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底下真有免费的午餐?没错,不光如此,还有免费体检、免费上门服务、免费旅游等等,而这些活动的"受益人"大多是老年人。但是,种种"免费"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猫腻呢?  相似文献   

2.
李拉 《产权导刊》2011,(12):11-13
近些年,中国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已演变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当下虚高的房价已成为中国民众生活中难以承受之重。政府计划未来3年在全国投资9000亿元兴建保障房,该计划可加重中低收入群体的观望心态。那些本欲进入商品房市场的群体,受9000亿保障房建设政策的影响改变预期而转向保障房市场。  相似文献   

3.
刘关 《中国报道》2010,(9):79-81
中央如果不想再次看到几轮调控房价"越调越涨"的噩梦,改善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势在必行,而加大保障房建设则为必经之路。"开发商还是‘从了’吧,有什么可搏的?"日前,向来以"看涨论"论调著称的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劝开发商认清形势,以降价换取销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迅速攀升呈现"非理性繁荣"之态,低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亟待解决,保障性住房的扩张建设有效缓和了住房矛盾,然而保障房的规模化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对商品房的供给和需求起到了抑制作用,供需曲线的同向位移对实际房价有何影响值得探讨。文章引入行为经济学塑造新的分析思路,对保障房建设和商品房房价近年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在供求学说和前景理论的基础上综合消费者行为研究人们在购房中出现的代表性推断、锚定心理、损失厌恶、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等现象,从而解释和推断出保障房建设对房价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区内动态     
《广西经济》2012,(1):6
柳州"免费午餐"投入亿元资金惠及10.3万农村中小学生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柳州市在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开始推行"免费午餐",3年来,该市共为"免费午餐"工程投入1亿多元。午餐标准也从原来刚推行时的每人每天2元提高到初中生每人每天3元、小学生每人每天2.5元,已实施免费午餐制度的学校超过700所,受惠学生达10.3万人。日前,  相似文献   

6.
童伟杰  王攀  王贝 《魅力中国》2013,(23):46-47
自2003年起至今,政府耗尽十年心血来致力于抑制房价却仍旧处于高房价的困局之中。从久调不降的房价中.作者反问政府到底应该调什么房的房价。得出既然保障房是有关国计民生的该调价之房,政府为何反调商品房房价?这一切只因政府职能的历史性缺住——政府在房改货币化时没有同时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房供应体系,以至于在社会发展、城镇化加速的新因素与巨大住房需求的落差中暴露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全盘市场化”、住房供应结构失调的弊端。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只是“缓兵之计”、“治标不治本”,为今之计是要尽快建立起并完善与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并行的保障房供应体系,从而形成“高端有市场、中端有调控、低端有保障”的秩序井然的房地产市场。到时高房价自然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9,(10):16-16
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许多美国报纸都面临生存危机。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报纸的窘境是由于它们提供报纸电子版的“免费午餐”而造成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日前宣布,其拥有的新闻集团要停止提供这样的“免费午餐”。  相似文献   

8.
郑建琼 《中国西部》2011,(26):42-45
一个横空出世的公益活动——免费午餐——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吸引到社会各界两百万人参与其中,共筹集2500多万元的公益资金,在全国12个省市县区145个学校执行免费午餐,有两万五千名孩子每天得到免费午餐。  相似文献   

9.
池建新 《浙江经济》2011,(23):53-53
中国的房价之高,如要与居民收入的比例来说,可以说是世界之最。是什么原因推高房价,短短几年把房价翻了几番?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说,价格始终围绕价值波动,虚高房价总有一天会回归房子价值这条主线。房价高低简单说是供需平衡关系。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会低,供小于求时价格就会高。供给方面,包括商品房的开工与竣工面积、保障房的开工与竣工面积等。  相似文献   

10.
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不久前人们在香港闹市街头,真的不花分文就吃到了一顿午餐。慷慨派发免费午餐的,既不是政府救济机构,也不是社会慈善组织,而是香港电讯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