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汽车工业,又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它是一国工业化的中期进程一个最为重要的产业。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企业逐渐开始走出口的道路,与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程度相比,这种出口并不能说明中国已经是一个汽车生产的强国,反而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开始起步的征兆,因为这种出口带动了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的开始。本文通过对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和原因的一些分析,指出汽车工业发展中还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全球汽车产业出现的新特点,分析了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产业竞争中的投资策略,结合汽车产业链全球化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指出自主研发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产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为企业进行自主研发、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而在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此消彼长的博弈中,如何在未来5年中使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质的突破,将是各大车企闯关"十二五"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发投入不足、特殊的"二元研发结构"以及研发人才培养机制落后等,导致我国汽车产业研发水平低下、创新驱动不足。在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入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研发能力,构筑我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李金玉 《魅力中国》2013,(20):130-130
摘要:汽车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汽车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在10%-20%,而我国2005年汽车产业仅占GDP的2%,2009年中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然而无论从车辆研发、技术革新等各个方面都与强国差距甚远。  相似文献   

6.
技术差距、创新环境与企业自主研发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中引入同时包含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研发投入的知识生产函数,以探讨后发国家企业自主研发强度的决定机制,并利用1996~2008年省级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结构数据检验国内外技术差距、技术吸收能力、创新环境和研发能力等因素对中国企业研发强度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单独作用不显著,主要通过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企业研发决策;近年来技术引进效率的相对下降不利于总体研发强度提升却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研发;研发环境因素中企业研发密度对自主研发强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地区经济规模、大企业比重和政府研发投入比重却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汽车行业,创新能力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的最大障碍。以59家汽车及其相关的制造企业为样本,采用托宾Q值、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求证研发投入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用托宾Q来衡量企业价值时,研发费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为正,但结果并不显著;当分别用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企业价值时,研发费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为正,且结果都显著。  相似文献   

8.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牢牢地掌握汽车产业的控制权。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面临国外跨国汽车企业的冲击,中国汽车产业的“空心化”问题突现出来,它不仅影响到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问题,甚至也与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安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外资的大举进入和民族资本的积极涌进拉动了汽车产业的进步,尤其是跨国汽车巨头的进入,或增资扩建,或重组兼并,或合资建新厂,纷纷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抢占中国市场.继198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汽车合资公司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历经近30年的合资战略正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开始进入追赶合资品牌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时代正悄然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0.
张志勇 《新财经》2011,(5):30-31
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到底在哪里?日 本大地震让人真正震撼的,不仅仅是对于整个日本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世界环境的影响,其中,对于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发展的触动更加让人欷献不已:日本掌控着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世界大部分电子技术的核心。中国那些所谓的完全自主研发的承诺,顿时显得苍白起来。三十而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到底在哪里?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品牌的萌动,再到合资自主品牌的破壳而出,中国汽车产业沿着壮大自主品牌这条路走了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汽车设计步履艰难之中,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三条路已成为中国汽车业颇响亮的口号。一时间,跨国公司都加大了在中国的研发力量。大众、通用、本田、丰田、宝马等(中国)公司无不标榜帮助合资中方开发中国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汽车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再是该不该的问题, 而是上升到如何执行的层面。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是实现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赶超国际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据预测,2012 年前后将迎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高潮,未来10?20年将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要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后来居上,就需要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扶持上下更多的功夫。越早重视研发新能源汽车,也就越早掌握着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先机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邱华桢 《开放潮》2006,(11):30-31
早在2003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就已位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目本和德国,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俨然是汽车生产大国。而从汽车产业竞争力来说,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仍有待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着想解决规模过小,过于分散的弊端,提升竞争力,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梦想,产业集群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吸收能力视角,从产业以及产业内部不同类型企业两个层面研究了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FDI对我国整体汽车产业具有显著技术溢出效应,但对内资汽车企业的挤出效应超过了溢出效应;外资汽车企业主要通过人员流动渠道对内资汽车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内外资汽车企业技术差距的扩大不利于FDI技术溢出,内资汽车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有助于FDI技术溢出,而研发投入对FDI技术溢出作用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应当走开放创新之路,在引进FDI同时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5.
1953至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走过50年历史。随着越来越多的轿车"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日益加大,而自主品牌问题受到众多关注,尤令中国汽车业有关专家、企业人士难以释怀。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谢尼克说:汽车工业最为追求经济奇迹和民族自豪感的国家所看中。是的,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好车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一、中国及世界汽车工业的品牌现状全世界汽车企业是"6 3"格局:即以通用、福特、戴克、大众、雷诺、丰田为首的六人汽车集团和雪铁龙、本田、宝马三大独立汽车生产商。2003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440万辆.总销量超过德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汽车市场,但在全年  相似文献   

16.
6月10日,迄今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200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而此前的6月1日,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出台。时值炎炎夏日,汽车业界盛事连连,使本来就火爆异常的车市更添加了一份热度。但在让人欣喜之余,人们更为关注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已开始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并逐步走向自主之路。  相似文献   

17.
晨风 《中国经贸》2008,(15):40-40
在中国汽车设计步履艰难之中,合资企业在中国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三条路”已成为中国汽车业颇响亮的口号。一时间,跨国公司都加大了在中国的研发力量。大众.通用、本田、丰田、宝马等(中国)公司无不标榜帮助合资中方开发中国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8.
在能源越来越紧缺,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将是全球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个新领域,中国与美、日汽车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并不大。中国在新能源有机会赶超世界相比欧美汽车产业,中国要落后几十年。但是,在能源紧缺、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有了赶超美、日汽车业的机会,那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就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告别高速增长走向稳健发展的转折之年,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汽车产业进入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发展时期。展望2012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弹性增强、政策扶持效应累积  相似文献   

20.
严扬帆 《改革与战略》2012,28(4):149-151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