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日韩三国贸易与分工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支撑东亚繁荣的增长模式和区域生产网络的缺陷暴露无疑。在后危机时代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亚贸易与分工结构调整已经悄然展开。本文首先考察了危机前后中日韩三国区域分工与贸易结构的最新变化趋势,其次研究了其对区域经济合作和东亚再平衡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这种变革对FTA建设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区域生产网络:东亚经济体的新分工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雁行模式”已经不能描述东亚生产分工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区域生产网络。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概念切入,进而从贸易角度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东亚各经济体在工业领域的相互依赖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垂直分工、技术转移与东亚区域生产整合:中国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在东亚区域生产中整合过程的国际分工地位和特点,以及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对外资的高度依赖性,进而总结了东亚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变化和中国在新三角贸易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计算中国大陆加入WTO以来中国大陆出口的垂直专业化比率,以及东亚各经济体的中间产品的来料比率及其贡献,本文发现,无论是在出口总量上,还是在台湾地区出口到中国大陆的主要产品,其对中国大陆垂直专业化的贡献程度从2002年以来一直在下降。这表明中国大陆不断深化的开放并没有促进海峡两岸产业链的进一步深化,相反,受此前台湾的"戒急用忍"政策所至,海峡两岸产业互补性垂直分工减弱。进一步采用GTAP模型模拟中国大陆参与东亚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各种不同场景,结果显示,通过ECFA参与中国大陆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三种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台湾来料对大陆出口垂直专业化的贡献度,有利于台湾走出在东亚分工体系中被边缘化的困境,优化海峡两岸产业垂直分工体系。反之,如果中国大陆率先与其他东亚国家实现全面贸易自由化,会给两岸产业垂直分工模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东亚的产业分工体系及其结构性不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考察东亚区域内贸易及经济增长不稳定的几种表现,并对区域内以垂直产业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分工体系、以对中间品及部分资本品的"交叉需求"为基础的贸易结构作了分析;其次研究由区域内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区域生产网络,指出由于处在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底部的发展中经济体承受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处在上游的经济体的生产(需求)对处在下游的经济体的波及效应不大、区域外对东亚所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缺乏足够的有效需求,所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及垂直产业内分工的稳定性较差,结构性不平衡难以纠正;最后着重研究东亚各经济体如何通过战略调整来加强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的稳定性,并提出今后调整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东亚地区的经济数据,发现随着中国对东亚生产网络的不断融入,零部件、半成品和资本品的贸易得到迅速增长,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不断提升,并且主要从事产品分工的中后期环节.另外,在同东亚地区的贸易形式上,中国表现出了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尤其是在中间品和资本品类别中.通过对GL指数建立计量模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同东亚区域内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科技水平差异以及经济自由度的差别,与其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并且,国家或地区经济自由度的影响作用很大,故从制度方面加快区域内部自贸区的建设对于加深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东亚地区的经济数据,发现随着中国对东亚生产网络的不断融入,零部件、半成品和资本品的贸易得到迅速增长,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不断提升,并且主要从事产品分工的中后期环节。另外,在同东亚地区的贸易形式上,中国表现出了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尤其是在中间品和资本品类别中。通过对GL指数建立计量模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同东亚区域内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科技水平差异以及经济自由度的差别,与其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并且,国家或地区经济自由度的影响作用很大,故从制度方面加快区域内部自贸区的建设对于加深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东亚区域向全球转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考察东亚区域内贸易及经济增长不稳定的几种表现,并对区域内以垂直产业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分工体系、以对中间品及部分资本品的“交叉需求”为基础的贸易结构作了分析;其次研究由区域内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区域生产网络,指出由于处在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底部的发展中经济体承受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处在上游的经济体的生产(需求)对处在下游的经济体的波及效应不大、区域外对东亚所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缺乏足够的有效需求,所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及垂直产业内分工的稳定性较差,结构性不平衡难以纠正;最后着重研究东亚各经济体如何通过战略调整来加强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的稳定性,并提出今后调整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构建了包含全球生产网络位置的产品内分工模型,探讨影响国际分工地位的机制,研究发现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对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且生产性服务业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出中国制造业17个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全球生产网络位置指标,运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中心度提高促进了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结构洞位置改善也显著提升了国际分工地位,但中心位置与结构洞位置对分工地位有交互影响,高中心度、高限制度特征的网络位置不利于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生产网络位置影响国际分工地位的中介渠道。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相较点出网络中心位置,点入网络中心位置改善对国际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弱于非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介作用;中国制造业的亚太和欧洲生产网络位置对国际分工地位具有差异化影响,欧洲生产网络中心度提升更能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1.
