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卢沁瑶 《新智慧》2006,(12):22-23
我国出口货物实行全额退税和部分退税。在此种情况下,生产企业出口退税采用“免、抵、退”税核算方法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个“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两个“抵减额”的规定,使得计算公式中存在很多与“免、抵、退”税原理不符之处。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据悉,国家税务总局为规范外贸出口经营秩序,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防范骗取出口退税违法活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决定对出口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单证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新智慧》2005,(6):78-78
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4]031号)第五条规定停止执行。今后凡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出口,一律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是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或防伪税控代开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同)及有关凭证办理退税。小规模纳税人向出口企业销售这些产品,可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相似文献   

4.
《新智慧》2006,(9):79-80
一、出口企业出口的下列货物,除另有规定外,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 (一)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增值税的货物;(二)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免)税的货物;(三)出口企业虽已申报退(免)税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有关凭证的货物;(四)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货物;(五)生产企业出口的除四类视同自产产品以外的其他外购货物。  相似文献   

5.
《新智慧》2008,(2):76-7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92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为规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管理,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王键  王文清 《新智慧》2007,(12):28-30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下,相同条件的生产型集团公司内独立核算的各成员企业,通过转嫁出口模式所实现的退税,可能要比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实惠一些。本文通过对生产型集团公司下属成员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比较,均衡分析生产企业对获利最大出口模式的选择,认为企业所获利润并不完全取决于出口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智慧》2005,(7):76-78
第一条 为规范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坩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紊例》以及国家其他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新智慧》2005,(12):70-7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5条规定,纳税人出口适用税率为零的货物.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可以按月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退税,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因此,国謇税务总局有权会同财政部就增值税出口退税事项做出具体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税收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字[1997]14号),符合《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与《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第二款的规定也不抵触.是合法、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5,(1):74-74
一、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营”),按《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经营备章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应在30日内持已办理备案登记并加盖备案登记专用章的《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表》、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银行基本账户号码和海关进出口企业代码等件,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由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印制).到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后出口的货物可按规定办理退(免)税。  相似文献   

10.
《新智慧》2008,(3):79
第一条为促进“走出去”战略,明确职责和操作程序.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4]31号)及现行出口退(免)税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旧设备的出口退(免)税管理由出口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负责。  相似文献   

11.
何小龙 《大众商务》2010,(12):144-144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行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税收实务中,国家为支持企业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和鼓励产品出口创汇,区别不同情况对纳税人的税款采取"减、免、抵、退"的优惠政策,而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则采取"补、罚"税款的措施。这是税收调节国民经济的一种手段,在会计处理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正确反映。本文拟以生产企业为例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行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税收措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税收实务中,国家为支持企业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和鼓励产品出口创汇,区别不同情况对纳税人的税款采取"减、免、抵、退"的优惠政策,而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则采取"补、罚"税款的措施.这是税收调节国民经济的一种手段,在会计处理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正确反映.本文拟以生产企业为例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智慧》2006,(4):80-80
一、自2006年1月1日起,对出口企业上一年度出口货物的退(免)税,主管其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税务机关”)不再进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行的"免、抵、退"税计算公式与"免、抵、退"税的含义不符,并没有体现"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彻底退税"的原则.可能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关于出口"免、抵、退"增值税的核心概念.本文试图在此将"付现增值税"作为出口"免、抵、退"增值税的一个核心概念.该概念的提出,将会有利于出口"免、抵、退"增值税的征管,能够体现"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彻底退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新智慧》2005,(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25条规定,纳税人出口适用税率为零的货物,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可以按月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退税。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因此。国家税务总局有权会同财政部就增值税出口退税事项做出具体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税收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字[1997]14号),符合《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与《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第二款的规定也不抵触,是合法、有效的。(2005年7月25日印发)出口退税有关问题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新智慧》2005,(6):76-77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2004]116号)第三条规定调整为:免税出口卷烟转入成本的进项税额。按出口卷烟含消费税的金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例计算分摊。计算出口卷烟含税金额的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姚金武 《新智慧》2006,(11):66-66
《财会月刊》(会计)在2006年第7期刊登了洪彬的《对出口增值税“免抵退”会计处理的异议》一(以下简称“洪”)。“洪”举例:甲企业当期外购原材料100万元,进项税额17万元,其中40%用于生产内销产品,60%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甲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对外销售,其中:内销60万元,外销出口货物离岸(FOB)价120万元,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上期进项税额无余额。中就此例子中增值税“免退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提出了异议。笔读后有一些不同看法。现将个人观点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出口退税,有时也称出口退(免、抵)税,指退还或免抵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或流转环节缴纳的增值税或消费税。中央财政是出口退税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地方财政通过定额上解、账户托管贷款贴息、超基数增量分成等方式加以分担,构成必要的补充。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是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具体体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实施了国税发[2005]199号文件,对四类外贸出口重要单证实施出口企业备案制度。文件出台后企业及退税管理人员反映出一些实际操作问题,针对这些总局又出台了相关的补充文件,并于2007年开展了备案单证检查工作。出口货物退(免)税实行单证备案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出口退税管理,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有效地规范了出口企业的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投资》2010,(2):10-11
根据《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8年第11号)和《2010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725号),现发布《2010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分级发证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