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台商来说,大陆过去仅仅是一个‘大加工厂’,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市场’。”7月21日,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下称“台北世贸中心”)驻南京专案主任林国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对台商来说,大陆过去仅仅是一个'大加工厂',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市场'."7月21日,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下称"台北世贸中心")驻南京专案主任林国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王平 《开放潮》2002,(10):8-11
入世后两岸经贸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由于大陆与台湾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市场的开放,两岸贸易在入世后迅速扩张。特别是今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形成了新一波台商投资热。台商投资区域布局重心发生变化,热点区域不断扩大;投资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层次在不断提高;台商投资大陆的投资领域和台资企业经营模式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台商新一波大陆投资热除了带给海峡两岸人们以关注和欣喜外,还将引起人们诸多思索:为更好地引进台资,在目前台商投资的“量”已有较大增长的基础上,今后我们吸引台资的政策还需作哪些战略性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利用台资“质”的水平?能否将引进台资与大陆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促进大陆弱势产业的发展? 本期编发特别关注的几篇文章——“台商新-波大陆投资热”,“台资企业:在‘聚变’中‘升腾’”,“吸引台资应作战略性转变”,“台商西进两岸双赢”,目的在于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起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4.
肖冬华 《特区经济》2012,(5):255-257
"推拉理论"为台商投资向大陆地区转移的动力分析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框架。在台湾"推力"和大陆"拉力"的作用下,我国台商大陆投资升温。在产业选择上,随着台商投资形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在大陆投资农业,以农业为主的绿色投资升温。在区域选择上,中西部地区成为台商新的投资热点。面对新的形势,应借助台湾"推力",强化大陆"拉力",促进我国台商大陆投资掀起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正>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厦门长鸿光电有限公司并召开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会上有台商表示担心大陆对台商优惠政策有变。总理当即表态:"我给你们吃一颗‘定心丸’!"他说,对台商优惠政策不会改变,已制定的一些政策、已签订的合同继续有效,不存在溯及既往的问题。一位负责人发言称"山寨"侵权问题让他"心痛"。总理说,我们一定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商业城"在大陆各地拔地而起近年来,大陆内地从青岛、重庆再到武汉,不约而同都推出全新概念的"台湾商业城",甚至连只有不到50家台商的太原市,也要建造"台湾大酒店"及"台湾商业风情街"。抢攻大陆内需市场,已成为目前台商的全民运动。2011年11月29日,原本只能容纳210位的台北10l大楼欣叶食艺轩,硬是挤进了250多人,人声此起彼落,就像煮开了锅的水一样。而这  相似文献   

7.
王建民  王虹 《开放潮》2002,(1):29-30
2001年11月7日,台当局公布“落实大陆投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执行计划”,对大陆经贸政策作了较大调整,正式放弃实施五年之久的“戒急用忍”政策口号。此次政策调整是在适度放宽台商赴大陆投资及两岸经贸往来限制的同时,重点建立新的台商投资“调节机制”与“审查机制”,加大对台商投资资金的控管。调整内容台当局近期相继修改有关两岸经贸往来方面的法规,尤其是对台商赴大陆投资与两岸资金往来政策进行了较大修改与调整。一、放宽台商赴大陆投资限制,是这次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将台商对大陆间接投资改为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8.
11月27日,台北金融代表团拜会大陆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双方在会谈时达成共识,将建立企业纾困联系平台,一旦大陆台商被当地银行抽银根或融资困难,可以向台“金管会”申诉,“金管会”转请大陆工行和中行进行协助,让台商顺利度过这波金融危机。今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9.
产业     
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厦门长鸿光电有限公司并召开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会上有台商表示担心大陆对台商优惠政策有变。总理当即表态:“我给你们吃一颗‘定心丸’!”他说,对台商优惠政策不会改变,已制定的一些政策、已签订的合同继续有效,不存在溯及既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企业界有个形象的比喻:"大池塘必有大鱼"。意思是市场大,获利的机会就高,获利也会越多。这句话用于形容大陆市场最恰当不过。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台商投资大陆蔚为风潮。截至2011年底,根据商务部统计的台商投资达85,772项,实际利用台资542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计算,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4.6%,反映出台商投资大陆已达较大的规模。20多年来,众多台商依托大陆的土地、人力资源和广阔市场,充分发挥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勇  相似文献   

