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邓巧飞 《中国市场》2011,(36):73-74
盈余管理是公司进行财务信息反映时普遍应用的手段,其利用空间和手段与会计准则密不可分,会计准则越规范、越严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越小、手段越少,两者是反向变动关系。新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一方面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所遏制,另一方面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的新空间,同时盈余管理的手段也有所变化。通过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对我国准则的完善和解读公司会计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商》2015,(47)
关联交易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常常面临被滥用的问题。面对盈余操纵的财务舞弊行为,为了加强对关联方交易的监督,我国现有的措施有进一步规范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以及对舞弊审计程序的严格监控。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审计准则中关联交易的变迁,以及与国际准则的差异,研究我国目前关于关联交易审计的现状。通过对某某药业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我国还应完善相关准则,增加信息披露内容,强化上市公司监管。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颇为广泛,本文立足新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资产减值、存活、债务重组和公允价值等方面对企业利润调节的影响进行了详尽阐述.结论得出,新会计准则限定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调节的空间范围,有力的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能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为提高我国财务信息透明度、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在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为了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近年来,随着一些违规事件的发生与披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误导投资,影响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旨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与手段,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投机性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出规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种手段人为影响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盈余的行为.一方面,会计准则通过制定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力地约束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会计准则又无法完全消除盈余管理,甚至可能引发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借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发的契杌,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并分析了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的新空间,以期对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颇为广泛,本文立足新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资产减值、存活、债务重组和公允价值等方面对企业利润调节的影响进行了详尽阐述。结论得出,新会计准则限定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调节的空间范围,有力的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能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为提高我国财务信息透明度、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现象愈演愈烈,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会计准则作为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的标准,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探讨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剖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因素,分析了新准则为上市公司提供的盈余管理新空间,以期为有效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开始施行以来,已在我国实施了三年.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操作空间.本文解读了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等准则规定,分析了新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准则制定过程客观上存在着准则制订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动态博弈。上市公司作为会计准则的执行者,存在自身利益,当会计准则的要求与其利益不相一致时,他们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显然,这种动态博弈增加了准则制定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以制约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披露在制度建设和具体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关于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披露的规定没有与相关会计制度接轨,对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披露内容的规范不完整,商业银行披露的财务信息真实性不足、信息不充分、及时性和可比性差等方面。应完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并逐步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完善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盈余管理只能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但许多盈余管理完全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上市公司中的一些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已经超出了可以容忍的限度。因此,加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对增强我国企业的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recently experienced two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changes: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SSSR) and the mandatory adoption of IFRS-convergent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NAS). We fi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N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Although we do not find evidence that SSSR directly decre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of the average firm, the increase in earnings management surroun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NAS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reduction in non-tradable shar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ccounting standards are the more importa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the level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siders' incentives affect earnings management given a specific se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更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管理手段。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应采取强化信息披露争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以及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减值(AssetImpairment)与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始终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扩大了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明确了减值迹象的判断依据,使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更具实务操作性,并作出已提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规定;引入了新概念,使信息披露更加完善等方面.同时,新准则限制了企业利用减少计提基数、变更计提比例操作利润的行为,相对完善了信息披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更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交易等管理手段。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应采取强化信息披露和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内外部监控以及提高信息使用者的识别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一直是企业会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虽然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些盈余管理手段的应用空间,但也产生了新的盈余管理空间。在阐述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所实施的“会计魔法”,旨在加强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识别不正当盈余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在对新会计准则之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无明显不同;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accounting earnings can predict futur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owth within China’s institutional settings. Konchitchki and Patatoukas (2014a) find that accounting earnings is a significant leading indicator of GDP growth for the next three or four quarters. We conjecture, however, that earnings management would weaken such predictive power for accounting earnings because it distorts earnings from real corporate profit. As earnings of Chinese firms are more seriously manipulated than those of US firms, this study finds that earnings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can only predict GDP growth for a single quarter. We further decompose accounting earnings into operating cash flow and accrual earnings and find that operating cash flow which is less affected by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better predictive power for GDP over the longer horizon of the next three quarters, but accrual earnings can only predict GDP growth for the next quarter.  相似文献   

19.
黄海波 《北方经贸》2011,(6):105-107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日渐成为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密切联系,使得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成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重点,加强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市公司中,出于大股东利益和公司经理层自身利益的需要,盈余管理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特殊的会计行为,困扰着会计界。盈余管理本身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它也有两面性,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损害.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大多是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实为当务之急;问时,由于在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上,监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找出监管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对于完善监管政策、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权威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作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对于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新会计准则还有许多有待成熟与改善的地方,既要求不断引入西方先进理念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更要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适宜我国市场环境的会计准则体系,以期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从而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标以及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