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鹤年堂前期不是一家传承,而是由丁氏、曹氏、王氏、刘氏四大世医家族先后接手执掌,每个家族都在继承前家精华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发展,使鹤年堂的养生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时代经贸》2010,(11):100-103
一、非遗申报-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 2005年,鹤年堂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的普查,并提供了“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鹤年堂养生四宝酒”传统制作技艺等项目;2006年,确定把“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作为正式申报项目,同年通过区级评审;2007年,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3.
《时代经贸》2008,6(6):80-80
鹤年堂由元未明初著名回族诗人、医学养生家丁鹤年于1405年(明永乐三年)创建。成立之初就坐落于菜市口,足北京医药行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其历代传承下来的治疗方剂、汤剂饮片、养生药膳、养生药酒、养生茶、煎剂、膏剂、养生功法等,工艺保留完整。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和竞争力。本文从在任者视角,实证研究了家族因素和在任者因素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族因素对传承意愿起着主导作用,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可以借鉴组建家族委员会的方式来协调家族成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家族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在任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明显影响着家族企业传承计划的安排,本科以上学历的在任者会在传承时间、传承对象和继承人培养等方面更具前瞻性。在任者文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家族企业发展,可以通过加强在任者素质教育来提高家族企业的传承质量。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12,(8):4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之体现,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三千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定都史,孕育了世界名都——北京。天南海北的能工巧匠、市贾商贩汇聚于此、立号开市,经过数代、数十代的传承,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华医药文明之大成的同仁堂中医药文化、鹤年堂中  相似文献   

6.
周立新 《技术经济》2020,39(7):176-183
研究家族企业主的传承意愿对国际化的影响及制度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家族所有权传承意愿(即仅意图传承家族所有权)对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速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家族管理权传承意愿(即仅意图传承家族管理权)对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速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家族所有权与管理权同时传承意愿(即意图同时传承家族所有权与管理权)对国际化速度有显著正向影响;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家族所有权传承意愿对国际化速度的负向影响减小,家族管理权传承意愿对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速度的正向影响减小,家族所有权与管理权同时传承意愿对国际化速度的正向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7.
在将家族企业社会情感财富划分为家族控制、家族代际传承意愿、家族认同和家族社会资本4个维度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维度社会情感财富间关系及其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家族控制对家族代际传承意愿、家族认同和家族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家族控制对家族企业创业导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族代际传承意愿、家族认同、家族社会资本在家族控制与家族企业创业导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3—2019年深沪A股家族企业数据,构建家族涉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关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探究家族涉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将家族涉入重新界定为家族所有权涉入、管理权涉入和代际传承涉入3个维度,将创新绩效按照创新成果范围划分为技术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两个维度。结果表明:①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家族所有权涉入抑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②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通过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即研发投入在其中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建议家族企业适当降低家族所有权涉入程度,摒弃以限制型社会情感财富的思维逻辑权衡企业创新问题的做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3—2019年深沪A股家族企业数据,构建家族涉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关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探究家族涉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将家族涉入重新界定为家族所有权涉入、管理权涉入和代际传承涉入3个维度,将创新绩效按照创新成果范围划分为技术创新绩效和产品创新绩效两个维度。结果表明:①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家族所有权涉入抑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②家族管理权涉入、代际传承涉入通过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即研发投入在其中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建议家族企业适当降低家族所有权涉入程度,摒弃以限制型社会情感财富的思维逻辑权衡企业创新问题的做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时代经贸》2009,(5):112-113
鹤年堂,始创立于1405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在明清两朝以为皇宫配制药膳、养生酒、茶等扬名海内外,被称为中华养生第一老字号。  相似文献   

