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1、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人们很难再游移于社会经济之外,而具有了更为明显的社会性和现实性。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内容,从道德追求进入到物质生活领域。这种诚信理念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传统文化的诚信强调“克己复礼”,那么现代诚信则强调“互利”和“双赢”。因此,诚信在伦理学家看是道德资源,在经济学家看则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李鹏 《中外企业家》2013,(7Z):262-262
文章从阐述孔子"仁"学思想的涵义出发,指出了"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后通过"仁"是社会的轴心,追求"仁"的境界,必须做到孝悌,人的尊严和价值要用人自身的道德人格来证明。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亲友之间的关系时,要以"仁"为原则等具体问题的阐述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企业经济、技术实力的较量,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道德的比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改善、优化企业与公众的关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促进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优势。1对企业的道德要求必须转化为具体的社会责任标准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要求都非常重视,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强调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仁慈、诚信、宽厚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孔子以后的思想家如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对道德观念提出了系统要求,尤其是孟子将孔子的仁…  相似文献   

5.
郭羽诞 《上海企业》2003,(12):21-24
一、诚信与信用的关系 我们在谈论信用体系建设的时候,经常会用“诚信”两字来代替。中国文化中的诚信概念并不只限于经济领域,它是一个基本的道德伦理观念。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十分重视诚信问题。所谓“诚”是指实事求是,不欺骗别人;“信”则是指对人信任。因此孔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貌岸然也。”“人无信不立”。管子把诚信作为治国基  相似文献   

6.
论会计诚信     
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当时社会经济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市场交易不发达,诚信更多停留在“自省”、“自律”程度。因此,重农轻商,重义轻利是其主要特征,诚信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但如今的情况截然不同了,会计诚信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现实物质利益联系如此紧密。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就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乃至许许多多重承诺、守信义的动人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如韩非子认为:“小信成则大信立”,中国人恪守的“仁、义、礼、智、信”中“信”占其一,足可证明诚实守信一直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  相似文献   

8.
孔京京 《秘书》2006,(6):44-45
孔夫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好学、力行、知耻讲的都是修身问题。孔子把这三个方面相提并论,可见知耻之重要。我们熟知的成语“知耻为勇”,就由此而来。孔子讲“知耻“”接近于勇”,是因为他不愿意把话讲得太绝对。知耻的人,耻对他们是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使人奋勉,能奋勉才能有所作为,其表现出的作为则是刚勇。因此耻总是与勇联系在一起的。“知耻”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之一。中华传统的精神文化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人类知道有耻,知耻是人类进化的一种推动力量,人类一切文明皆从“知耻”而…  相似文献   

9.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重要的社会道德范畴.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表现.是规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持之以恒的优良传统和道德追求。因此,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培养人的诚信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重塑社会主义商业诚信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要建立一个充满理性、有秩序的社会,首先要有精神的秩序,然后才有政治与法律的秩序.而精神秩序的形成有赖于商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诚信形象的完善.所谓诚信,就是为人要诚实和守信用.在封建社会,诚信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其推广到选贤治国的原则,并且发展为一种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总之,诚信是我国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1.
孟子曰:“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孔子云:“言而有信。”古代圣人将“诚”与“信”列入《三纲五常》之中,把“诚”作为人类社会如天之高的道德情操,把“信”视为红尘仁人有诺必践的道义行规。可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美德,也是我国悠久文化的传统古训。 诚信,内涵精良,广泛宜用,古今祟尚。它是一个历史、道德与法律的范畴。在今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诚信的  相似文献   

12.
智者不惑     
孔子强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这里,“知”通“智”,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仁德的人不会感到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格应该是智、仁、勇三者的组合。《中庸》则进一步明确:“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第二十章),  相似文献   

13.
孔子思想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诚信观 诚实、守信、正直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及后儒极其重视诚信,主张“言忠信,行笃敬”、“人如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这些都警示人们,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犹如车没有了轮子一样。  相似文献   

14.
义利观探析     
一、传统的义利观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提倡的仁义与伦理道德,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构成了一种民族的心理倾向。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孔子将人视为理性的人,哲理的人,认为人之所以为仁,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诚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认识1.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公正就没有市场经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市场经济对诚信的要求与生俱来。进入了现代社会,商品交易越来越契约化,全球的交易总量中信用交易占了80%,因此市场经济对诚信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诚信者昌、不诚信者亡,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道生命线。象GE这样的“常青藤”企业,雄居道琼斯指数榜首100多年,靠的就是诚信。美国9.11事件后,先后爆发了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和施乐公司三大会计丑闻,最终这三家公司都难逃惩处,甚至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6.
"仁"是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核心思想。从《论语》记载来看,涉及仁字多达109处,足以可见孔子对仁的高度关注以及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认为,"仁者爱人"就是孔子作为内涵层面对仁进行地明确表述,并且仁作为规范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它最根本原则和要求也只有一个,就是"爱人"。  相似文献   

17.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孔子认为,人生的哲学,不在于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而在于实践“仁”的道德,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仁人君子”。他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要求:“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与论也。”他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相似文献   

18.
黄京津 《数据》2004,(9):51-51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道德准则.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维系关系的牢固强索,是我们立于天地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荒漠中那一缕浩然正气.曾几何时,鲜花、掌声、名利、赞美将我们的眼睛蒙蔽.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到底是“责任”问题还是“道德”问题,笔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一、广义概念:责任与道德的不可分割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责任”是不同概念,如果将责任和道德都放在一个广义的角度,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企业社会责任”既可以说是“责任”问题也可以说是“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静 《中国审计》2003,(19):77-79
一、社会文化因素在我国,诚信源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诚信一直与忠孝仁义联系在一起,属于道德范畴。《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孔子主张为人诚实,讲信用,视诚信为立身处世的根本。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重农轻商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强调的是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而非商业原则。而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诚信则是信用经济的基石。信用经济所需求的诚信不仅有个人的品质意义上的诚信,更主要的是作为商业原则的诚信,即商业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