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家族企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家族企业要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了广大学者争论的热点。本文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家族企业存在的原因、问题及推行“委托代理”的障碍诸问题,并就如何发展壮大我国家族企业提出有益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族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急速崛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表现出极大活力。但家族企业往往做不大,常常陷入一个“成功——失败”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家族企业在体制、管理、用人以及投资决策方面,存在着天然的缺陷。而“世袭”这种家族企业的主要传承模式成为首当其  相似文献   

3.
制约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三大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而民营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是家族企业或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中国家族企业从夫妻档、兄弟班、父子兵、亲友团起家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家族企业总体还处于幼稚期,绝大多数还处在第一代创业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象。“爱多”垮台,“巨人”倒下,“三株”风波等知名案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国家族企业究竟存在着哪些致命的问题呢?一、产权问题在一般人的眼里,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不应该存在产权问题,片面地认为家族企业产权天生就是明晰的。其实不然,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权问题。根据调查,家族企业的产权问题主要是产权的明晰以及产权制度的创新和优化问题。1.产权明晰产权明晰是建立一个成熟产权制度的基础。分析家族企业产权明晰问题,要看家族企业的来源。从家族企业的来源看,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企业由创业者独资或与亲戚、朋友合伙创办,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家庭成员齐心协力,不计报酬、不在乎地位,多数产权不明确,特别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类企业,人们的“产权”概...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迅速成长,但是,多数企业都以短命夭折告终,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都很关注的问题。“方太”集团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它在八十年代初期创业起一枝独秀,历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风雨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演变,它已经成功地从一次创业过渡到二次创业,并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方太”的成功正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的缩影,他们的成功轨迹多是沿着一条必经之路:初期必然选择家族制,淡化家族制和成功的传承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创业初期选择家族企业的必然性1.企业制度是社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非公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些企业中十有八九为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其成长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难题之一,就是用人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超 《企业研究》2006,(5):30-31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迅速成长,但是,多数企业都以短命夭折告终,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都很关注的问题。“方太”集团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它从八十年代初期创业起一枝独秀,历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风雨雨,已经成功地从一次创业过渡到二次创业.并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方太”的成功正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的缩影。他们的成功轨迹多是沿着一条必经之路:初期必然选择家族制,然后是淡化家族制和成功的传承,这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传承是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家族企业传承文献的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知识基础及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并分析中外研究的差异,构建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整合框架。中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知识基础不尽相同,但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是被共同认可的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则是国内研究特有的理论;中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也有较大的差异,国外学者主要关注“绩效”“所有权”“创业”等,国内学者则较多关注“跨代创业”“制度环境”“合法性”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家族企业中,家族必须 绝对控股,家族企业的股权安全系数在 70%到90%之间。”在位于浙江省慈溪 市经济开发区的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部 接受采访时,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语 出惊人。 在多数论者看来,家族企业要想做 大做强,股权的不断稀释当是题中应有 之意。就此来讲,茅理翔无疑属于保守 一派。前者结论的得出,缘于西方国家 家族企业航母的发展轨迹;而茅理翔的 结论,则是基于方太在中国的成功。 革命与改革孰是孰非,答案因企业 具体情况而异。方太集团作为样本所能 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议家族型民营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族民营企业有着自我探索、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成功的发展经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他们亲手撕开计划经济的裂缝,从“资本主义尾巴”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益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到“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合法地位的确定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弱点而发展壮大,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显示出勃勃生机。