梁亭亭 《改革与战略》2013,(12):109-112
随着东亚产业发展的传统雁行模式日;斩式微和后雁时代的来临,中国产业在国际后雁行模式中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国际经济竞争局面,必须基于后雁行模式对中国产业发展做出战略选择:一是调整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政策,建立提升中国在全球分工中地位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正视全球尤其是东亚经济后雁行发展模式,努力提高中国产业发展的国际合作水平;三是合理进行国内产业的区域分布和转移,打造国内产业和谐发展的雁行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刚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33-41
文章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观光旅游交流的实际现状和所处水平为聚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问题点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观光旅游合作模式。本论文还将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观光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关的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东亚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了中国在东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认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比较优势的转化及提高吸收能力可以促使中国在东亚国际垂直化分工体系中获得更多的分工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东亚因其迅速发展的国际生产网络而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瞩目。本文在整理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分析提出了东亚区域内广泛存在技术梯度差异的现实。作者根据Jones等人提出的国际垂直分割理论,建立增广引力模型,在区分零部件贸易和传统贸易的情况下,利用联合国贸易统计面板数据,对东亚垂直分工网络的技术结构进行了细致梳理。结果显示,近年来日本在核心部件上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四小龙实现了技术升级,作用得到较大的提升。作为东亚生产共享网络中的重要一极,中国同四小虎之间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而非替代性。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East Asia has become a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whether such diffusion is localized to the region. Using citations made by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 granted patents to other USPTO patents as an indicator of knowledge flow, I investigate the patterns of knowledge diffusion in East Asia by estimating a model of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diffusion. While OECD countries remain the dominant sources of knowledge, I find evidence of increasing regionalization of knowledge flow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6.
陈子烨  李滨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3):21-43,155,156
中美贸易冲突根源的探寻不应停留在国际贸易层次,而是应该从当下的国际分工结构和国际生产关系中去寻找。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国际分工及其相应的国际生产关系是决定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政治经济地位与利益的基础。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的国际分工结构中长期处于外围、在生产关系上处于依附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落后,特别是技术水平落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链作为一种新的国际生产组织方式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在这一新的国际分工生产中,发展中国家的依附地位并没有改变,但是具体的依附形式不同于历史上的依附形式,呈现出“技术—市场”依附的特点。在这种新的依附形式下,广大参与全球生产链分工的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中获得微薄的附加值,进而形成一种依附式发展,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却能够主导全球生产进程并从中获得高额的附加值。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需要摆脱依附式发展模式,实现在全球生产链中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攀升。近年来中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世界市场地位方面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相应成就触动了美国作为现有国际分工主导者的既得利益。为了维护其霸权的经济基础,美国不惜发起贸易战以遏制中国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中国摆脱依附式发展以及美国相对衰落所导致的国际分工格局现实和潜在的变化正是中美贸易冲突爆发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export-led growth of the newly industrialising economies (NIEs) of the Asia–Pacific, there has until recently been little empirical research showing how the various NIEs managed to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gain technolog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nics sector in the NIEs, highlighting the main organisational innovations which have enabled local firms to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acquire foreign technology. The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system, prevalent in East Asia, is contrasted with the TNC (transnational company)-led growth dominant in Southeast Asia.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emerging 'contract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or CEM, which could threaten traditional OEM and TNC-subsidiary production in the NIEs. The electronics sector proves to be a rich source of empirical material, both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r illustrating the role of latecomer enterprise in engaging with and exploit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 on industries in East Asia. It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on industries in East Asia using the updated Asian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table for 2008. The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cris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industrial output of the nine East Asian economies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conomies that are deeply involved in production networks were affected most seriously. Our analyses also show that the impact was transmitted to East Asian industries through triangular trade, in which Chinese mainland imports parts and components from neighboring East Asian economies and then exports final products to the US and EU markets. Although such intricate production networks have improv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ast Asian economies, they have also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to external sho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