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焕 《活力》2012,(13):54-54
谈话类节目无疑是电视栏目中最受人关注的节目,从最早的《实话实说》、《铿锵三人行》到今天收视率极高的《说出你的故事》、《超级访问》,谈话类节目不但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形式上更是花样百出。清华大学大众传播系教授尹鸿认为,谈话类节目的兴起,是因为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需要一个“公共论坛”,而电视谈话类节目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全国谈话节目已有170多个,而这个数字还有继续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梁洪娜 《活力》2011,(3):223-223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最近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百家争鸣,甚至有的地方节目收视率全国领先。从湖南卫视的全民造星节目《超级女生》到江苏卫视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都创造了电视节目高收视率的纪录。通过这些节目能看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致发展趋势:都在走平民化路线。把百姓与电视节目关联起来.把电视节目做的更加活泛,让百姓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表演.让百姓关注百姓,如果再加上潮流的元素,毋庸置疑.这样的节目不火都难。  相似文献   

3.
程翠薇 《活力》2011,(5):168-168
从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到江苏卫视的《人间》,从湖南卫视关注“80后”、“90后”情感问题的(8090)到贵州卫视异军突起的《人生》……情感类谈话电视节目如今在荧屏上纷纷热闹开演。近日有新闻报道:东方卫视的都市情感类节目《幸福魔方》自去年1月开播以来,收视节节攀高,已直逼情感类王牌节目江苏卫视的《人间》。  相似文献   

4.
李今龙 《活力》2013,(9):38-38
电视谈话节目是电视艺术的一种重要的文体。顾名思义,既称谈话,就是以人物交流对话为主要方式,通过视听方式传播给观众的节目形态。这里的交流主体可以是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甚至场外人士,交流内容则包罗万象,具体形式也各不相同。尽管现在电视荧屏前的谈话类节目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就其电视文本的内涵而言有许多相同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与功能,通过对比较成熟的同类节目的比较分析也能够更直接地提炼出我们所需要的经验与观点。本文试通过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从互动性与受众观对电视谈话类节目做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5.
王晓秋 《活力》2009,(10):101-101
众多的谈话节目归纳起来,若从谈话的主体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平民型,例如央视的《实话实说》;二是专家学者型,例如央视的《对话》;三是明星型,例如央视的《艺术人生》。这三种类型.各自有各自的收视群体.也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将以明星型谈话类节目为例.浅谈一下节目主持人在这种谈话类节目中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视节目领域中电视谈话类节目从产生到目前已走过了十几年,这其中有过辉煌的高潮时代,也有过收视低迷的阶段。本文就对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谈话类节目的出现填补了我国电视节目类型中一项近三十年的空白,但在经历过十年的辉煌之后,又走入了一个瓶颈期。本文从"谈话类"节目出现的问题出发,从谈话节目本身阐述、挖掘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谈话节目的发展及现状1.我国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诞生于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了我国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16日,以《实话实说》的创办的第二轮电视谈话节目浪潮从中央电视台开始,迅速席卷中国电视界。  相似文献   

