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1月,海南卫视改名为“旅游卫视”。标志着中国省级卫视由粗犷式竞争进入了差异化竞争的格局。省级卫视战略定位的创新经历了第一个阶段分众化或称准专业化定位,第二个阶段三个制高点的抢占与瓜分,第三个阶段带有公共色彩的特色定位,第四个阶段特色化的大众娱乐定位的过程,呈现出中国电视特别是卫视竞争的激烈。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2005,(1):91-92
2004年是贵州卫视上星十五周年的纪念年,也是贵州卫视直面竞争的关键年。当前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央视与省级卫视联盟间的竞争.省级卫视与省级卫视间的竞争.卫视频道与城市频道间的竞争等等都凸现出极为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大众电视》杂志发布“2006年中国电视十大新闻”,“四川卫视异军突起,跃入全国省级卫视收视十强”位列其中。从2006年初全国省级卫视排名20位之后,一举进入前十,四川卫视无疑是进步最快的频道。进步如此快速的主要因素,是号称“中国第一故事频道”的“天下故事”的定位。这个定位,迅速提升了四川卫视的品牌形象,为观众提供了新体验,也给广告客户创造了新的传播价值。2006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级卫视在经历了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后,已逐渐崛起并占据了电视版块的重要位置。近年来,卫视的收视份额不断提升,在全国观众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各大卫视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认准目标、合理定位,大力研发特色节目,吸引观众眼球。通过尼尔森网联海量样本数据分析,我们来看下今年1—8月卫视频道的收视表现及竞争态势(数据来源:尼尔森网联;数据时间:2013.1.1-2013.8.31)。  相似文献   

5.
11月5日,由长沙广播电视台(集团)主办、长沙广电旗下中广天择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地面台节目合作交流研讨会暨首届城市台产业发展年会在海南召开。伴随着随着“限娱令”、“限广令”以及“加强版限娱令”等广电新政的出台。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央视同省级卫视排头兵们的竞争、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的夹缝中.处境艰难的城市电视台、省级地面频道这些地面电视媒体如何寻求一席之地,成为此次论坛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陈慧 《广告导报》2004,(11):130-131
2002年,经过长期酝酿,以及对自身资源和内外环境的通体把握,安徽卫视明确提出“做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大卖场”的战略。由于定位精准,安徽卫视很快成为省级卫视的领军人物,连续两年被新锐杂志《新周刊》评为省级卫视的“五星上将”,吸引业界齐来关注“安徽电视现象”。  相似文献   

7.
环顾当前国内电视市场的繁盛,与20年前我国电视市场境况相比,可谓变化翻天覆地。而迈出了我国电视市场繁荣新局面的关键一步,就是20年前即1985年我国广电利用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电视节目,并陆续批准备省级(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一套频道上星传输。原来单调的电视市场忽然间就焕发了生机,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与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全面铺设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我国“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的电视传输格局。在这一历程中,活跃在国内电视荧屏的主力军——省级卫视功不可没,31个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卫视频道的诞生、成长和现状,是 我国电视市场在不同阶段发展程度及发展特点的最好写照。解析省级卫视生存状态,就是了解国内电视市场的整体情势;寻求省级卫视发展突破,就是探索国内电视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徐启忠 《广告大观》2006,(5S):113-115
成都电视台面临着转型的选择。不仅成都如此各地电视台都面临此的选择。2000年以来,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反复洗牌,中央电视台、省级台、省级卫视、城市电视台“四大板块”分割并竞争着中国电视市场,新媒体的介入和崛起更是给这场竞争“火上浇油”,它不仅使电视观众进一步分流,而且使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地方电视台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9.
候明建  谢黎 《广告导报》2006,(12):96-98
自2004年媒介金牛工程成立伊始,省级地面频道成为继央视、省级卫视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媒体群。处在电视媒体三级中的省级地面频道,夹在卫视和城市台之间,上不能“登天”,下不能“入地”,处境颜为尴尬。具有全省覆盖优势的省级地面频道,由于机制,经营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竞争不过同处一城的省会城市频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9,(12):128-131
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其激烈程度和施展空间堪称中国各级电视频道之最。如何实现差异化定位?是固守,还是主攻?是区域化,还是走向全国乃至全球?面对诸多棘手难题,近年来电视苏军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锐意革新,做出了令全国瞩目的回答;江苏卫视收视率从十名左右跃升并稳居卫视第二的成绩,更是令业内外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1.
王炎龙 《广告大观》2007,(9S):101-103
近年来,省级卫视围绕平台竞争推行不同的营销战略:一是打造全国性传播媒体,实现平台扩张,以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等为代表,争夺全国收视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二是打造区域行销平台,垄断本土市场,以贵州台的“西部黄金卫视”的定位战略为代表,塑造了省级卫视抢占区域收视市场的典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袁方 《广告导报》2005,(11):170-172
近几年.中国电视市场格局风起云涌。随着电视收视人口的日趋饱和,电视台进入份额竞争时代。一个频道收视的提升就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的下降。中央台作为国家台,占据着35.32%的市场份额,31个省级卫视中底子厚,资源多的频道竞相努力完成从省级台到区域台的升级.从区域台向全国性频道的转型。这其中.湖南卫视称得上是挺立潮头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境外电视制作机构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国内电视媒体认识到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近日,东方卫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颁证仪式在上视举行.东方卫视成为中国首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省级卫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媒体的总体形态将面临明显的角色转换,即逐渐从“行政布局”主导过渡到“市场格局”主导。本文试从频道竞争、节目竞争两个角度来具体阐述中国电视媒体节目竞争的新格局。以此为省级卫视频道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83年至2013年“四级办电视”方针制定并执行整整30年,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发展目标促进下,中国电视产业确实蓬勃发展起来,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因此形成了今天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电视频道——城市电视台这样一个极具中国政治特色的竞争结构。  相似文献   

16.
2005年至2008年.中国电视市场经历着从资源竞争到品牌竞争的发展时期。央视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台,仍旧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和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省级卫视各出奇招,攻城掠地。城市电视台从异军突起到销声匿迹,上演了一出出夹缝中求生存的悲喜剧……在整个的过程中,省级地面频道所扮演的竞争角色特殊而微妙,它一方面面对着来自本省卫视的挤压,另一方面又无法避免与省内主要城市台的正面交锋……  相似文献   

17.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9):i0010-i0010
在与安徽卫视的合作中.我们更看中的是其在全国的传播价值。她不仅具备全国31个省会城市、98%以上地级城市的多网络有效覆盖,还在激烈竞争的电视媒介中.通过“电视剧大卖场”平台.取得“全国收视前十、省级卫视第二”的良好收视表现,同时.安徽卫视的营销服务水准堪称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四川卫视提出“大众消费品牌成就者”的营销定位,成为全国首家明确提出营销战略的电视媒体。2005年9月.四川卫视推出”中国故事特色频道”的频道定位.成为全国第一家将营销战略升级到整体战略的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9.
何兴煌 《广告导报》2007,(10):107-107
CCTV-1黄金剧场,定位为“中国优秀电视剧的最佳首发平台”,2007年1至8月,一套黄金剧场收视持续高涨。上半年,CCTV-1黄金剧场播出的11部电视剧垄断了全国上星频道电视剧的前11名,平均收视率533%,比省级卫视播出的电视剧最高收视率2.87%高出近一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央视和省级卫视展开的争夺全国收视份额的竞争日益激烈,省级卫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并围绕电视剧首播独播权展开了新一轮较量。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各大电视媒体都在寻求以自身资源为依托,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的一条具有差异化特色的电视媒体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