11.
个人意愿、家族承诺与家族企业传承计划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推动家族企业的成功延续。本文通过对浙江省51位家族企业创始人和54位创业企业家子女的实证研究发现:在目前我国家族企业的传承实践中,传承计划往往被大多数企业所忽视;在企业的传承过程中,董事会尚未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创业企业家仍是传承过程的主导者,他们的内部传承意愿对传承计划各要素的实施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子女愿意接班能够推动家族企业对继承人的选择和培训,有助于企业传承后愿景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企业家离任后角色的明确;家族对企业的承诺有助于家族企业明确传承后的愿景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大陆家族企业刚刚上演“财富二世”接班大戏,如何解决传承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做好接班计划、企业立法、家族文化等方面工作,是传承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经济研究》2016,(11):140-152
本文研究中国家族企业家族所有权的配置效应,从家族整体、家族成员个体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视角研究家族所有权的配置方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企业中家族持股会显著影响公司业绩,家族利益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但是,家族所有权在家族成员之间的配置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呈U型关系,且单人持股家族企业比多人持股家族企业的业绩更好。最后,本文还检验了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以家族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冲突对家族所有权配置效应的影响,发现传承冲突越高的家族企业业绩越差、家族所有权配置效应被削弱。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族企业需要在家族整体和家族成员个体层面同时合理配置家族所有权,以避免家族内部冲突对企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创新能力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家族涉入情形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及创新偏好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基于家族企业治理理论,探讨家族企业社会责任与双元创新的关系,将家族传承期中的二代交接作为调节机制,研究其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利用2009-2018年中国家族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给企业创新带来了大量有效资源,对家族企业利用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行为均能起到促进效应。但与开发式创新相比,企业社会责任对利用式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在考虑家族传承这一情景因素后,二代交接导致企业呈现出较为保守的战略导向,其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用式创新的关系;而对于开发式创新而言,其调节效应恰好相反。从家族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出发,对创新类别进行划分,有助于加深对家族企业创新行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内部冲突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冲突,如家族成员冲突、传承冲突以及职业化冲突等,很多学者从文化、契约等角度来探讨这些冲突背后的原因,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尝试以"家族理性"为理论假设,以家族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广义"利他主义"关系为分析对象,探讨家族企业内部冲突机理.  相似文献   

16.
许宇鹏  徐龙炳 《财经研究》2023,(7):138-152+168
当公司并购面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复杂性时,“基业长青”的初心是否会遭遇挑战和不确定性?文章基于代际传承多阶段演进的视角,考察了家族企业并购行为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进入传承准备期的家族企业呈现稳健的并购风格,更愿实施与主业关联的并购,并购的长期表现也更好。这一结果在创始人培养二代接班人共治阶段表现尤为显著。而当二代接班上位治理时,并购风格转向激进,并购规模强度更高,且倾向于跨界并购。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与磨合凸显认知和经历的差异,产生截然相反的并购影响;在接班人培养期间,多位二代成员共同竞争会强化并购行为,而女性家族成员接棒企业后,并购相对趋于稳健。文章的研究将代际传承复杂多阶段特征、家族企业授权分配与公司并购有机结合,拓展和深化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场景下的公司财务理论,揭示了传承有序、经营有方对家族企业稳定繁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清嘉庆年间,陈宝箴祖父四兄弟分家析产。保存下来的关书,是陈宝箴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陈家分家析产后,并没有出现多个中心、各奔前程的现象,整个家族仍然围绕家族整体利益运转,可谓分而不散。陈家以此为契机,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大的成果,是耕读门风的确立与传承,陈氏家族遂从客家棚民一跃而成为中国近世著名的文化世家之一。关书中关于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费支持、物质奖励的条款,就成为这份文献最有价值的内容。耕读传家,累世书香,是这个家族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赵玉田 《时代经贸》2010,(16):67-68
家族企业在磕磕绊绊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暴露出家长集权、两权不清、制度僵化、任人唯情、家族传承等诸多问题。因此,家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不断改进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本文从家族企业成长历程出发,洞悉其存在的问题,旨在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在家族企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创新改革家族企业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福清林氏家族五代人的考察,分析了南宋一个地方性小家族的发展动因。福清林氏家族在家族经济优势并不显著,后人多隐等不利条件下,却绵延发展五代,未见衰落。(其衰败归因于元兵南下的突然打击,非家族自身正常发展结果)本文首先通过考察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大环境,分析林家发展的外部大背景。其次具体分析了林氏家族婚姻圈、交游圈的构成成份,林氏家族内部关系,林家的教育水平以及林家通过道德教化,参与公益事业建立和发挥影响力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一个家族的发展延续不是单纯由其经济实力及成员人仕决定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以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和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家族企业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提出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模型。影响知识代际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家族关系、在任者和继任者特性、知识转移渠道和知识特性。研究发现,在任者和继任者特性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的默会性和情景嵌入性对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负向影响,家族关系对知识转移效果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主要通过知识转移渠道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知识转移渠道在知识代际传承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