9.
王庆春 《活力》2014,(9):39-39
谈话类电视节目就是根据嘉宾展开话题,在双向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它打破了以往电视的僵硬格局,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与嘉宾进行交流,新的节目形态成功地被观众接受和喜爱。但随着媒体激烈的竞争,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已被许多电视台采用,大有膨胀之势。这使谈话类节目遭遇了瓶颈,多数谈话节目缺乏引人入胜的话题和鲜明的个性风格,使节目显得千篇一律。所以本文就谈话类节目面临的问题,以一些众所周知的谈话节目为例,谈谈新的思考和运作,使节目如何多而不滥,再次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10.
韩晓塞 《活力》2011,(8):164-164
一、突出频道特色,打造有风格的节目因为缺少创新机制,同时电视节目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国内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节目扎堆现象明显。如卫视大部分变成电视剧频道还有近几年相继出现的选秀热、记歌词热、水上竞技类节目热、婚恋节目热等随着电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可收看的频道越来越多,缺少特色、缺少创新、在节目编排上没有独创性的频道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卫视频道都是凭借自己的突出优势,强化自己的频道特色,追求与众不同的风格,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如湖南卫视以娱乐节目打天下,《超级女声》、《超级男声》、《快乐大本营》、《我们约会吧》等都带有很强的娱乐性:江苏卫视的突出特色是情感类节目,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以情感诉求见长;浙江卫视则在音乐挖掘方面下了工夫,培养发现了许多演艺人才:海南卫视早就发展成了专业的旅游频道,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相反,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弱.没有自己特色的频道则日益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1.
谷辰丰  任鑫 《活力》2011,(6):247-248
访谈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国内拥有了数以亿计的忠实受众。近年来,国内多家媒体在不同的访谈对象和访谈风格的苦心拓延,在“访谈类节目”这一母菜单下又伸展出了许多优秀的、独树一帜的子栏目,如《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高端访问》等电视新闻及娱乐性的访谈,这也要求节目要符合不同的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2.
曲波  丁四江 《活力》2012,(23):98-98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中国电视的一种节目形态,严格地讲,它到2012年应该庆祝16周岁生日了,因为它最有代表性的栏目——CCTV的《实话实说》就诞生在1996年的3月16日.但是和国内其他许多电视节目一样,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起步虽晚,发展却极为神速,《实话实说》问世并获得成功之后不久,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便跟着纷纷面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的电视谈话节目已达200多个,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节目却抓不住观众的眼球,拴不住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13.
翟波涛 《活力》2012,(5):53-53
以嘉宾或观众参与议论为重要特征的电视谈话节目即脱口秀。脱口秀是近两年中国电视屏幕上增长最快的电视节目.脱VI秀在国内市场大行其道源于这种节目形式三十年来在美国本土的经久不衰。从早期的卡森的《今夜》到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的《奥普拉脱口秀》再到国内刘仪伟的《东方夜谭》、周立波的《一周立波秀》以及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尽管节目的名称和派别各有不同。但都运用了脱VI秀的模式。一、美国脱口秀节目娱乐模式与新闻模式的同与异从话题选择的角度来讲,娱乐模式的脱口秀会选择轻松的主题,这远比深刻沉重的主题更能诱发观众的兴致。美国经典脱tl秀《今夜》的内容就非常散乱,其中包括演员、作家的生活趣事,社会上的奇闻等。当时。有不少美国的高层人士对卡森的节目持有批评的态度,于是又有一位叫做卡维尔的主持人开办了另一类型的“娱乐模式”脱口秀节目,他尝试了一种有固定主题的“深度谈话”,比如采访隐居的名人.马龙·白兰度和凯瑟琳·赫本,讨论美国文化深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史芙蓉 《活力》2012,(5):52-52
一、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地位与作用(一)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传媒界的代表人物。是将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架构在一起的桥梁,具有很深厚的影响力度。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传媒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就更加重要了。一个谈话类节目不是内容有多惊艳就会变得很好.因为如果一个节目有一个好的主持人,那么他就会带动全场,带动所有人,让节目活起来,所以,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正是节目的灵魂。(二)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个性化的作用当主持人真正成为了一个栏目灵魂时,他才可以抛开别人(受众以及编导)对自己的定义,而改为自我的定义。因为表演的成分少了.真实自然的言语就多了,性情流露的也都是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的更是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15.
头条     
《经营者》2010,(12):18-18
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规范相亲节目 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顿。对情感类节目则提出要求:严防情感类节目造假,严防出现恶意冲突。严防有意制造冲突,防止出现第三者话题等。  相似文献   

16.
王冰冰 《活力》2013,(5):47-47
近几年.真人秀的形式被国内引进并渗透到电视娱乐节目中.成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新节目形式,即俗称的“全民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与其他同类节目最大不同是其以人为本的真实性.加大了竞技性并将评判的权利交给观众。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与虚构类节目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7.
李冬蕾 《活力》2011,(5):226-226
访谈节目在中国内地的兴起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自其兴起之日起,节目数量迅速增多,手段日渐丰富,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一说起访谈节目,我们能够数的出来的知名栏目有很多,比如《鲁豫有约》、《超级访问》、《杨澜访谈录》、《面对面》、《艺术人生》等。在这些栏目中,采访对象和内容各有侧重.节目样式虽有不同.但对于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却有着共性之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探讨访谈类节目对于主持人在语言素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众多的谈话节目归纳起来,若从谈话的主体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平民型,例如央视的<实话实说>;二是专家学者型,例如央视的<对话>;三是明星型,例如央视的<艺术人生>.这=三种类型,各自有各自的收视群体,也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将以明星型谈话类节目为例,浅谈一下节目主持人在这种谈话类节目中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9.
翟文刚 《活力》2010,(12):322-322
在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构建人文关怀理念,涉及节目构成的各个要素,一般电视谈话主要有4个组成因素:话题、主持人、嘉宾、录制现场。电视新闻淡话类节目中构建人文关怀理念,也需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0.
袁静 《活力》2011,(21):54-54
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大致相同或相仿,在节目中最能引起观众注意的就是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应具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敏捷的思维,丰富的联想能力和较高的节目驾驭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进一步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