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专利战略是高校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指出高校当前存在专利战略意识较淡薄、专利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专利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论述了高校专利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从构筑严密外围专利网、加强专利管理、搭建专利转化平台、加大对专利的资金投入、鼓励风险投资参与高校专利技术转化5个方面制定专利保护策略,促进高等学校专利战略的全面实施,进而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提出以企业专利组合为着眼点来衡量专利联盟内企业专利技术差别化的方法,并以MPEG Ⅱ专利池中19家企业的770项有效专利为研究对象,选取7个评价指标对MPEG Ⅱ专利池中企业专利组合质量进行分析,揭示出该专利池的成员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既能缓解创业企业融资困难,又能为创业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和资源整合等附加价值服务。以2009-2014年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行业专业化投资强度指标,实证检验我国风险投资机构行业专业化投资强度与目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从研发创新资源(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占比)还是研发创新成果(授权专利数)角度,风投机构行业专业化投资强度对目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风投机构行业专业化投资强度与目标企业研发创新成果(授权专利数)呈倒“U”型关系。最后,从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策略选择、目标企业融资决策以及创业板审核监管机制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Black—Scholes期权风险厌恶定价公式对专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专利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基于专利类的高科技风险投资比例逐年加大,一些高校甚至鼓励在读学生带知识专利投资入股创业。专利权的评估不仅在专利的转让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使得企业充分认识到专利权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种种迹象表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专利评估工作刻不容缓。本质上,专利可看成是基于其风险投资公司资产的经营性期权,因而可用期权定价的方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本文先介绍当前最热门的学科——金融数学中最典型的期权定价公式——Black-SCholes公式在风…  相似文献   

5.
什么特征的专利更容易加入专利池?以MPEGLA专利池内1073件专利与池外1073件控制专利为样本,实证研究专利技术范围、权利与地域范围、审批与维持时间、前向与后向引用对加入专利池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和地域覆盖范围越广,维持时间越长,专利引用与被引数次越多,越有可能加入专利池;专利审批时间越长,非专利文献引用越多,越难加入专利池;权利要求范围对专利能否入池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专利文件撰写、专利入池申请及专利池管理机构开展专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持续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及知识产权争端,深刻揭示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紧迫性以及专利技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企业专利竞争已从单项专利转向组合专利进一步凸显了专利组合价值。基于价值理论和专利战略理论,提出将技术价值、市场价值、法律价值作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单项专利和组合专利的特征分析,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专利标准化内涵,提出相应的二级指标。考虑到决策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评价指标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反馈机制,采用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构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运用企业专利组合实际数据进行测算以验证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结果发现:高质量专利组合对企业价值有非常显著的贡献度;企业应定期评估以调整优化专利组合结构,提升专利资产的整体价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专利组合价值是衡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从大数据视角构建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专利组合策略:一种新兴形式的企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专利保护强度的加大,特别是美国亲专利政策实施以来,作为一种新的企业战略形式,专利组合战略在现实中开始大量出现。该文从专利组合的基本概念、专利组合的评估和优化、专利组合的存在性、专利组合的管理以及专利组合策略的应用机理等方面,对国内外专利组合战略理论和实践的现状,给出概要性评述,并展望未来专利组合策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地。然而现在高校面临着专利技术转化率过低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不足。在专利转化的现有模式中,以高校科技园为依托,引进风险投资,辅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建成高校专利转化孵化器,促进高校专利转化,实现高校科技和企业生产需要的对接,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高校专利商业化运用的市场主体,高校在专利商业化过程中加强对企业需求的管理是实现高校专利技术与市场应用对接的最佳途径,有利于促进高校专利的商业化运用。文章借鉴产业营销领域的客户需求理论,将高校和企业视为专利商业化情境中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从专利技术产品、服务和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企业需求的具体内容,并根据需求内容的差异将企业需求区分为产品主导型、服务主导型和关系主导型三种类型,将高校专利商业化活动驱动下的企业需求演化过程分为企业需求形成、企业需求累积增长、企业需求演变三个阶段,结合企业需求的内容及类型研究高校在不同阶段的企业需求驱动策略。研究结论对于我国高校的专利商业化运营机制的建立以及商业化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为观察路径,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将专利信号、风险投资声誉和风险投资纳入同一理论分析框架。运用2010—2020年完成A轮风险投资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专利信号对风险投资的影响效应以及风险投资声誉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专利宽度、专利深度)均能有效扩大风险投资规模,考虑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风险投资机构的高声誉会削弱专利数量和专利深度信号对风险投资的融资作用,对专利宽度与风险投资关系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参投机构是否唯一、风险投资机构与企业所在地是否一致会影响专利信号对风险投资的融资作用,但影响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风险投资相关研究,同时对战略性新兴企业融资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patent portfolio races’ in industries such as telecommunic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t of patent portfolio indicators to measure patents’ scale and diversity. This indicator system is used in a time series to analyse the patenting activity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of the world’s top 20 firm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a large data set from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 Office.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osite and relative measures, we identify the firms’ comparative positions in patenting activity. The paper adds to the ongoing discussion about, and enriches the theory of, patent portfolios.  相似文献   

