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阳自1996年推广葛根种植以来,常年栽培面积在133.3hm^2以上,种植一直沿袭粗放管理的传统做法,亩栽600—800株.到第二年冬季采挖,667m^2鲜葛产量2500kg.年均产景1250kg,产量低,效益低。为此.2005年灌阳县农业局在观音阁、新街两乡推广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法,做到当年春季栽苗,当年冬季采收。采用这一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平均667m^2产量1800kg,比传统栽培法667m^2年均增加产量550kg,目前累计推广面积逾300hm^2。笔者往葛根生产基地中,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麻作为晋北地区的一项传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但是朔城区土壤贫瘠、人少地多、耕作粗放,对胡麻技术及物质投入少,缺乏综合的高产配套技术,因此胡麻的产量长期以来低而不稳,产量仅为50~60 kg/667 m2。根据晋北地区的种植特点,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勐腊县民营橡胶截止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到44960hm^2,占全县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的46.47%,当年产干胶32403t,占全县干胶产量的39.67%,按现行价格计算,全县实现民营橡胶收入47308.38万元。已成为勐腊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但与国营农场相比,其生产技术水平、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勐腊得天独厚发展天然橡胶的资源优势。目前勐腊县国营农场平均干胶产量达1951kg/hm^2和6.0kg/株,已连续15年保持世界天然橡胶大面积单产高产稳产的领先水平。而民营橡胶平均干胶产量只有1551kg/hm^2和4.13kg/株,单位面积产量和单株产量分别低于国营农场400kg/hm^2和1.87kg/株,民营橡胶产胶潜力较大,如果通过提高民营橡胶的植胶、采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达到国营农场的产胶水平,每年可增加干胶产量5783.65t,为农民增加收入8444.13万元。  相似文献   

4.
为贺州市八步区秋冬季大白菜高效种植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在秋冬季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大白菜产量影响很大,处理3产量最高,产量达到112064.4kg/hm^2,较处理2、处理1分别提高了19.19%,45.1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在八步区推荐氮肥用量在基肥施337.5 kg/hm^2,莲座期追施157.5 kg/hm^2,结球初期施氮肥85.5 kg/hm^2,可以保证大白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槟榔果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槟榔是一种原生于马来半岛的典型热带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抗风、抗寒等特点,经济寿命较长,一般管理水平下,榔干产量可达3000 kg/hm~2(鲜果可达14 000~15 000 kg/hm~2)以上;管理较好的情况下,榔干产量可超过6000 kg/h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海南属于热带地区,种植槟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栽培历史超过1500年,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代表着中国大陆槟榔生产的总体情况。目前,国内槟榔传统食用消费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年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农友704(接穗)与超托鲁巴姆(砧木)嫁接组合的紫长茄苗为材料,研究密度对紫长茄产量及净产值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密度-产量、密度-净产值回归方程得到农友704紫长茄最高产量为12.73kg/m~2,对应种植密度是1.55株/m~2;最高净产值为19.82元/m~2,对应种植密度为1.32株/m~2。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密度与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产量处理A3B3最高,单产为1717.5kg/667m2,表明在郧县种植马铃薯以A3B3为最优配合。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顾问》2009,(4):26-26
据报道,南方奇可利和南牧一号2个牧草新品种在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种植成功。这2种牧草可饲养牛、羊、马等食草动物,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鱼类的养殖。南方奇可利牧草耐粗放管理、耐热性强、适应性广,1茬产量达963kg/667m^2,一次播种,多年收割,每年可收割12茬以上。南牧一号1年可收割3茬,产量达2.21万kg/667m^2。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不同的抛栽密度对超阶稻Y两优一号的产量有影响,抛栽密度过高过低都会使其产量产生变化,其中以667m~2产量最好。南方稻作区双季种植种植Y两优一号晚稻以667m~2抛1.7万蔸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1998~2015年山东省苹果种植的年度间可比成本收益数据,从敏感性和贡献率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山东省苹果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单位根检验、Engle-Granger协整检验、贡献率分析方法,以平减后每667m~2实际净收益为被解释变量,以平减后实际价格、单产、平减后每667m~2实际物质与服务费等因素为解释变量,分别分析其对山东省苹果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敏感性分析表明:山东省苹果种植每667m~2实际净收益对每50kg产品实际出售价格最敏感,其后依次是每667m~2产量、每667m~2实际物质与服务费。贡献率分析表明:每50kg产品实际出售价格对山东省苹果种植每667m~2实际净收益的贡献率最大,其后依次是每667m~2产量、每667m~2实际物质与服务费。[结论]山东省苹果种植收益的首要影响因素是价格,其次是单位面积产量,物质与服务费的影响相对较小。据此,首先应进一步延伸苹果产业链条、拓展国际市场,扩大需求,提高苹果价格;同时建立健全苹果期货交易机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其次应加快低效果园更新改造、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加快苹果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提高苹果单产。