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改革与农村货币流通王绍仪,任建民农村货币流通的稳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农村改革,正在顺利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会对农村货币流通发生什么影响?如何保持农村货币流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首先简要说明经济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论述农村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最后讨论调整农产品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上升。自 1 978年以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个特点 :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数量由 1 978年的 2 82 7万增至 2 0 0 0年的 1 70 78万人 ,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改革以来累计 60 0 0多万人至 1亿人之间 ,仅 2 0 0 2年底 ,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达 940 0万 ,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方略 ,到 2 0 2 0年至少将有 3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十六大指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1、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4.
印度农业属小农经济农业,与我国有较大的相似性。通过对他们农村经济和科技体系的研究,特别是关注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开阔我们的视野,对我国农业今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的载体--农村股份合作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佛山市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举措。但是从农村过渡到城镇化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的集体土地、资产的处置、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反之就会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南海区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搞试点,1993年在全区农村中全面推行以土地为中心的农…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治邦 《农村经济》2002,(11):68-70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1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 ,劳动力大量剩余我国是人口大国 ,也是农业大国 ,70 %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总数已近 9亿 ,劳动力适龄人口 4亿多 ,其中有近 2亿剩余劳动力。并且 ,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 130 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 ,绝大部分在农村。随着人口的增长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我国正式加入WTO ,今后 ,我国每年还将净增 6 0 0— 70 0万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这就必将对农业就业 ,耕地、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 ,对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并将成为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7.
韩国在60年代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典型的农业国,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人口大理向城市迁移,由此带来种种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韩国政府从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农户副业计划、“新村工厂”计划和“农村工业园区”计划等农村工业化发展计划,其中,建立农村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工业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近年来 ,农村教育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 ,一是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太少 ,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素质太差 ;二是由于国家实行统一的大中专各项费用自理和毕业后自主择业的政策 ,使许多经济困难的农民家庭失去了接受教育的兴趣 ;三是地方政府借着中央有关在农村收取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的政策 ,加大农村中小学收费力度 ,把向农民收费巧妙地转嫁到向农民子女收费 ,农民不仅要支付日益加码的中小学学杂费 ,还要通过缴纳农村教育费附加间接支付部分教师工资、补助和学校各种杂费 ,就连建校…  相似文献   

11.
张妍 《农业经济》1996,(12):44-45
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张妍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合作基金会经历了试点、推广和普遍发展三个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年年增长,形成了投资气候,成为农村融资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一)集资总额不断增长。到1...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深入贯彻实施,一大批农民率先富了起来。在一些地方,年收入超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年收入十万元的户也不足为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广大农民曾用这样形象的语言来描绘共产主义理想家园,如今这已变成现实。近几年来,江苏省东海县平明镇已有3000多农户安装了电话,400多农民挎包装了"大哥大"。有了这了解市场行情的"顺风耳",农民进市场有了底。电话成为该镇农民传递信息、发展经济的好帮手。据统计,1998年,平明镇农民靠电话联结大市场,年获得经济效益500元万以上,镇售大米,面粉等农产品3万多吨。周徐村农民陈波一年只花电话费800多元,却获得经济收入7000多元。在住的方面,平明镇有一万多农户住上砖石结构房屋,3000多农户住上楼房,用电户达15000多户,用电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王杰  周磊 《农业经济》2000,(2):15-16
我国经济要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必须始终保持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拉动力。市场的拉动力,主要来自国内消费、出口和投资三大需求。从目前情况看,加快国内市场,特别是约有九亿人口的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对于加强市场的拉动力,进而保持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低通涨”发展趋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市场潜力巨大1、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我国有十二亿人口,80%的人口在农村,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为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非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提供了上亿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21万人,形成了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的经济格局。不仅使农村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的发  相似文献   

16.
日前,笔者下农村调查研究,发现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样发展下去对于农村致富奔小康将造成极大的不利。  相似文献   

17.
发端于七十年代后期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普遍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突破性发展,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出现了许多情况,转型时期农村已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愈加突出,如农民负担沉重,权益很容易被分割,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缓慢等,在这些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中,农村经济秩序混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严重问题,农村经济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快增长的乡村两级债务得不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束顾农村集体经济现状,盲目举债用于生产和非生产,不良债务恶性膨胀和循环,不但无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导致债务大量增加,使乡村财政陷入困境,二是乡村财经秩序混乱,村级财务管理和集体资产管理乏力,制度上的漏洞以及财务上的不民主,集体资产流失严惩长,挥霍贪污十分普遍,这两者在农村经济运行中同时存在,相互交织,特别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和干群关系紧张,近年来,各级党政部门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当前农村经济混乱的危害性,下大力整顿农村经济秩序,促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不仅是维持农村正常经济秩序的需要,也是确保深入进行农村体制改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标本兼治之策。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苏省情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都分地区正在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迈进。一、三大改革的历史性突破二十年来,农业率先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主要是全面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创造发展了乡镇企业,不断深化了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家庭承包经营,释放了农业生产潜力宜兴、武进、锡山(原无锡县)、通州(原南通县)一些生产队,于1981年至1982年,率先创造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家庭承包经营,采用"联产到劳、以工补农、包干分配到户"的形式,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