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与《中国工会财会》结缘是在一九九二年。作为一名兼职工会会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她不期而遇。展卷拜读,似一股清风吹入心扉,她是那么稚朴、清纯、贴心。工会财务人员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专业刊物!一九九四年,作为兼职工会主席的我拥有了一份《中国工会财会》。杂志来了,我所关心的不是那些专业性的文章,而是她的一个个小栏目,鲜活的个性,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财务人员的心声,让人共鸣,令人遐思。一九九七年底,我开始专职做工会财务工作,与《中国工会财会》有了更深的缘份。《中国工会财会》是我的良师益友,为我了解、熟…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会财会》杂志是天津广大工会财会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天津的广大财务工作者需要她 ,喜欢她。几年来 ,天津连续被编辑部评为先进发行单位 ,一年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征订任务 ,与财务干部爱读刊、爱评刊分不开 ,与多年来从工会领导到一般干部的重视、关心和细心安排紧密相连。一、领导重视是保证征订发行工作的关键。首先是得到市总工会主席孙宝树的大力支持。当他听到我们讲《中国工会财会》杂志是工会财会干部唯一的一本工具书 ,是工会领导和财务干部不可缺少的刊物 ,全部靠基层工会订阅有困难的情况汇报后 ,立即同意由“补助下级支出”…  相似文献   

3.
看了交警刘浩同志爱读《中国工会财会》的文章 (刊第 7期 ),感想颇多。   首先,我为《中国工会财会》叫好。她不仅拥有 14万固定订户,还造成了农民喜欢、交警爱读、经理参评、“半拉读者”亦颂的“你爱、我爱、他也爱”的群众学习氛围。   其二,交警刘浩值得我们工会财会干部学习。一是他爱学习的习惯。假如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酒鬼”,决不会在朋友家接电话时,自觉不自觉地翻起《中国工会财会》这本专业性很强的期刊,而且总结出一二三,发表一番评论来。二是他敢于批评的勇气。你听:“如此好的刊物,为啥今天才相见,除了我平…  相似文献   

4.
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杂志读读,那简直是一种享受。然而我们工会的干部和职工,最爱读的还是自己的杂志——《中国工会财会》。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企业会计,兼职工会财会工作。我爱读《中国工会财会》。她特色突出,旗帜鲜明,文风圣洁,敬重读者。作为一名读者,我觉得《中国工会财会》形象好、内容好、服务好,质量高、品位高、风格高,可读、可亲、可信。我认为,这些成绩应当充分肯定,继续发扬光大,进而把刊物办得更好。   笔者囿于生活狭窄,有志无才,对于如何发扬成绩,使《中国工会财会》的质量再登高峰,虽思虑再三,仍献不出宏图高论,只能谈几点井蛙之见。   1进一步加强工会财会工作的理论研究、理论宣传和政策指导。我们的工作离不开理论武装和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会财会》致力于探讨新形势下工会财务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研究工会财务理论和实践,宣传政策,指导工会财务工作,交流工会财务工作经验,给读者奉献了一份良好的精神产品,为做好工会财务工作提供了信息。我们爱读《中国工会财会》。为使《中国工会财会》  相似文献   

7.
在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里,回顾自己和《中国工会财会》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的1900多个日日夜夜,我深深感到:《中国工会财会》是我的良师益友。相识1995年底,因为工作关系,我和《中国工会财会》相识了。初次相识,我只是信手翻翻而已,谁知这一翻竟翻下了难解之缘。我长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党群工作,对工会财务很生疏,有时难免在工作中造成失误。《中国工会财会》正好帮了我这个忙。每次杂志一到,我总是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不懂的地方还虚心请教别人。我不仅自己学习,还组织工会的有关同志一起学,并把杂志上关于工会经费、会员会…  相似文献   

8.
不了情     
谁能相信对工会财务工作一窍不通的我,居然和《中国工会财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然而这确实是真的。我的案头除了《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半月谈》等报刊,总有一份当月的《中国工会财会》。每天早上翻一翻《财会》已成习惯,下基层和干部职工谈论最多的话题也自然是工会和工会财会。是什么力量吸引着我 ?又是什么关系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千里银线牵引着我   我和《中国工会财会》交上朋友,还是近几年的事。一次,工会的同志送给我一份《财会》杂志,一再交待我抽空翻翻,很明显是想求得今后工作上多支持。出于礼貌,我翻…  相似文献   

