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污染密集产业转移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源 《北方经贸》2007,(3):106-10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将本国污染密集产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文章从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方式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其转移的现实原因,同时指出了国际合作在解决全球污染问题上的重要性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商》2015,(6):257-258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污染转移问题、协调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认真谨慎对待的问题。本文以湘潭九华工业园为例,并在九华工业园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九华工业园承接产业过程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的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婧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93-94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一些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越来越多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严重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从跨国污染转移的相关概念入手,在此基础上着力对我国在FDI利用中跨国污染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预防和治理此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为以后我国引资政策的制定和预防、治理外资利用中跨国污染转移问题提供借鉴意义,使我国环境与经济能够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式下劳动力转移与环境污染的研究,1990~201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主要从劳动力转移引致的工业污染对经济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中间品部门生产产生的污染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未来这一研究应该关注转移动机的多元性、农业部门产生污染以及农业与工业部门的跨境污染;在相关调查统计数据逐渐健全的前提下,发展实证研究;更全面地考虑到污染影响到的支出函数等,即污染导致的被动消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污染产业转移正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产业级差、成本-利益差及环境标准差这三个方面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改善环境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静  唐建荣 《商场现代化》2006,(35):209-21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污染转移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污染转移的原因,最后结合制造业的具体情况提出防止污染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通过经贸活动,污染转移拓展了转移途径。一方面,通过投资进行污染转移;另一方面,通过贸易的方式转移污染。目前,伴随西部发展与建设的全面展开,污染转移也正在全方位地迅速向西部各地转移,引起的污染与破坏很大,急需各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从污染转移的概念与本质分析入手,指出环境污染在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以提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产业投资进行转移;二是通过国际贸易进行转移。FDI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FDI项目中转移污染密集产业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与国外的环境标准不统一以及我国地方政府的干预。为了减少FDI对我国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本论文从法律、经济、政策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招商引资中污染产业转移问题应予关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我国参与经济建设,但同时也面临着外商向我国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问题。在总结外资污染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的现状及分析转移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跨国污染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带来正的社会经济效应和负的社会经济效应.单一国家的局部均衡模型和国际一般博弈模型显示,只有各国对污染的自愿治理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效应的最大化.文章对跨国污染转移给我国带来的就业增长和出口增长的正效应,以及使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成本增加和使我国出口遭到更多的"绿色壁垒"的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如果我国对跨国污染转移不加以控制,其负效应将要大于正效应,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外资准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转移主要有两种具体形态,即污染产业设立和出资方式中的技术污染转移.我国对这两种污染转移形式尽管在立法上已经有所规定,但是现行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较大缺失.为了有效控制污染转移,我国应完善控制污染转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和谐,除了在制度上加大对环境污染主体的整治力度,还应当借鉴西方他者伦理学中责任先于权利的观念,坚持环境至上的原则,确立为他者负责的责任观并将安徽传统的自然观进行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moral hazard is a well‐known economic concept, there is a long‐standing controversy over its moral implications. The language economists use to describe moral hazard is often value‐laden, and implies moral judgments about the persons or actions of economic agents. This in turn leads some to question whether it is actually a scientific concept, or simply a convenient tool for criticizing certain public policies.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onsensus about the moral meaning of moral hazard, or about whether the concept can be salvaged by economists. As a first step toward resolving this problem, I suggest a contracts approach to moral hazard. I use the ‘title‐transfer’ theory of contract to clarify the moral content of moral hazard, thereby increasing its value to scholars in numerous disciplines. A contracts view is useful for economic policy discussions because it does not include hidden value judgment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is also valuable for ethicists because it directly explains a moral dimension of behavior under moral hazard, namely, the viol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环境成本转移的概念出发,利用统计数据,计算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进而分析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在我国占主要优势,且出口增长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进口贸易中,化学工业、采矿业、塑料、橡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净进口向国外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纺织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则向我国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5.
郭荣朝 《商业研究》2006,(15):207-208
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消费者,又是潜在的资源,实现有序转移、变消费者为可利用的资源是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其资源价值的基本前提。由于存在经济推动力、政策牵引力、市场调节力、思想观念活力、文教科技拉力、创新持续力等动力机制各方面的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以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克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隋志纯 《商》2013,(20):168-169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辽宁在入冬以来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直接影响了环境经济的发展,更违背了绿色的涵义。而绿色会计的研究和实施,是一个即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发展起来也较困难。本身绿色会计的发展不仅是会计问题,又是较为复杂的社会及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绿色会计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政府,还需要社会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力量。将绿色会计付之于行动,将对辽宁经济的繁荣发展百利而无一害,不仅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污染,更能达到经济的循环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基于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环境标准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行业,在出口贸易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出口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日渐扩大的贸易活动与环境污染的加剧有密切关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静静 《北方经贸》2014,(7):23-25,28
我国近年来空气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对空气污染治理进行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影响空气污染治理投资的因素很多,但是空间因素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为此,以省级空气污染治理的空间相关性论述为重点,首先对省级空气污染治理进行Moran I指数分析,然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得出中国空气污染治理投资具有空间相关性和空间聚集性,中央政府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提高有利于空气污染治理等结论,提出我国应该从区域联防联控、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自由度、切实加大地方政府环境管制力度等方面入手进行空气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9.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长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芹 《商业研究》2007,(10):145-148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趋缓,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拓宽转移渠道,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数据链测试设备功能单一且不易重构的问题,借鉴虚拟仪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NI)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数据链测试模拟器。该模拟器采用线性调频信号叠加(Sum of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SoLFM)的方法高效产生具备连续相位的时变信道衰落,包括瑞利衰落、莱斯衰落和对数正态衰落等,并结合多相滤波思想能够精确模拟数据链长时延的多径传播场景。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硬件模拟器输出的信道传递函数和信道冲激响应进行实测验证,并对各支路的随机信道衰落包络分布进行统计验证。实测结果表明,该数据链测试模拟器输出的信道函数和统计分布均与理论值吻合,因而可用于数据链装备的系统优化、验证和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