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的组织变革可以分为企业组织的内部变革和企业组织的外部变革两个方面.从其趋势看,企业组织变革逐步由内部变革发展到外部变革,而外部变革是指企业间关系的创新,具体是指网络组织成为企业间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我国原有的企业组织变革主要是偏重于企业内部的变革,而对企业外部的变革关注不够,因而,大力发展网络组织应是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6,(10)
企业间网络兼具企业与市场的双重优势。既可实现大规模经济效益,又可避免科层组织的高额委托—代理成本;既能发挥企业独立决策的灵活优势,又可避免市场无序与机会主义盛行的缺陷。企业间网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在国防科技工业区域融合进程中,存在着哪些类型的企业间网络组织?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3.
杨燕  邵云飞 《技术经济》2011,30(3):30-35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网络互动关系和网络结构两个视角总结归纳了影响企业间网络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包括信任、控制、关系以及松散式耦合网络结点。相对于模块,Agent具有自主性、智能性、交互性、甚至还有自组织和自学习性的特点。构建了企业间网络协同模型以及基于TRIZ的企业间网络扩展矛盾矩阵表,得到相应的策略函数集。基于成员企业价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假设,以由信任和控制两个维度组成的三级矛盾矩阵为例,分析并论证了模型中协同效应存在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韩台企业间技术网络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现代科技创新来说,网络组织是日益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全球化条件下,跨越国境的企业间技术网络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当地企业间技术网络的重要性日益突现。韩台经验说明,进入跨国企业技术网络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技术的基本途径,但由于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当地企业间技术网络的不同安排导致了“集体学习”效应的重大差异。本文通过韩台企业间技术网络的比较,扼要讨论了对我国科技发展所提供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企业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日益频繁。瞬息万变的市场,日益增长的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兼容性及独特性,任务的复杂性及伴随而来的时间压力,都使得企业网络在这种环境下比科层体制更有效。在这种环境下,知识已成为影响产业动态的核心因素。在大多数产业,企业需要更多地发展外部联系,加强企业外包、知识共享及对知识溢出的利用。网络内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对企业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网络的结构不可避免地受生产中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创造的效果和效率,并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霄  胡军 《经济管理》2006,(8):56-60
本文旨在对东亚发达地区的企业间组织进行研究。为此,本文扫描了有关内生企业间组织的纵横一体化结构研究,分析了均衡中可以出现多种企业间组织结构的各种解释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地域或亚文化因素对不同的企业间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的机理,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型拓扑结构可能产生于华人文化背景的论点,以及东亚企业发展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改进网络组织效率、进行组织创新的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间信任问题理论述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信任的经济,这种信任包括政府、企业与个人的信任。企业间信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网络组织中,企业间的信任尤为重要,它是形成企业间关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间网络是合作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技术创新通过合作创新的方式来完成已是大势所趋,合作创新已成为技术创新越来越多采用的方式。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特征促使企业采用合作创新的方式,技术的当代特征促使企业采用合作创新的方式。与独立创新相比,合作创新能更好地满足当今技术创新的种种要求,能更有力地推动技术创新。企业间网络在促进合作创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如能使企业更为有效地把握外界信息、加速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促进创新与互补资产和互补技术充分结合以实现技术的商业化、产生创新协同效应并带来价值增值、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降低风险、并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溢出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企业间借贷已成为经济活动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但由于缺乏相应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由于法院多认定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这直接导致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当事人权益保护失衡。本文认为,对于企业间的借贷不能“一棍子打死”,应当区别对待。承认部分企业间借贷合同的合法性,并不等于完全放弃对企业间借贷的管制。在适度的情况下,放开合理的企业间借贷不仅有利于解决企业融资的难题,便于企业的融资,并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规模是与企业的组织形式联系在一起的。在企业网络中,由于企业间交易效率的提高,企业可通过企业间协调的方式组织生产,一改传统企业通过一体化组织生产的方式。随着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深化,企业网络中企业规模将越来越小,效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企业间网络组织及创新机制的形成新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韦福祥 《现代财经》2001,21(1):50-53
网络组织是适应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本文以网络组织相关概念的探讨为切入点,界定了网络、网络关系和网络组织及相到关系,并对网络组织的生成及创新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企业战略合作网络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农 《财经科学》2001,(5):69-74
企业网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本以日本企业网络为参照系,利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组织结构,交易的稳定性,专用性投资等方面比较了日本和欧美企业战略合作关系的本质和趋势,提出现代企业理论要适应组织形式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为建立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资本的企业间网络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研究对于企业间网络由强关系向弱关系变迁的发展模式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而在网络变迁的内在机制上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分两个阶段深入研究了企业成长初期企业间网络变迁的内在机制。在单层egocentric强关系网络模式下,社会资本增加与资源积累的动态促进过程是网络变迁的内在机制;随着强关系网络层级的不断增加,社会资本仍然能够促进企业效用的提高和资源的积累,但其贡献程度不断降低。当合作关系网络扩张到规模边界时,企业应当摆脱路径依赖,加入灵活性较大的弱关系网络,以获得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樊纲 《经济导刊》1996,(2):30-33
“企业间债务与软着陆“经济沙龙”专栏主持樊纲中国经济近几年来几个现象颇为引人注目,也颇引起一些误解,值得做些分析。首先是“企业间债务”(过去也称“三角债”)迅猛增长。仅就工业企业而论,1993年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之后,企业间债务一下子比前一年增长了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价值网络内企业创新能力、企业间关系、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间关系交互对价值网络内企业资源利用战略的作用,以及资源利用战略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向影响自主式资源利用战略;②企业间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整合式资源利用战略;③创新能力与企业间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正向影响自主式资源利用战略,但并未显著正向影响整合式资源利用战略;④自主式战略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⑤整合式资源利用战略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以往传统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就是这一变化的产物。企业以“战略联盟”这种形式展开各种各样的合作,目的在于应付日益激烈的竞争,求得开拓市场,求得在“合作博弈”“、合作竞争”中共赢发展,获得利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对战略网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提出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它能促进企业间合作、协调企业间合作关系、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信息渠道。社会需求变化影响企业制造模式,进而影响企业的组织形式。研究认为,新的环境下,环境因素与社会资本共同影响并促进战略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组织转型与声誉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荣良 《经济管理》2007,(10):26-30
科层制企业组织形式下,一般是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来克服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网络组织形式下,成员企业通过良好的合作能够带来很多市场与科层组织所没有的价值,但由于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及成员间的欺骗.使得网络组织的成员合作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维持合作关系的稳定与良好运行,以获取更大的网络协作效用.客观上要求建立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激励机制.而声誉正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一个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9.
企业创新网络: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创新网络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技术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它作为相关企业知识交互作用的创新平台,为企业应对复杂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文章讨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网络交互作用特征和企业创新网络模式,并且认为我国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在于企业间相关资源要素的集成和区域企业集群竞争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交易成本与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志安 《经济问题》2004,(12):12-14
传统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因为假设知识获取是无成本的,因而较难有效地解释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在构建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从知识交易成本的新视角分析了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得出企业网络是一种便于企业与企业间知识交易,能够有效地节约知识交易成本的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并进而解释了企业网络的多种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