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欣 《活力》2013,(5):57-57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风行全国.不仅仅是前些年央视成立了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频道。各大地方台也把收视率的焦点对准了民生新闻类节目。从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辽宁电视台的《看天下》、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等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有自己特色的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民生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界少有的繁荣景象,那么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引导者、评论者。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庆春 《活力》2014,(6):91-91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风行全国,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有自己特色的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民生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界少有的繁荣景象,那么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引导者、评论者,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如何作为一名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3.
唐琳 《活力》2014,(6):136-136
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栏目自开播以来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创造了一系列的收视奇迹。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形态,它的出现突破了中国电视新闻一贯的政令新闻播报形式,使电视新闻取向下移,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实现了民生话语权电视化表现,并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也已经成为新闻类节目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高蕊 《活力》2014,(6):134-134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新兴事务,它来自于对传统电视新闻的突破和创新,它的出现,一方面是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也是电视新闻乃至电视媒体产业市民化的产物。在民生新闻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的“市民化”呢?  相似文献   

5.
袁静 《活力》2011,(24)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持续走热,成为了电视新闻界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是极具人缘和市场的一种新型新闻类型.但是在电视民生新闻繁荣的背后,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在商业竞争、行业竞争等的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渐渐偏离了"以民为本"的本质核心,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期.  相似文献   

6.
董士涛 《活力》2011,(14):99-99
作为一个新生的新闻类节目.民生新闻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已经十多年了。期间,民生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中变化寻求发展。但是民生新闻的概念至今仍然比较模糊。更没有确定的形态和确定的范围。从业者仅仅依靠自己对于民生类新闻的理解,参照社会上一些约定俗成的样式进行制作。这样就出现了许多看似相同的民生类节目。那么民生类节目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为地方新闻媒体寻求突破提供了重要的借鉴,重新确立了新闻在电视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对电视领域的娱乐风潮进行了有效的突围,改变了固有的电视新闻模式.但近年来民生新闻暴露出的趋同化、庸俗化等问题开始限制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具体现象入手,分析民生新闻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史国立 《活力》2014,(10):90-90
《新闻夜航》是中国新闻名专栏,在中国电视民生新闻领域具有很高的地位。多年来,成为受众一个准时约会的对象,但在民生新闻栏目不断涌现的今天,如何使电视民生新闻的播出内容满足受众“口味儿”?这个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孟天婴 《活力》2011,(8):170-170
所谓的民生新闻,说白了就是老百姓身边的新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与过去更侧重时政新闻的所谓大新闻相比,现在的民生新闻少了很多说教,多了几分亲切。但是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民生新闻的兴趣,也随着它放低姿态、贴近群众的同时,带来了题材琐碎化、内容市井化、审美格调低俗化等问题。民生新闻的制作者习惯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等比较琐碎的小事上,好像不琐碎就不能贴近百姓,不家常就不是民生新闻。这种没有更多让人思考空间的新闻,只是一种简单的堆砌,多而生厌,陷入了模式单一、内容雷同的套路。有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甚至为了追求娱乐性、趣味性,置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于不顾,陷入了搜奇搜特的怪圈。没有深度和启示意义。其实这些都不能真正体现“关注民生”的本意。  相似文献   

10.
邓燕 《活力》2012,(7):59-59
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且,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编辑,在报道中应体现出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1.
刘兵 《活力》2014,(11):48-48
一、走出民生新闻的误区 所谓民生新闻,有人认为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主要以城市新闻报道为主,关注普通市民的日常经济、社会生活等主要题材的“小”新闻;甚至有人认为民生新闻是“鸡零狗碎”的市井化、庸俗化的新闻。但这十几年来,民生新闻节目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不仅推动了电视本身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李德全 《活力》2011,(5):175-175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和社会新闻双重特性的新电视新闻,一面世,其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就成为地方省市电视媒体市场突围的有效途径。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得到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白雪 《活力》2010,(8):344-344
近年来.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异军突起,《拉呱》是齐鲁电视台推出的第一档方言民生类新闻栏目,在立意上着重张扬区域文化传统,在内容上,注重贴近百姓生活.在形式上成功打造了一种崭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曲艺式新闻。这是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产物.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报道内容到表现方式上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各省及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的播出数量、篇幅和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民生新闻,以其关注平民,贴近生活的优势而为广大电视观众喜闻乐见.众多电视人也将民生新闻的采制播出作为电视台和电视新闻类节目增加竞争力、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闵晓闯 《活力》2011,(6):261-261
民生新闻在经过几年的过度开掘后,现在已经呈现出琐碎化的趋势,导致观众产生收视疲劳。笔者认为,加强对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是消除观众收视疲劳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双鸭山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新闻视点》,从主动、计划、整合三个方面粗浅谈谈如何搞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  相似文献   

16.
王滨生 《活力》2010,(8):290-290
进入新世纪.在电视新闻改革的新一轮浪潮中,民生新闻异军突起。经过十年的发展.各大媒体的民生新闻栏目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收视率。回顾这十年民生新闻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电视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冲突与融合中找到了自身生存的空间,成为目前国内电视新闻的主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许多关于反映民生类的地方性新闻节目,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当代社会民主进程加快,传媒产业竞争激烈的结果,是一种体现以民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电视台大力度的打造具有特色的电视民生新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温菲 《活力》2013,(14):92-92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综合性、全面性的提高。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广大群众所关心和喜爱。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受到了观众和社会的质疑,民生新闻的关注度下降,那么怎么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呢?本文主要阐述了民生的定义,从明确民生新闻的目标,找准选题方向、新闻媒体采访、传递信息时的换位思考、新闻媒体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等方面来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就是新闻传播者对于人民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计来源、生命安全等最新事实的平民化传播。用平民视角站在平民立场以电视媒介来传播的不管题材所属都归于电视民生新闻。它使用的是一种全新题材划分标尺。换而言之,除去不是民生新闻的新闻,都是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活力》2012,(23):89-89
这些年,民生新闻在我国电视新闻界异军突起,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该节目大都以突出新闻报道的动态性、现场感、亲和力和参与性深受百姓欢迎,但也存在不少诸如同质化现象严重,过于粗俗化、题材狭窄琐碎、过分强调娱乐功能,一味追求负面报道等等问题.笔者认为,民生新闻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坚守“受众本位”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