9.
我是《中国工会财会》的忠实读者,与她相识六年来,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出色地做好了工会工作,而且走上业余写作之路,成为八家报刊的特约通讯员。   1995年 3月初,因为我这个产业工会主席特别重视工会财会工作,被推选为县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东平县经贸委工会财会负责人。尽管我对工会财会工作重视、热爱,但真正担当起这么重要的职务,光凭自己的重视和热爱是远远不够的。正当我为此发愁时,县总工会的老财务部长纪学贞给我送来他自己订阅的三本《中国工会财会》合订本,亲切地对我说:“这是做好工会财会工作的好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会财会》创刊十周年啦,热爱她、关心她、想念她的人们,无不奔走相告,击掌相庆。我,一个普通的工会财会工作者,便是其中的一个。梦想拥有一本真正属于我们──工会财会工作者自己的刊物,曾是几代人寝食难安的梦想。1989年我走上工会财会岗位,迫切需要学习工会财会理论和实践知识,可那时唯一的就是读读武汉出版的一本财会杂志,因为上面有个“工会财务”专栏,每期有一两篇关于工会财会工作的文章。在学校里就喜欢捣鼓点纸墨、练练笔的我,不时向那本杂志投点小稿,偶有命中,便欣喜得不得了。但兴奋之余,又若有所失,毕竟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15,(1):55-55
包罗万象的社会,容纳了形色各异的期刊。《中国工会财会》则是这万花丛中一本朴实无华的宣传工会财务工作、传授工会财会知识、解答工会财会工作疑惑最实用的专业杂志,她贴近工会财会工作实际,一直深受工会财会人员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与《中国工会财会》相伴十年。十年来,它既是我工作中的工具和指南,也是我学习中的良师和益友。作为伴随《中国工会财会》成长的忠实朋友,在她步入十岁生日之际,更有责任为她的发展倾诉一点肺腑之言。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十年功夫,《中国工会财会》已打造得比较成熟。在进入 21世纪的今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我理想中的《中国工会财会》也应以崭新的面貌,崭新的形象,展现在广大工会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面前,这就是: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既具工会特色,又能面向社会,令广大读者勇于参与…  相似文献   

13.
老有所乐     
《中国工会财会》编辑部 :你们好。第五期《中国工会财会》收到 ,其中载有对我鼓励的文章和编者的文章。这对我既是鼓励 ,也是鞭策。我早就盼望我们工会系统能办一份指导工会财会工作的专业性刊物 ,1991年《中国工会财会》创刊 ,我就爱读它。我们的刊物现在越办越好 ,爱读的不仅是工会系统的人了。对我来说 ,这真是如愿以偿。我希望把刊物办得更好 ,大家都应出把力。我被聘为特约评刊员 ,感到很光荣。我现在能写写划划 ,不计较能否选用 ,而是动动脑筋 ,免得患老年痴呆症 ,提提笔杆 ,查查字典 ,也是有益的 ,算是“老有所乐”吧。我能有这…  相似文献   

14.
手捧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刊物,非常高兴地得知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工会财会》创刊十周年。这对于一名视刊物为挚友的热心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回忆起我与《中国工会财会》建立的情缘,不禁拿起拙笔来写出她对我的诸多帮助与感受。  1998年,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中国工会财会》。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工作者,我为中国工会财会系统能有这样一个刊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自豪。我除了甘当一名忠实的读者外,总想为《中国工会财会》写点什么。也许是情缘所定,这样的机会终于不期而至。当我收到1999年第3期《中国工会财会》,…  相似文献   

15.
双手捧着集政策性、指导性和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中国工会财会》,读着工会同仁们胆略、智慧、心血、汗水写出的经验交流和笔锋犀利、切中时弊的文章,我止不住要说上一句:《中国工会财会》办得真好,我们全家都喜欢她。还是在前些年,我就和《中国工会财会》谋面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会财会》2021,(2):49-49,51
近年来,河南省总工会多措并举,在用心念好《中国工会财会》杂志订学用"三字经"上下功夫、求实效,使《中国工会财会》在全省工会系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受众面和读刊用刊覆盖面不断扩大,杂志订阅量持续增长。《中国工会财会》已成为全省工会财务干部了解和掌握有关国家财经政策法规、学习财会专业知识、推进工会财务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帮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财会》创刊十年,十年创业不易,由季刊、双月刊到月刊,不断增加栏目和新鲜内容,在前进中越办越好,读者不断增多,不但工会工作者和工会财务工作者爱读,不少其他行业职工也爱读,同样称赞本刊为良师益友。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是作者与编者辛勤劳动的结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行业都在竞争,报刊的发行也不例外,一切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要按市场经济要求和消费者认可,也就是刊物必需为读者认可和爱读,才有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在新世纪和新事物面前,《中国工会财会》必须帮助读者得到新的知识,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会财会》能为读者喜爱,除了贴近读者、可读性强、内容丰富、版面新颖活泼等因素外,还因为她始终遵循“两个服务”的办刊宗旨。   几年来,为了改进工作,办好刊物,更好地为广大工会财会人员服务,编辑部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呼声与要求。《读者评刊表》的增设,为实现这一目的找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办法。这是我接触的不少专业刊物中最具特色的栏目。我与《中国工会财会》结缘就是从接触它开始。   那是 1997年,我在阅读《中国工会财会》时,无意中发现她增设了《读者评刊表》,从此,我更加认真地评刊,积极投身于…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退休工会会计,也是《中国工会财会》的忠实读者,虽然退休八年。现在阅读起《中国工会财会》来,仍然感到她不但是在职工会财会人员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退休工会会计的精神食粮,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会财会》杂志1991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二十个春秋。我作为一名工会财会战线上的老兵(1986年进省总工会财务部工作),见证了她的成长、发展和壮大历程,依稀记得杂志创办初期,没有刊号,内容简单,且不定期。而如今,她已经是国家级的刊物,发行面遍布全国各地,发行量蒸蒸日上,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