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2006年增设的农资综合直补。这些惠农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广大农民对此无不欢欣鼓舞。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少且分散经营,粮食补贴发放、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实际问题,粮食补贴发放方式有待改进。笔者拟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等。这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单产和全国粮食总产连年提高,解决了全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直补政策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惠农工程,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平遥县2004年全面实施粮食直补政策,2010年拨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530万元,补助面积17.7万亩。拨付良种补贴资金525.8万元,拨付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47万元。粮食直补成为广大农民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惠农政策之一,但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4.
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一大创新。现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两项。粮食直补政策出台于2004年,是把原来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从2006年起实施,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农民种粮增支。  相似文献   

5.
关于粮食生产补贴现状、存在问题及整合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问题。从2004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产粮大县奖励、地膜玉米补贴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经过不断完善和强化,初步形成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成效。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粮食补贴政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显露,亟待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经国务院批准,今年将继续加大农资综合直补的力度,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近日,记者就今年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有关问题采访了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自2003年起,我国相继出台并连续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系列种粮补贴政策。十余年来,补贴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也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行种粮补贴政策面临诸多困惑,重新谋划思考时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近日,中央财政下拨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9.
2007年在省财政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讲政治,顾大局,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直补资金及时兑付和补贴政策的落实.2007年我市共安排直补资金34225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9937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24288万元。直补资金在6月30日前全部发放到户。全市直补共涉及251个乡(镇)4469个村,核实补贴面积772万亩.平均补贴标准为每亩44.4元,直补受益农户171万户,户均受益200.15元,受益农民656万人。直补政策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党和国家惠农政策取向的集中体现和最终着力点,是着眼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把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作为县乡两级政府、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精细化管理。扎实工作,全县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补助资金和补贴项目不断增加,这些惠农政策促进了粮棉油生产和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较少且分散经营,粮补发放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拟结合基层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性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粮食直补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政策,把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由过去的暗补改为明补。这项政策实施后,调动了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收入,减少了补贴资金的沉淀和浪费。但是,在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笔者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粮农利益,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民实行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直补项目过多,资金分散、补贴程序繁杂、执行成本过高、政策效应走低等问题。整合各项粮食生产直补资金,减少粮食直补项目,简化补贴方式,对于提高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始,中央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良种等直接补贴以来,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政策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广大粮农的收入,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也符合世贸组织关于粮价不能由政府直接调控的“黄箱政策”。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投入力度的加大,湖北省近年来对粮农的直补规模逐年增加,补贴方式也不断规范和创新,2005年实现了直补资金“一折通”,在全国率先成功探索实施了新型的补贴发放模式,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农民带来的负担.中央出台综合直补政策,与粮食直补资金同步发放给农民。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强化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近日。本刊记者就2008年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有关问题采访了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徐联中(以下简称“徐”)处长。  相似文献   

17.
一是制定《粮食补贴条例》,使短期政策变为长期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主销区粮食生产稳定,有利于粮食供求平衡,确保粮食安全。推行粮食直补政策应成为长久之策,无论丰年、欠年都要实行直补,只是补贴标准不同。进一步加大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力度,制定地方粮食直接补贴条例,确  相似文献   

18.
截止4月6日,我市已提前22天.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共发放“两补”资金1878.1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287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591.1万元.使全市种粮农民补贴金额超过了每亩40元.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沙河市财政局认真响应上级号召。积极改革创新补贴资金兑付方式.全面实行了“一折通”制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相继出台了针对农民个人的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等财政惠农政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密切党群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拥护。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惠农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刺激作用逐年弱化,政策执行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不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补助资金和补贴项目不断增加,促进了粮棉油生产和农民增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均耕地较少且分散经营,粮补发放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拟结合基层实际,试对当前粮食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