?过去的会计教材上没有,企业《两则》上也没有,因而现实中许多会计人员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为此,本文试以《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对预付帐款计提坏帐准备的会计处理,略加介绍。  相似文献   

17.
扩大应收帐款投资,可以增加销售量,导致利润增长,所以现代企业都利用应收帐款这一营销策略。但如果运用不当,会导致呆滞坏帐,那就得不偿失了。如今出现了“有债不愁,欠债有理”的经济畸态,“三角债”居高不下,这样,企业加强对应收帐款管理以控制风险,显得尤为迫切。我国企业一直习惯于对应收帐款进行“催收清欠”,这从管理角度看,是一种事后管理,犹如“亡羊补牢”,既费力、又少效果。企业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次上对应收帐款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层次管理。应收帐款管理的…  相似文献   

18.
新颁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而对于“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没有如此规定,笔者认为,“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从理论上讲,可属于广义的“应收帐款”范畴;实际上也会有呆帐和坏帐的情况,如甲单位把贷款预付给乙单位,乙单位不按合同把货物发给甲方,甚  相似文献   

19.
张怡 《现代会计》2007,(4):37-4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采取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加快货物的流转已被绝大多数企业所接受,由此引发的应收帐款风险与防范问题的讨论已经被决策者们放在工作日程当中,企业应收帐款年终余额也被列为企业领导者的年薪考核指标之一,可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降低坏帐损失,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因应收帐款居高不下造成资金周转不灵,严重影响了经营发展。尤其是象我公司这样的集团公司,其销售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管理链条长、内部控制难度大;  相似文献   

20.
应收帐款的信用管理和收帐政策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贾莉莉任何资金的收益与风险总是并存的,应收帐款也是如此。适当延期什款可以促进销售,为企业增加收益;但过量应收帐款的存在,会使企业垫付资金增加,丧失资本可能盈利的机会,同时坏帐损失的风险也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