11.
一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由初起到热络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1979年开始,两岸有了小量的贸易往来,但远未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始有少数台商从事试探性投资活动;至1990前后,开始出现两岸经贸交流日益频繁的态势。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成为两岸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仅1992年1年,台商投资大陆的金额即相当于前10余年的总和,达53亿美元;1993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金额高达60亿美元;迄止1993年底,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共达21193件,投资金额已达200亿美元。台商投资大陆的金额和项目已超过美国与日本,仅次于香港在大陆的投资,位  相似文献   

12.
台商由外销转内销,拓展大陆内需市场,首先应了解大陆内需市场有多大?大陆内需市场的结构为何?大陆内需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台商应该如何介入大陆内需市场?以下将分别说明大陆内需市场的商机,介绍台商拓展内需市场的策略及做法,提供有兴趣的台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台湾《工商时报》6月2日公布以“两岸和平盛世,台商大富活”为主题的“2008大陆台商1000大”排名结果,尽管受大陆宏观调控以及及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影响,2007年大陆台商1000大台商营收总额却继续增加至1.4686万亿元人民币,较前年增长11.53%,相较过去3年每年增长超过30%,显示成长趋缓。这是该机构迄今连续第4年发布的针对大陆台商投资经营变化的报告书,既是对大陆台商实力的大调查,也可作为台商未来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宁波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重点地区之一。2016年是宁波"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宁波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为及时反映经济新常态下在甬台资企业发展的亮点,本刊联合市台办特别策划"台商与宁波‘十三五’同行"专题报道,为台资企业在甬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5.
单玉丽 《亚太经济》2017,(4):150-154
目前,大陆台商正面临着美国退出TPP、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及民进党当局阻碍两岸经济融合的挑战。大陆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前景向好的态势既给台商带来机遇,也使台商的产业升级转型难以适应。未来,台商应正确认知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以"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节点城市为重点,充分利用其合作平台投资兴业,同时加强与大陆企业在研发、营销等方面的合作,以配套产业链的思维拓展在大陆的产业布局,积极打造两岸产业供应链,进一步融入大陆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正>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历史,如同大陆经济发展的轨迹般相似。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台商形成第一股"登陆"高潮,"珠三角"地区凭借着地理位置及各方面条件的优越性,成为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当年一些华商选择‘灰色清关’是别无选择后的选择,是万般无奈中的无奈,那么现在大家必须要痛定思痛,今后华商要想从大市场走进大商场,要想彻底丢掉‘倒爷’的帽子,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走‘白色清关’。因为事实证明,‘灰色清关’是死路,是绝路。”一位在俄罗斯打拼了十多年的华商代表8月11日在“在俄华商未来之路研讨会”上语气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同时也为台商提供了开拓大陆市场的最佳历史机遇,专利战略应当成为台商企业在大陆发展战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地图是企业制定专利战略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工具,本文以专利管理图为研讨对象,并对台商企业在大陆应用专利地图进行了思考和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希望更多的台商企业在大陆利用专利地图这一重要工具为企业服务并推动大陆企业专利战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台商大陆投资的现实需要对台资政策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有国际实践上的依据,而且有发展大陆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实依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台资政策调整要服务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与发展大陆经济的战略目标,既能对台商大陆投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又不至于影响台商大陆投资积极性的政策组合是台资政策选择与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刘霜桂 《开放潮》2002,(5):24-25
台商投资大陆在实现了传统产业和科技产业大规模、集体性投资大陆,并将这些产业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重心转移至大陆的产业战略性西进风潮后,台商投资大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