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社会信任、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社会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视角,考察了社会信任与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贷款率、贷款成本、贷款期限)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与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但它们产生的经济后果不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与政治关系之类的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取资源具有工具性效用,但是不同社会资本工具性效用产生的经济后果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制度的规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5-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开债务融资选择、规模和期限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与公开债务融资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政治关联更有利于公司获取公开债务融资;相对国有企业而言,这一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同一期间内我们没有找到政治关联对私人债务融资具有显著影响的证据。这表明,债券市场的政府管制特征和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改变了公司债务融资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政治关联获取公开债务融资,而不是银行借款等私人债务融资;进一步推动债券发行中的市场化改革,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我国未来债券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绵阳市作为建设中的科技城,地处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有一大批有待发展的中小企业,现以绵阳市为例,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关系型社会中,网络成员间具有一荣俱荣的关系,因而人们能够通过相互调剂余缺调动网络中其他人的部分资源。众多中小企业主正是依赖于自身社会网络进行融资,其融资规模、融资成本和融资结构等都受到中小企业主的社会网络尤其是网络质量的影响。由于社会网络的规模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融资者的信用水平,因此,中小企业主只有恪守信用,努力拓展自身社会网络的规模,提高网络质量,优化网络结构,才能真正破解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信贷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国家政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但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中,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财务状况透明度差、少数企业缺少信用等企业自身原因,以及社会信用化程度低、法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融资渠道不畅通等企业外部原因,造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本文将分析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特点及当前的融资环境,探讨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及国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提出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至今,中小企业经过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但80%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很难获得稳定的追加资金.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不能拓展其融资方式的渠道,现有的增长速度将不可持续,企业的竞争、发展也难以实现.中小企业在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来源上也很难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相匹配,融资难正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