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前,美菱控股公司和格林柯尔在合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格林柯尔受让美菱股份20.03%的国有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这验证着一个规律:通过兼并竞争对手而成为巨型公司是现代经济史中的突出现象,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原野  元友 《中外管理》2003,(9):68-69
如果不是因为入主科龙电器,格林柯尔这个企业的名字还很难被人们在一夜间所熟知;如果不是因为运作科龙成功“摘帽”,在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的身后,紧紧追随的还将会是一大群怀疑的目光和一大片质疑的声音。然而最具说服力的终究还是事实,科龙的业绩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以至于今年6月1日格林柯尔在合肥重演当年入主科龙的一幕时,无论是顾雏军,还是在场的媒体。都表现得极为平静和理性。其实正是在格林柯尔浮出水面后,中国家电业尤其是制冷行业才开始发生重大变局。如今,海尔、科龙、新飞和美菱“四大家族”中的科龙和美菱都被格林柯尔收归麾下,而且在此期间格林柯尔已经完成了收购吉诺尔冰箱和上菱冰箱生产线的工作。而就在格林柯尔吞下美菱不久,又于7月下旬掉头南下一口“吃掉”了“冷界老兵”杭州西泠70%的股份。尽管在收购小天鹅时棋落后手(相关报道参见本期14页“封面文章”),但格林柯尔图谋独霸国内制冷行业的“野心”已昭然于天下。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5,(12)
<正>NO.1长虹收购美菱当事方:长虹关键词:整合、融资11月9日,长虹发布公告,正式购进广东格林柯尔旗下美菱股份的20.03%法入股。长虹收购美菱的实质不在于产能的提高和及时盈利,而在于战略扩张和品牌、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顾雏军格林柯尔系的影响,家电业的并购频频上演:9月15日,海信以9亿元的天价从顾雏军手中接过科龙电器26221.22万股法人股,总持股占总股份26.43%,一举成为科龙电器的第一大股东;11月10日,长虹以1.45亿元的"超低价"抱得美菱归。海信和长虹的不经意间的一出手,却有可能重新塑造家电业的格局。海信和长虹这两家长于黑电却又短于白电的企业,分别把原为白电高手的科龙和美菱购入囊中,迈入了中国综合家电生产商之列。或许是受到并购的鼓舞,海信和长虹都摆出了少有的高姿态:收购科龙后,海信的空调产能已跃升至800万台左右,有望跻…  相似文献   

5.
沸沸扬扬了八九个月的“海信收购科龙”一案,终于临近收官。4月21日,科龙电器(000921)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与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签定了股份转让补充协议,前者将所持有26.45%的科龙电器股份以6.8亿元价格转让给后者。  相似文献   

6.
一家平静如水、一贯稳健的公司,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走上并购、扩张的道路,究竟是福是祸? 沸沸扬扬了八九个月的“海信收购科龙”一案,终于临近收官。4月21日,科龙电器(000921)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与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签定了股份转让补充协议, 前者将所持有26.43%的科龙电器股份以6.8亿元价格转让给后者。这是国内家电业迄今为止并购资产规模最大、收购价  相似文献   

7.
戴璐 《英才》2006,(2):62-62
自格林柯尔系事发以来,科龙(000921)、美菱(000521)相继快速投奔千里迢迢之外的新东家。在这场自保与复兴的赛跑中,尚未和格林柯尔系彻底划清关系的*ST亚星(600213)终于开始行动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时代》2005,(10):20-20
海信正式掌管科龙电器科龙电器9月16日发布公告称,以9亿元的价格,将顾雏军控制下的格林柯尔所持的26.4%科龙股份转让给海信。自此,海信将成为科龙第一大股东,并将拥有科龙A股、H股以及海信电器3家上市公司,从而形成一个经营范围覆盖从黑电到白电、通信、IT数码乃至地产的股市新  相似文献   

9.
月度明星榜     
赵勇:入主美菱董事会美菱电器2月11日公告称,顾雏军、成湘洲、林科、霍永新等四人的董事职务在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被免去,长虹董事长赵勇和长虹空调公司总经理李进被增补进入美菱董事会,至此,美菱董事会内已再无格林柯尔的人马了。随后的2月16日,美菱电器再次发布公告,选举赵勇先生为公司董事长,并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业内人士认为,这宣告了顾雏军“制冷王国”彻底解散,美菱之长虹时代拉开序幕,四川长虹收购美菱电器终于完成了关键性的一步。事实上,与长虹在资本市场的惨淡表现相比,美菱虽然赢利能力尚弱,但并无难以剥离的债务,这…  相似文献   

10.
邹容 《英才》2004,(12):46-46
2004年4月,格林柯尔系闪电收购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ST襄轴.000678)439133万股国有股权,以1亿元的出价购得这间汽车配件类上市公司29.84%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