还应采取多种措施抑制物质与服务费的过快上涨,为提高苹果种植收益营造良好成本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我国大豆种植锐减、进口攀升和自然灾害加重的背景下,摸清我国大豆种植时空分布特征、风险费率对制定大豆种植和保险政策,保障大豆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依据1978—2016年全国省级大豆播种面积、产量、单产及进口等数据,基于风险损失和产量分布模型,运用数理统计、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法和单产分布模型模拟推导法,分析全国大豆种植的时空分布变化,评估相应的生产风险并厘定各地大豆农业保险费率。[结果] 1978—2016年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大豆种植,1998年后,仅青海未种植大豆,东北和黄淮海地区一直是我国大豆主产区。2005年全国大豆达到最大播种面积959万hm~2,随后锐减,2015年仅为2005年的67.8%;产量变化趋势和面积变化趋势一致;平均单产为1 153 kg/hm~2,呈现出上升趋势。大豆进口逐年增加,2016年大豆进口总量8 391万t,创历史新高。全国大豆发生灾害风险的平均频率为27.24%,西藏、宁夏、陕西发生灾害风险的频率较高,各地呈现出轻灾(18.24%)中灾(5.74%)重灾(1.95%)巨灾(1.30%)的特征。全国大豆种植的平均费率为4.40%,陕西、河南、安徽、辽宁、吉林和内蒙古大豆种植大省的费率较高,而黑龙江大豆种植的费率则较低,为3.72%。[结论]我国大豆种植结构需要调整,在大豆种植大省,如陕西、河南、安徽等,降低种植面积;在保持黑龙江大豆种植优势的同时,发展河北、山东等低风险地区的大豆种植;在开展大豆农业保险时,实行地区差异化费率。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不同的抛栽密度对超阶稻Y两优一号的产量有影响,抛栽密度过高过低都会使其产量产生变化,其中以667m^2产量最好。南方稻作区双季种植种植Y两优一号晚稻以667m^2抛1.7万蔸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一、早籼稻收购中出现的新情况1 .种植面积、产量减少。娄底市 2 0 0 1年早籼稻种植面积 6 .5 7万公顷 ,比 2 0 0 0年减少 1 .34万公顷 ,减幅 1 7% ;总产量 4 0 781万 kg,减少 9899万 kg,减幅1 9.5 %。其原因 :一是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农民改种经济作物和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增多 ;二是受水灾影响 ;三是修公路 ,搞基建 ,使耕地减少。2 .收购主体多元化。由于受 2 0 0 0年早籼稻收购价低 ,利润空间较大的影响 ,2 0 0 1年国有粮食收购站、个体商贩、私营米厂、粮食附营企业蜂涌而上 ,形成了夏粮收购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双峰县参与收购的有 1 …  相似文献   

14.
大棚春季西瓜收获后,采用立式栽培技术继续种植秋甜瓜,一般春西瓜亩产量3000kg、产值7000元,秋甜瓜产量约2000kg、产值约5000元,全年亩产值1.2万元,纯收益约1万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节本增效等优点.尤其在一季的冬水田,增产优势尤为突出;我县从1996年引进这项技术,每年在海拔1000m以上的冬水田示范推广达1350hm^2,平均产量7305kg/hm^2,较对照增产945kg,增产14.8%;较好地解决了山区水稻因气温低、成秧率低、产最低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容县种子公司2008年早造引进了丰优22、天优2168、五丰优128、天优368、宜优673、昌优964、十优玉一号、瑞优68等8个新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等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产量分别为7950kg/hm2、7350kg/hm2、7350kg/hm2、7050kg/hm2、7050kg/hm2、6450kg/hm2、7650kg/hm2、7500kg/hm2;结合产量、生育期、抗性等其他因素,宜优673、瑞优68、天优2168表现较好,这几个品种可在容县及相同生态区域进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产销现状:近十多年来,云南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如2001年全省水果面积达21.89万hm^2,总产量达98.43万吨,人均占有量达22.96kg,比1995年的总面积14.37万hm^2,总产量55.71万吨,人均量13.96kg,分别增加52.96%、76.68%和64.47%。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来,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青虾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双季养殖面积500hm^2,套养面积800hm^2,并涌现出一批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但养殖水平极不平衡,高的每667m^2产量超kg,低的每667m^2产量不足20kg,经济效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严重制约了我县青虾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解决青虾双季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我站于2003-2004年开展了双季青虾高产养殖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不同典型农业生产区玉米施肥现状及增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研2017年河南省不同典型农业生产区玉米的施肥现状,发现河南省玉米种植效益普遍较低主要与化肥不合理施用相关,提出相应的施肥建议以获得最大增产。[方法]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河南省禹州、长葛(两个粮食作物种植区)、杞县(一个经济作物种植区)3个典型农业经济区域作为调查地点,共调查了828家农户玉米的产量、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结果]河南省粮作区玉米产量为4 500.00~10 500.00kg/hm~2,养分投入量为90.00~1 249.00kg/hm~2,且仅有单质肥料和复合肥的投入,禹州、长葛两地粮作区平均PFP分别为19.18%和22.46%,、增产潜力分别为23%和26%;杞县经作区玉米产量在4 731.00~11 320.00kg/hm~2,养分投入量为0.00~1 206.00kg/hm~2。经作区有机肥的投入,使其肥料种类相对较多,该区域平均PFP为31.19%,平均增产潜力为34%。[结论]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粮作区玉米种植可适当减少氮肥投入量,降低基追比,增施磷钾肥,改进后玉米有20%~30%的增产潜力;经作区玉米种植严格把控氮磷钾的配施,增施有机肥,增加基肥种类,改进后玉米有30%~40%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陆川县马坡镇水稻种植以双季稻为主。近年来,春、秋季的旱情越来越严重,加上水利设施严重失修,出现了不少的旱水田或半旱水田,继续在这些半旱水田种植水稻,需要经常抽水,出现了管理难、产量低、效益差、收益极不稳定的现象。通过改种杂交玉米,利用免耕技术,一年种植三造,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很少需要抽水,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这项种植技术有效解决了半旱水田种植水稻效益低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