12.
在现有专利制度下,企业拥有强烈的专利获取动机。基于科技产业中专利片断化与兼容性等特点,构建了一个产品部件组成模型,并在给定兼容性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先动企业占有专利组合竞争的主动权;采取回避设计是企业专利组合的占优选择;市场竞争环境直接影响企业专利组合的积极性;专利组合路径必须以企业现有专利为基础。科技产业作为典型的专利密集型产业,企业应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现有专利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专利组合数量与规模,并建立稳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日益剧烈与复杂的技术竞争环境使以专利组合为基本研究单元的技术战略分析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焦点。现有研究主要从正向角度讨论专利组合的构建动因、构建方法等问题。但鉴于目前复杂的技术环境,若能够从竞争对手拥有的庞大专利集合中反向挖掘出其具有特定战略意图的专利组合结构,对于实施相应技术防御与突破技术封锁手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基于专利组合内专利间存在的技术关联关系,重构专利技术信息的知识表达,探索该知识结构下的专利组合元路径特征,开发一套基于元路径挖掘的专利组合识别算法;然后,进一步梳理整合不同专利组合类型与企业专利攻防战略间的关系,以此为企业专利战略分析与实施提供指导;最后,以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产业安全与企业发展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i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ent ownership and variety innovation for US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firms in the years 1976–1999. Counts of new varieties include corn, soybean, or wheat varieties protected by either patents or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certificates, while patent portfolio size is defined as the count of a firm's gene and method patents.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rms with larger patent portfolios did not exhibit scale economies in variety creation nor did firms with wider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ir patent portfolios create significantly greater numbers of new varieties. However, firms experienced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s from rival firms’ patent ownership, and patent ownership increases this effect. Sample firms that have merged in the past do not produce significantly greater numbers of new varieties after considering an increase in portfolio size and did not experience greater economies of scale in creating new varieties compared with firms that experienced no past mergers.  相似文献   

15.
专利联营是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技术来源。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发展,专利联营核心专利组合的市场价值能否实现已经成为专利联营对外许可冲突的焦点。以专利联营对外许可冲突焦点为研究对象,建立合作博弈模型,得出被许可人获得许可后的经济利益净增值、专利联营的对外许可费底线和被许可人缴纳的许可费底线是影响专利联营核心专利组合市场价值实现的3个重要关联因素。通过借鉴国际活跃专利联营的先进经验,指出核心专利质量不高、对外许可效率低下是本土专利联营核心专利组合市场价值无法实现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立足专利联营供给侧角度,从自主创新能力、政产学研合作和人力资源建设3个方面提出本土专利联营满足被许可人需求、化解对外许可冲突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以工业机器人产业为切入点,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检索范围,利用TDA、Matlab等软件全面挖掘工业机器人专利数据,绘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专利地图,分析中国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年份、机构、技术分布现状、专利技术周期以及与世界周期的差异,可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专利布局提供可靠的产业技术情报。  相似文献   

17.
专利权经济价值高低是关系知识产权强国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分析一项专利权的经济价值,不仅需要分析专利自身的价值潜力,而且需要分析影响专利价值实现的外部因素。专利权经济价值外延是指专利权人(企业)以产业结构化为导向,通过各部门同步化运作机制,形成主导产业链、控制分配链、分配价值链的非常竞争优势,并藉此获取的多元化经济利益。专利权经济价值外延需明确专利权经济价值分析并非基于个案分析专利权,而是从产业结构化视角进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8.
鉴于专利诉讼数量显著增加,并超越单纯的法律案件性质,专利诉讼已成为企业动态竞争中的重要武器,进而成为企业专利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从动态竞争角度看,专利诉讼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对诉讼结果以及竞争的影响尤为关键。通过总结专利诉讼研究文献和动态竞争理论,从动态竞争视角构建专利诉讼时空选择机理、效应的理论框架模型,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也有助于企业把握专利诉讼的本质,在动态竞争中积累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竞争格局中,专利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专利战略必然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专利战略情境、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及知识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通过知识整合能力影响创新绩效,而专利申请动机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具体为:①国际市场开拓、谈判筹码以及声誉动机均负向调节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创新绩效关系;②阻挡动机、国际市场开拓、谈判筹码以及声誉动机对企业技术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③阻挡动机强化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