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斌 《集团经济研究》2006,(32):205-206
一、引言 世界品牌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认可、拥有一批忠实的世界市场上的消费者、在全球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的企业产品品牌.全球共有知名品牌商品约8.5万种,但是世界级品牌的在全球品牌中所占的比例不足3%,但是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间来,中国企业面临着世界品牌的挑战,同时中国大型企业在国内的发展也越来越陷入一个瓶颈,要想中国企业能够做强、做大,必须朝着创建世界级品牌的目标跨进.与此同时,与我国越来越上升的国际地位不符合的是:我国缺少世界品牌和国际知名企业.创建世界品牌不但是企业的目标,也是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具备的实力.  相似文献   

2.
宗智 《新远见》2013,(9):1-1
前不久成功跻身世界500强的北汽集团又提出了一个极有挑战性的目标——在2025年进入"世界品牌100强"。这是心血来潮的企业发展"大跃进"?还是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有数据表明,2012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有79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100强的有11家,但"全球品牌500强"中只有23家中国企业,而"全球品牌100强"中却无一家中国企业。这毫无疑问地说明:中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代表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一面,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高知名度的品牌正是竞争力强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央企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全球高知名度品牌建设中,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资讯     
金融中国人寿跻身世界双500强据美国新一期《财富》杂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500强名单显示,中国人寿位列第192位,较上年上升了25位。此前,中国人寿还作为我国唯一保险企业入选由"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的"世界品牌500强",排306位。据悉,这已经是中国人寿连续第五次入选《财富》全球500强。  相似文献   

5.
刁吉海 《企业文明》2006,(10):33-35
2006年7月12日,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以152.9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亮相美国<财富>评选的2006年度世界企业500强,排名441位,在入选的3家中国建筑企业中名列首位.加上前不久"中铁工程"作为中国建筑品牌首次入选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成为同时拥有世界企业500强、世界品牌500强两项殊荣的两家中国企业之一,从而改写了世界双500强中没有中国建筑企业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连续11年增加,首次达到100家,缩小了与美国企业的数量差距.尽管上榜数量连年增加,但中国企业仍需在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品牌影响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国际化能力等方面加以提高,力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企业.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由其评选出的2013年"世界500强"名单,中国大陆地区有16家公司新上榜,加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共95家中国企业上榜,仅次于美国.但在中国企业横扫财富500强榜单的背后,却隐藏着两大尴尬:一是股市的投资者对于上榜企业并不买账,个别上榜企业甚至沦为"垃圾股";二是上榜国内企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在国际权威的"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榜单上,中国大陆地区至今还没有一个品牌上榜. 财富500强榜单的计算标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以企业的当年营业额来排名,用营业额排名的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掩盖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真实的竞争力.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企业是否长期稳定盈利是评判其投资价值的最核心的标准,如果企业空有规模而没有盈利,或者缺乏稳定的盈利前景,那么企业对投资者就很难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22日,全球电器零售巨头百思买宣布将关闭在中国的九家自有品牌零售店,退出中国市场。这距离2005年百思买宣布进军中国仅仅五年。在当前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加大品牌投入的时刻,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黯然离去,引发众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梁军 《中国新时代》2005,(10):17-17
前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中文财经媒体都报道了同样一条消息: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商业周刊》评出全球品牌100强,中国企业无一上榜!消息一出,所有矛头都对准了本土企业,大有怒其不争之势。但事实上,“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可口可乐”以675.2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蝉联冠军,但排在最后  相似文献   

10.
资讯/公司     
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 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旗下子公司明略行5月9日发布了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苹果成为品牌价值最高的公司。中国有12家公司上榜,而中移动下跌一位排名第九,成为中国品牌价值排名最高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周达 《人力资源》2016,(2):62-64
不久前,华为和联想登上“2015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成为上榜名单中仅有的两家国内品牌.这两家企业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擅长制造人才优势是其成功的共同点.中国目前共有38000多家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对于这些试图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的企业来说,核心问题仍是人才问题.因此,学会制造人才优势是其必须谙熟的功课.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及时把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品牌,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中国品牌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论文就目前我国品牌建设中存在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出树立全球品牌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杰出华商大会暨2006全球华商影响力100强颁奖典礼"上,不太知名的奥康集团与联想、华为等企业一起荣列2006全球华商影响力100强,这是中国制鞋行业唯一的入榜企业。这也是继3个月前奥康拿下中国皮鞋行业标志性品牌的最高桂冠,并入选"2006中国优秀企业品牌形象十佳"之后的又一殊荣。奥  相似文献   

14.
从最初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为"做大做强",到如今为企业打造"百年品牌",随着中国企业家开始以全球视野迎接经济发展,企业航行的坐标正在被逐步修正。2012年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体系、营销手段均面临革新时期,品牌的转型与升级已经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中国500强房地产开发商榜单出炉,同时500强开发商评定的首选供应商品牌、品类结果诞生。《2014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报告》一并发布。万科、恒大、万达、绿地、保利、中国海外发展、世茂、碧桂园、绿城、龙湖位列2014中国房地产500强榜单前列。中国50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在将精装修作为企业未来发展和品牌升值的主要战略方向。而与主流企业品牌建立战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的盛行导致品牌资产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学术研究的不足反映出对这一主题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在对中国、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部分企业品牌国际化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阶段模型,并对每一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生产经营基地跨长沙、常德、上海三地,已形成6个产业园区。短短的22年间,中联重科成就了它的重工王国。在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排名第24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进入"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联重科进入中国自主创新能力10强,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18.
《潮商》2017,(1)
全球银行业权威杂志英国《银行家》近日发布"2017年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国银行品牌价值达312.5亿美元,排名第5,较2016年晋升1位. 中国银行已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银行品牌500强",在客户认知度、满意度、推荐度等品牌衡量指标方面表现突出,排名持续提升,品牌价值不断增长.今年共有12家中资银行进入排行榜前50强,全部上榜的中资银行品牌价值合计约占全球500家银行品牌总价值的1/4,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银行品牌价值领军者.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中国企业可以放弃不必要的产品线、削减不相干的成本,但要避免大规模降价等短视促销行为对品牌的伤害.同时,企业应该遵守营销的长效定律,抓住危机中的绝佳营销机会,聚焦品牌的"心智定位",创造品牌新局面 全球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最近10年内,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使国民迅速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20.
小启     
8月1日出版的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商业周刊》刊登最新一期的"全球品牌100强"的榜单上,没有一个中国品牌上榜。这个评选至今已有五届,而中国企业一直无缘排行榜。这似乎更进一步证实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国际品牌小国。在全球各大都市的高档百货公司、精品店中,并不难找到挂着别人的商标却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许多人都为此感到疑惑:我们可以为别人生产优质的品牌产品,为什么就不能创造出得到国际市场认同的品牌呢?笔者认为,缺乏核心价值是中国品牌不能打响的主要原因。在如今这个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