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有关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理论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并探讨了流动性过剩引起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些缓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依赖金融市场,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突然转化。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需要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者以及商业银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带有较强的外部输入特征,也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性因素有关。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信贷投放受制、直接融资发展、信用货币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多种应对措施中,应加强主要政策的力度,逐步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是由于汇率水平维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控制、资本充足率限期达标等因素起了作用。考虑到仍在发挥作用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在2006年不会有显著的变化,但随着商业银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2006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恩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2):62-65
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是由体制变迁、监管力度加大、进出口贸易不均衡等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要解决流动性过剩的突出矛盾,就必须在政策调整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完善各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诸多矛盾的焦点。本文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分析入手,阐述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商业银行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治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近期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也再次为人们关注流动性风险问题敲响了警种。商业银行必须"多管齐下"来应对流动性过剩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快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应对流动性过剩不利影响的根本所在;充分利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契机,进行经营战略调整,促进经营管理模式和业务增长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资源效益提高型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经济都会面临的危机,我国在面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时,采取了货币紧缩政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状,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突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使银行赢利减少、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飞燕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37-41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上个世纪末国内商业银行出现了持续性的流动性过剩,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考察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发展阶段、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经济在扩张性运行中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形成机理和独特的金融环境,传统的调控手段已经力不从心.防止流动性的进一步泛滥,需要在经济发展战略、外汇管理体制和金融工具的创新等方面深耕细作. 相似文献
13.
银行愿意用流动性资产形式保持自己投资基于如下心理因素:在一定的资产总量下,银行的流动性偏好越强,对中长期资产要求的流动性溢价水平就越高,贷款利率定价就越高。当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流动性资产和中长期贷款的低流动性溢价并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选择行为,受来自于央行的政策压力的影响大于来自于市场的经济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过剩在2006年不仅成为我国政府、企业、媒体和民众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还被认为是导致潜在通货膨胀、金融风险、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许多经济问题的根源之一.实际上,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资金的一种相对过剩,所以应当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应用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监会自2007年年底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力度,并于2008年年初下发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流动性压力测试有助于商业银行预测在市场最严酷的情况下自身的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通过主动改变管理策略防范流动性风险。本文系统介绍了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及两者间的关系,并以某商业银行为对象进行了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最后对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推广运用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流动性、流动性风险与银行挤兑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也是整个金融体系及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需求的保证.盈利性和流动性是银行风险管理首先要解决的一对矛盾.如果银行持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当然可以减少流动性风险,但是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潜在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过于依赖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业务开发缓慢或者受到限制,是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缺乏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不能充分行使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造、外资银行进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流入及骨干企业产能资金双重过剩等因素,是引起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存款相对过剩会降低银行经营利润,恶化其资产风险构成.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在强化市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以及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改善外资经济结构等.有助于缓解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过剩压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