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价格市场化是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价格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促进粮食有序流通和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会对传统的经营观念和管理体制带来严峻挑战。本文试对粮食价格放开后的粮食市场管理谈几点看法。一、粮食价格放开后对粮食市场管理带来挑战1.对市场稳定的影响。目前,全国粮食总量供大于求,库存积压严重,特别是超期储存和陈化粮食数量大。在政府确定的收购保护价普遍高于市场价,国际市场粮价比国内粮价明显偏低的情况下,全面放开粮食价格后,一方面,粮食企业根据“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原则确定的市场收购价格,将会低于过去政府确定的保护价,粮食收购价格明显下降;另一方  相似文献   

2.
安丘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现有粮田面积4万公顷,常年粮食总产量50万吨左右随着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实施订单粮食收购已在各地相继展开,这是在新形势下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产业结构、粮食购销企业掌握粮源、确保用粮企业满足供应、促进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一种新模式。为了迎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面积3070万亩,粮豆面积在2700-2800万亩。粮豆总产在900万吨左右,商品率80%以上。粮食营销已是垦区企业的生命线。加入 WTO后,垦区粮食生产与销售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在此,笔者就垦区粮食营销的发展与对策作一粗浅分析。 一、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粮食市场发展的影响 “入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入世”前商品粮销售途径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交售国家订购及保护价粮;第二,原粮议价销售;第三,成品粮销售。在中美WTO双边协议中,中…  相似文献   

4.
一、市场全面放开,收购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四川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的规定,全川已审核发放收购资格许可证3493个。其中:国有粮食企业662户,占19%;民营企业688户,占20%;个体工商户2143个,占61%。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小春粮油市场活跃。二、粮油收购分流,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明显截止6月25日,全省共收购小麦48.1万吨。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收购34.9万吨,占73%。全省油菜籽收购18.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10.3万吨,占总收购量的54.6%。内江、资阳、乐山、宜宾、达州、…  相似文献   

5.
面对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对于粮食收购市场,政府部门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还是主动管理粮食收购工作?被列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政府的回答是:“粮食收购市场,我们政府管定了!”  相似文献   

6.
<正>在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把加强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国家粮食政策、法规有效的贯彻落实,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稳定粮食市场和价格作为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由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主要管理国有粮  相似文献   

7.
销区粮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放开粮食生产、粮食收购和粮食价格。调查表明 ,自 2 0 0 1年夏粮收购开始 ,海南、广东粮食市场已经放开并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初步形成了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 ,市场价格和农民收益有所提高 ,销区市场繁荣 ,供应稳定 ,多渠道购销格局形成雏形 ,非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优势明显并逐渐跃居主渠道地位 ;但同时在粮食储备、粮食风险金、农业税收、财政补贴、建立产销区关系、粮食市场管理等环节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之后的市场变化   (一 )粮食市场放开后 ,粮食价格上升 ,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  相似文献   

8.
“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粮改措施在我区取得较好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面临“三难”(一)粮食市场管理难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一些质量差,不适合市场需要的粮食品种取消保护价后,意味着这部分粮食可自由进入市场,而这部分粮食的区别主要在质量和等级上。因此,市场管理部门要管好粮食市场,必须对所有进入市场的粮食进行鉴定,但目前作为市场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具备粮食鉴定的职能和权力,质量监督部门虽具有这方面的职能和权力,但它又没有市场管理的职能以及…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粮食销区、缺粮大省,粮食产销缺口大致在 250万吨,并呈逐年扩大的势头。这么大的数量,主要通过市场吸纳粮源,实现供求平衡。浙江是市场大省,浙江省办市场在全国有一定优势,粮改以后,大力培育粮食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浙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将浙江省建设成为粮食市场大省。本文试加探讨。   一、浙江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基本概况与成效   从粮食放开前夕的 1991年开始到现在,浙江省不少按行政区域设置的粮食批发市场有场无市,逐步淘汰,而依照粮食商品资源状况、自然流向、消费习惯建设,符合经济区域特点,交通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10.
继内蒙古卓资县、四川广汉市、广东全省放开粮食市场以来,四川、江西、浙江、安徽、湖北等省也都陆续放开了粮食市场。预计今后2—3年内,我国将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从已经放开粮食市场的省、市来看,大体可划分为两种改革类型:一是“一步到位,全面放开”。其主要做法是:取消定购任务,取消“三挂钩”补贴,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对城镇居民给予一次性补贴,取消国营粮食企业的政策性补贴,农业税实行征实,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同步进入市场;二是“分步到位,保留定购、定销指标、购、销价格放开”。  相似文献   