据统计在我国民营企业中70%以上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研究探讨家族民营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转轨实践中萌生和成长起来的我国家族企业.表现出规模总量扩展与自然淘汰率较高的二重性发展特征.财务与治理问题复杂交织.财务治理制度安排缺陷日益显露。随着原始资本积累的初步完成,家族企业已从成长初期的潜力快速释放步入市场化规范发展阶段.其成长发展机会更多地依赖于财务治理由“创业结构”向“发展结构”的演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家族企业已迅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走过初期——成长期的中国家族企业,开始步入了第一次代际传承期。如何选好接班人,避免陷入“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亡”的怪圈,是中国家族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盛艳  盛乐 《企业经济》2005,(4):83-85
家族企业是一种家族资产占控股地位,家族规则与企业规则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态,它常常被描述为一种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并认为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但在家族企业占绝大部分比例的浙江,依靠家族企业区域产业集群,成为中国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原因在于浙江的家族企业在经营中,已经融合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从制度层面克服了家族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弊端,促进了企业的长效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浙江的“家族企业”才更显得富有内涵,与众不同。因此,中国的家族企业若能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将是经济形式中绝对有效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家族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家族企业发展的瓶颈与管理弊端也日益显现,如所有权与经营权混合、封闭性管理、人才交流渠道不畅通、企业决策缺乏民主化等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革与创新家族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已成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当务之急。改变管理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家族企业逐渐演变为公众公司,是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族企业在充满活力的同时,也遇到了生命周期短的“瓶颈”制约,各领风骚三五年,想成就“百年老店”的梦想路途遥远。国外的家族企业也存在生命周期短暂的问题,但平均生命周期却远高于中国。尽管中国的家族企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国的一些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失去了创业时的生机和活力,成为长不大的“小老树”。如何走出这一“魔咒”,像世界著名的家族企业,如沃尔玛、福特汽车、三星集团等公司一样,长盛不衰,始终充满着发展的魅力。中国的家族企业要寻找不断壮大的长寿之道,必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族企业在充满活力的同时,也遇到了生命周期短的“瓶颈”制约,各领风骚三五年,想成就“百年老店”的梦想路途遥远。国外的家族企业也存在生命周期短暂的问题,但平均生命周期却远高于中国。尽管中国的家族企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国的一些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失去了创业时的生机和活力,成为长不大的“小老树”。如何走出这一“魔咒”,像世界著名的家族企业,如沃尔玛、福特汽车、三星集团等公司一样,长盛不衰,始终充满着发展的魅力。中国的家族企业要寻找不断壮大的长寿之道,必须作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转轨经济的趋势下,家族企业面临代际传承和战略转型升级交叠的双重复杂局面。文章梳理现有文献,从家族企业内部层面和微观视角出发,对家族企业代际创业的主动、被动驱动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现实中"创二代"的产生机理提供解释并提出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体制已确定向市场经济过渡,运行30多年的计划经济机制正在转轨。成千上万家大中型企业的传统企业文化模式逐步解体,大批三资企业在这种转轨期中崛起。在这新旧体制交换转轨期,许多企业陷入了困境,以致造成了一种“困境企业文化”现象。回避这种现象或奢谈企业文化的一种理论规律,都于困境中的企业无补。因此,倡导困境企业文化研  相似文献   

18.
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蜕变”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红芳 《企业经济》2003,(2):114-115
成也家族,败也家族,中国家族企业的真实写照。迅速地崛起,迅速地衰落,不断上演着“创立、崛起、衰败”的三部曲,家族企业的创业优势与守业劣势在三部曲中尽显无疑:如何在中国的土壤上造就家族企业的持续辉煌,选择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家族企业同所有的生物一样经历着一个从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到退出期的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其管理模式也经历着一个从家长式管理、家族式管理、后家族式管理到职业经理人管理的“蜕变”过程,一步一步的趋于成熟、完善。我们不能简单的评价哪一种管理模式是适合的、有效的;不能认…  相似文献   

19.
《潮商》2007,(3)
家族企业并不必然是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并且家族企业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非常普遍,即使在美国家族企业也是经济主导力量:75%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1/3的企业可以被看作是家族企业;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些企业就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如强生、福特、沃尔玛、宝洁、摩托罗拉、惠普、迪斯尼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私营企业90%以上是家族企业,近年来,家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与国外家族企业相比还比较弱小。一些从创业期进入成长期的家族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的管理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族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能力。 一、我国家族企业领导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