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发的万吨级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简称“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目前通过专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效缓解我国乙二醇产品供需矛盾,对国家能源和化工产业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走石油化工路线,即由石油加工得到乙烯,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进一步水合生产乙二醇。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工艺路线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是一个石油贫国,但随着油价的逐步高企,利用我国是丰富的煤炭资源来生产乙二醇,就成为了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煤制乙二醇生产原理并不复杂,但是生产工艺仍需发展革新。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了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技术现状,目的就是为我国的煤制乙二醇技术与应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五大新型煤化工路径中,最科学合理也最具前景的当属煤制乙二醇."陕煤化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煤经合成气一步法生产乙二醇还是两步法生产乙二醇,都是将煤这种大分子物质变成高附加值的小分子物质,技术路线合理,工艺流程短,整体能耗优于石油路线.并且,国内乙二醇长期供不应求.相比新型煤化工的其他路径,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经济性最好,前景最为广阔.  相似文献   

4.
实用技术     
ChevroPhillips公司开发双峰聚乙烯新产品;戴维公司开发生物柴油副产制乙二醇技术;兰泽推出一氧化碳类气体生产乙醇燃料技术;辽阳石化攻克直馏石脑油脱硫难题;法国科学家发明超活性合成氨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的煤炭大国,伴随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益缺少,煤在代替石油化工、天然气方面的资源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煤制乙二醇是我国现代煤化工路线中投资最少、技术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深受煤化工业的关注。为此,文章在阐述煤制乙二醇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数据分析探究煤制乙二醇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能够实现对煤制乙二醇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煤制乙二醇”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江苏丹化集团、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通过成果鉴定。资料显示,煤制乙二醇万吨级装置在2007年12月顺利开车打通全流程,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检验,证明全球首套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已完全取得成功。目前,通辽金煤公司以褐煤为原料,正在内蒙古通辽市建设全球首套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示范装置,预计2009年年底前可建成投产,并计划未来5年内达到120万吨生产规模。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却指出,考虑到产品的市场容量和成本竞争力两个因素,对煤制乙二醇的大规模推广前还需冷思考。  相似文献   

7.
山西晋城市最近披露了"十二五"发展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晋城将从化肥向甲醇、烯烃及其下游产品延伸,由生产大宗原料向生产精细化工转变。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以醇醚燃料为主的碳一化工,形成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尿素行业已不再列为新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石油制法和煤制法成为中国生产乙二醇的最主要的两种方式。但是,就中国的能源结构来说,贫油富煤是不可改变的资源特征。因此,在两种主要的乙二醇制作方法中,中国又选择把煤制乙二醇作为主打。而且,客观地对两种乙二醇制法做出比较,煤制乙二醇这项化工技术比石油制乙二醇更加具有实用价值。为此,文章着重分析现阶段中国煤制乙二醇的发展情况以及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化工管理》2009,(4):3-3
目前国内外大型乙二醇的工业化生产多采用石油乙烯路线,原油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乙二醇生产成本和我国聚酯工业及其下游纺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以煤代替石油生产乙二醇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相关技术工艺的开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列入“八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家们认为,此次通过成果鉴定的丹化科技万吨级乙二醇工艺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秀江 《化工管理》2012,(12):52-53
<正>煤化工产业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多种技术的耦合和集成,联合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化工原料以及热能、电力等产品的产业。传统煤化工包括合成氨、电石、焦炭等主要产品,其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现代煤化工包括甲醚、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产品,但除甲醇、二甲醚外,大多数产品还处于产业化示范和开发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1.
近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500 kt/a煤基烯烃项目产出了合格的聚丙烯产品。该煤制烯烃项目采用德国Lurgi公司的甲醇制丙烯MTP技术,是世界首套工业化示范装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煤化工项目。该项目设计产能为500 kt/a聚丙烯、副产188.4 kt/a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乙醇产能过剩,下游消费领域不景气,究其原因是乙醇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多种乙醇生产技术的出现,给乙醇低成本化带未了希望:其中,醋酸直接加氢制乙醇和合成气直接加氢制乙醇成本优势明显,对我国发展煤化工、激活乙醇在工业申的应用将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11月1日,索普集团3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成套技术研发项目开工,这标志着该项创新技术已全面进入工业示范实施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套万吨级煤经合成气制乙醇工业化装置。  相似文献   

14.
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乙烷和乙二醇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采用乙烯直接氧化法生产。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介绍了直接催化水合工艺、联产碳酸二甲酯制乙二醇技术以及生物、煤制乙二醇等新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国内环氧乙烷/乙二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硅锰合金尾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H2等)生物发酵制燃料乙醇是近年兴起并高速发展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利用硅锰合金冶炼产出富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氢气的尾气为原料,采用气体生物发酵、蒸馏脱水等工艺,产品为燃料乙醇。对比于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以硅锰合金尾气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含硫化合物在原料气中有一定量存在,这为燃料乙醇产品中总硫控制增加了难度。经技术摸索,采用原料气羰基硫脱除与燃料乙醇产品催化脱硫有机结合可有效解决燃料乙醇产品中总硫过高的技术难题,更有效降低使用燃料乙醇车辆尾气中SO2的排放,从而提升了硅锰合金尾气生物发酵制燃料乙醇商业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日,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应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院)自主研发的乙醇脱水制乙烯技术,打通工艺流程,获得了合格的精乙烯产品。至此,上海院自主开发的乙醇脱水制乙烯技术已经在5套工业装置成功运行。  相似文献   

17.
乙二醇项目遍地开花 今年以来,不少企业公布了上马煤制乙二醇项目的规划. 2015年1月,丹化科技公布拟投资5.5亿元用于煤制乙二醇扩能改造项目,包括已有3#恩德炉增效改造、合成气净化装置扩能改造、乙二醇装置改造等.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新增乙二醇产能7万吨/年.  相似文献   

18.
近期我国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和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设备种类众多,其中大多数为大型高压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损失巨大,因此要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很重要。本文讲述了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其解决对策,通过运用管理技术中的信息技术、系统过程、ABC管理技术和维护保养方面中加强人员专业技能、做好故障管理手段,旨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现代煤化工是新兴产业,其主要技术是大型煤气化为基础的甲醇合成、制烯烃、直(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等。我国是世界煤气化炉型最多、技术应用最广的国家。近几年,我国在消化、吸收引进煤气化技术的基础上,还自主研宄开发了多啧嘴水煤浆加压气化、航天炉气化、清华炉水煤浆气化、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尽管我国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市场持续饱和,相关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我国煤化工产业下游技术及市场路径的逐步打通,煤制烯烃等石化替代产品的日渐成熟,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产能过剩局面将很快被打破,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有条件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示范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