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兰洁 《时代金融》2012,(33):92-93
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具有联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次贷危机后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经济增长。因此,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环境下,中国解决自身通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过快,抑制投资需求膨胀,同时提高汇率和利率机制来维持国内的物价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和传导机制与传统货币政策是不同的。它是在"零利率"条件下,通过改变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来创造货币,以补充市场流动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机制和效果,并提出了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未来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作用机制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步入2011年下半年,有关美联储是甭会推出第三轮最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讨论骤然升温。  相似文献   

4.
QE3的推出短期内有助于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和改善我国的外需环境,但中长期有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今年9月14日,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主要措施是每月购买上限额  相似文献   

5.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秀波 《新金融》2015,(1):27-3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引发全球\"资金池\"水位下降,日本、欧洲央行的\"放水\"行为无法弥补和抬升\"资金水位\"。尽管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成本,但是中国也将面临热钱流出、人民币汇率贬值、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进而导致通缩压力加大等问题。要有效地防范我国经济的通缩风险,总量型的货币政策效果有限;为防止\"热钱\"流出与人民币贬值预期相互强化,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对于降息措施应慎之又慎;积极型财政政策应担纲结构性调整大任,可创造\"债券池\"以对冲\"货币池\"水位下降;加快资本输出步伐,及时淘汰部分过剩产能才能够使经济凤凰涅。  相似文献   

7.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对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的负面效果。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涵义入手,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之策,力争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后,出于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目的,美联储先后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争论在学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鉴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联储"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必然通过多种渠道对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事件法分析法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公告效应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告效应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为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去杠杆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持续复苏和就业增长,美国先后三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注入美元流动性.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流动性增加不但对美国自身经济产生影响,还会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定量分析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3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的讲话不断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放出了美国即将全面退出QE的信号,引起了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全世界对关联储退出QE的动向都十分关注,特别是关注对关联储退出QE对各国的影响.而美联储退出QE的行动比较迟缓,才刚刚开始几个月.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学者的观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国内情况以及退出QE的行动等来分析关联储退出QE的决策、步骤以及美国退出QE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从深入分析中得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