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旭云 《时代经贸》2007,(5Z):85-86
一直以来,官方和理论界都认为股权分置制度是中国股票市场低效率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股市陷于熊市的唯一根源,但是通过对股权分置制度与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实证分析,发现股权分置并不是股票市场陷于熊市的唯一根源,它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不能使中国股票市场成为高效率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市中政府与投资者的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乔桂明  詹宇波 《财经研究》2002,28(12):19-23
中国股票市场自建立至今,已经历了多次大幅震荡。由于中国股市的建立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且政府集上市公司股权的主要所有者和市场管理者于一身的特殊身份,造成了政府要同时承担发展和监管股市的双重职能,因此“政策市”效应成为影响股市波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其作用过程是政府与投资者之间进行一场信号博弈。本文通过对该博弈进行的分析,揭示了政策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作用机理。并根据所做的分析,对政策效应主导下的股票市场的效率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政策效应、政策效率与政策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股票市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其不长的发展历史看,除在股票发行市场的发展初期带有一定的民间自发性外,整个发展过程都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成长起来的。政府不仅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调节股票市场的运行,而且还经常地对股票市场实施政策干预,以致人们普遍地称我国股票市场为“政策市”.由此,引申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即我国的宏观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股票市场的运行?其政策效应和效率如何?应当如何评价中国股票市场宏观政策?本文拟对上述问题做一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琳 《时代经贸》2007,5(1X):106-107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止2006年10月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已进入了“收官”阶段,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问题出现的原因,揭示了股权分置问题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运用理论与数据客观评价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揭示了“全流通”时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突破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2004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股权分置问题因何而来,影响何在?改革的目标和途径是什么?改革中市场各方又将如何展开博弈寻找新的利益均衡点?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作一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要给证券市场正确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股票市场不是自下而上自发产生的,而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政府是股票主要供应者,又是股票市场监管者,这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初始阶段必然是政策市;由于对股票市场定位偏差和制度性缺陷,中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无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现在解决中国股市历史遗留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不能把政府失效产生的问题都推给市场解决,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要靠政策与市场的合力,现在关键在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就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在特殊的发展过程中,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内部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公众股)。这两种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一系列问题,从2005年5月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必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芳 《经济论坛》2006,(11):106-107
2005年4月1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了股权分置试点条件成熟的消息。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便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对于此次股权分置改革,作者做出以下几点分析。一、股权分置问题的概念和产生股权分置,是指股票在首次发行(Initial Publie Offering,IPO)时,只允许首发股本或社会公众股股本进入二级市场流通,而创业股东不允许流通或无限期的暂不流通。股权分置问题是与资本市场在同样历史政治条件下产生的。1989年“6.4风波”之后,新一届政府放慢了改革开放步伐。1990年,建立了沪深证券交易所。当时由于处在特殊时期,社会上对于经济改革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VAR的Johansen多元协整检验对中国金融开放和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股票市场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五国(地区)股市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表明,外资进入中国股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发现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之间存在联动现象;但股权分置改革后,有证据显示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联动程度大大增强。这意味着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并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而中国股票市场自身运行机制的变革,对中国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同时这也意味着对投资者而言,分散化投资收益逐步减少,风险传递大大增强;投资者应当更加重视股票市场国际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10.
刘鹏 《资本市场》2005,(5):56-57
数年的辩论已将“股权分置”问题适时地推上风头浪尖,“股权分置”真成了横亘在中国股市发展道路上“一道迈不过的坎儿”。“分置”解除后,中国股市面临的还很难说就是坦途。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股票市场从根本上仍然是一个“政策市”,融资偏向的政策与其相关制度安排制约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正常发展。破解“政策市”的措施包括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界线,营造正常的市场环境,摆正融资与投资回报的关系并大力推进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2.
左庆坤 《经济师》2005,(12):119-120
从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初到现在,我国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稳定必须由国家领导和干预。通过将近20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充分发挥它的资源配置功能。文章系统地回顾了在股权分置改革的热点时期,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和定价方式的变化过程,分别从发行管制、发行定价、发行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邱龙广 《经济论坛》2005,(22):106-107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公众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结构。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股权分置的问题十分突出:约2/3的股份尚未流通,仅有1/3的股份流通,尚未流通的国有股约占股份总数的一半,占全部非流通股的七成以上(敬景程,2005)。股权分置不但导致股权结构扭曲、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刊》2005,(8):3-3
为了营造有利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环境,使上市公司更加清楚地把握改革中的政策走向,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难点,我们特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股权分置改革专家、保荐机构、基金公司与上市公司高层共同研讨,共商大计,使中国资本市场可以健康、稳定地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助力。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政府管制和中国IPO抑价   总被引:72,自引:2,他引:70  
刘煜辉  熊鹏 《经济研究》2005,40(5):85-95
本文报告了中国市场异常高的IPO抑价。我们发现,经典文献关于IPO抑价的种种动机的假说在中国缺乏立论基础。中国市场“股权分置”和“政府管制”的制度安排是导致极高的IPO抑价的根本原因。“股权分置”扭曲了正常的市场利益机制,异化了IPO参与各方的行为方式,割裂了一、二级市场的套利行为。“政府管制”产生的寻租行为增加了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成本,因此产生更高的IPO抑价。本文研究证实了,如果不解决影响市场正常运转的“股权分置”和过度“政府管制”问题,任何局部的、技术的IPO变革措施都不可能平抑一、二级市场的异常价差。  相似文献   

16.
浅论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中开始,股权分置改革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论坛中的主题,此次股改政策的出台被人们广泛认同为我国证券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大契机。这种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长期以来股权分置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痼疾之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化浪潮,股权分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各方对于股权分置问题的认识和决心趋于统一,经过两批试点企业的尝试之后,股权分置改革终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全面展开。一、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意义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份被人为分割成两大块,一部分股权上…  相似文献   

17.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一件事在事易时移的情况下起的作用正好相反,股权分置在中国股市发展历史中就扮演了一个“萧何”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莉 《时代经贸》2007,(2Z):71-72
股权分置改革是迄今为止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重大事件之一。论文首先从分析了股权分置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然后回顾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探索历程以及现状。最后总结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场名叫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资本市场制度性变革正在进行。我国证券市场是摸着石头“试过来”的,因为历史的原因,由国企股份制改造产生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以及衍生的法人股处于暂不上市流通,而公众持股者手中的股份却处于流通的状态。形成了我国独有的股权分置状态。上市公司这种股权分置状态的弊端是多方面,诸如两类股东的利益取向、赢利模式不一致等,严重阻碍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因而国家有关部门自上世纪末就试图解决这一制度性障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或者政策上无历史先例可见鉴、需要探索等原因,在这条怪石林立的丛林路上,…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4月启动以来理论界和政策层面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定价依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与财富创造效应、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集中度以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指出当前研究的缺陷和不足,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政策评价提供先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