11.
行业态势     
国务院推出粮改“路线图” 8月6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面世。《指导意见》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5部委联合推出。“粮食改革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路线越来越明晰。”8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黄季焜表示。 从“垄断”到“放开”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计划经济时代备受宠爱的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开始走出垄断的影子,实行全面放开。从以往的经验教训看,粮食市场放开后,如果不加强市场管理和调控,也容易出现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因此,这次改革强调,政府要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做到  相似文献   

12.
我省垦区是国家50亿公斤商品粮基地。从事粮食生产的种植业是农垦的基础产业。全国粮食市场放开之后,给农垦企业带来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农垦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开拓市场,发育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亚太粮食批发交易物流市场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市场运营十余年来,围绕区域粮食流通安全,积极开拓、锐意创新、依法管理、诚信经营,取得了不俗业绩,为柯桥乃至绍兴市周边区域粮食安全奠定了扎实基础。目前,浙江亚太市场常年拥有经营大户120多户,年粮食交易规模25万吨左右,粮油、  相似文献   

14.
一、粮食收购市场监管是粮食市场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粮食市场管理中,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可谓举足轻重。大凡国家有关粮食市场管理的每一次会议,每一个文件,每一项政策,都离不开粮食收购市场这个话题。粮食收购市场监管之所以如此重要,完全是由其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其一,粮食收购在粮食流通中最先。粮食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通常要经过收购、保管、加工、运输、销售等诸个流通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收购一关为流通之源,交易之首。且除农村粮食集市贸易中产销能够直接见面外,几乎所有的粮食流通都离不开粮食收购这个环节。其二,粮食收购涉及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粮食经纪人是当今粮食市场全面放开条件下出现的新兴事物,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粮食经纪人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农村粮食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16.
期货市场是粮食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粮食流通市场化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期货市场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服务企业入市,培育市场主体,同时建立企业入市辅导制度和期货交易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推动多元化的企业理性有效地参与市场,使其融入粮食市场主流,还要适度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推动期货和现货的融合,促进市场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7.
江西是我国重要的稻谷主产区之一,近几年稻谷产量约为1800万吨左右,占粮食总产量的95%以上,每年生产的稻谷80%左右又用于大米加工。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全省大米加工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大米加工企业也已成为影响稻米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东北优质水稻主产区,所辖五个县(市)均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正常年度商品粮产量为250万吨。自1998年国务院决定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中央财政开始投资建立国家储备库以来,中央储备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家直属库、代储库户数逐步增加,中储粮指标及中储粮贷款逐年增加。这表明国家在逐步放开粮食市场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大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中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兴化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特色菜、淡水品是优势产业,连续11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现有耕地191.04万亩、水面65.81万亩,常年种植水稻135万亩左右;农业从业人员20.3万人,其中粮食从业人员12.8万人;具备各类职业农民认定条件的培育对象2.09万人,其中粮食种植方面的培育对象1.0266万人。为进一步提升农业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贵州粮食市场和商品粮食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良武 《中国农史》2006,25(4):70-76
20世纪20、30年代贵州粮食市场的发育处于黄金时期,粮食市场数量众多,市场网络得以扩大,商品粮数量较大,贵州省成为粮食输出省份。本文试图通过对粮食市场与商品粮的分析,剖析经济社会处于重要转型时期的贵州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兴起及其它因素成为市场发育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