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洲寓于沙漠,有着非常脆弱的生态本底,绿洲经济的发展必然有其独特的规律。本文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内因论”经济发展模式.以此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属性.指出生态产业是符合“生态内因论”经济发展模式。生态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绿洲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一、邓小平金融思想: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源泉邓小平金融思想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源泉,主要包括“核心论”、“真正银行论”、“证券论”、“外资论”、“杠杆论”、“法制论”等,从理论上完整地论述了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关系,是中国金融业务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南。(一)“核心论”“核心论”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是邓小平同志为明确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提出的重要金融思想。在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根据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针对当时人们在经济和金融改革关系上形而上学的认…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理论的突破性进展(上)──评卢卡斯《论经济发展的机制》吴培新经济增长理论在80年代中后期,以1986年罗默(P.M.Romer)的《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和1988年卢卡斯(R.E.Lucas)的《论经济发展的机制》这两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为标志,...  相似文献   

4.
袁辉  宁凯  许晓军 《辽宁经济》2009,(10):36-37
一、辽宁省对朝边境贸易研究文献综述 边境贸易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是因为它系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需要,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边境贸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地缘经济学说、地域依赖理论、沿边开放势差论、边境效应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走出去战略实施之后,中国企业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步伐。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遍布了制度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的177个国家和地区。在复杂的国际投资环境下,如何选择最优的国际投资模式是对外投资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在资源基础论、产业基础论、制度基础论和异质性企业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影响企业国际投资模式选择的基本机制,建立了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有关社会总供求的理论 人们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对社会总供求问题进行研究。当我们考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供求关系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在供求理论方面较有代表的,可以概括为三种:即供求一致论,供求矛盾论,供求调节论。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形成了一整套独见的人才思想。邓小平人才思想包括人才战略论、人才尊重论、人才培养论和人才管理论等。邓小平人才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人才;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推动了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中叶,特别是本世纪,经济理论中有关科技的论述日益受到世人关注,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也随之不断深化,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创新理论,人力资本论,新增长理论到日本的技术论,科技体系化理论等。无不表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不仅相互促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日益走向一体化,形成两者之间新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汇率制度的选择:文献综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从一个多维视角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做出理论综述。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复杂多样,而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些影响因素本身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由这些多因素差异性决定的汇率制度必然呈现出多样化。在围绕汇率制度的选择争论中,形成了几个争议性假说:原罪论、稳定霸权论与汇率变动转移论、浮动论与恐惧浮动论、中间空洞论与反中间空洞论。根据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因素差异性与变动性,笔者预测,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多种汇率制度形式并存与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0.
IDP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公认是以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论文中所提出的厂商垄断优势论为标志.垄断优势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不完全市场为条件,强调技术优势,但无法解释厂商为何选择直接投资而非技术许可等方式发挥其优势并取得相应的收益.科思的内部化论则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将外部市场内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该理论虽比垄断优势论前进了一步,但仍不足以有效解释为什么不把垄断优势国内内部化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为此,区位因素得以考虑,出现了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论,上述理论较好的解释了欧美等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但对日本式的开发资源和出口导向型的直接投资难以解释.因此有了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以及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IDP理论).相较与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邓宁的IDP理论研究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直接投资活动之间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旨对IDP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于淑波董金正邓于淑波董金正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战略问题的研究,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论及“战略”多达86次,从经济、科技、教育、人才、军事、外交和祖国统一等各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其中的经济发展战略是邓小...  相似文献   

12.
内生增长理论及其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内生增长理论.也称为新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分支。这个理论,通常以保罗·罗默在1986年所发表的论文《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以及卢卡斯在1988年所发表的论文《论经济发展机制》,作为其产生的标志。格罗斯曼主编的两卷本《经济增长:理论和证据》则是内生增长理论的代表性论文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世界正在进入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化技术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出现了“知识价值论”等理论观点,这是值得重视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在西方发展经济学形成之前谷春帆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谷春帆研究了发展经济学几乎所有基本问题;他初步构建了"农业改良和工业化相互牵制论"为核心的发展理论体系;他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实施对外开放等主张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已经成为"中国道路"的一部分。谷春帆发展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家结合中国实际使用中国语言叙述中国故事,它至今仍有解释力。谷春帆的理论贡献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能够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5.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贺灿飞,周大良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前人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作了许多出色的探讨,并提出了几种理论,重要的有"绝对利益论","比较利益论","机会成本说","区域分工论","筱原双基准","赫...  相似文献   

16.
幼稚产业保护论是保护贸易理论体系中的一种理论。该理论主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对尚未具有国际竞争力、但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以扶持便可获得竞争优势的国内工业,采取过渡性保护和扶植政策。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世界贸易组织也以该理论为依据,列有幼稚产业  相似文献   

17.
论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管理创新李建鸣“创新理论”是美藉奥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主要代表人物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当时“创新理论”主要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在西方发展经济学形成之前谷春帆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谷春帆研究了发展经济学几乎所有基本问题;他初步构建了"农业改良和工业化相互牵制论"为核心的发展理论体系;他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实施对外开放等主张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已经成为"中国道路"的一部分。谷春帆发展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家结合中国实际使用中国语言叙述中国故事,它至今仍有解释力。谷春帆的理论贡献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能够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王森 《中国经贸》2012,(16):6-6
比较优势理论正是基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若干经验教训的观察,在比较成本论和要素禀赋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单纯地依靠原始的比较优势或者要素禀赋来定位一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已受到不少质疑,即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说。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发展后进县的振兴之路──兼论科左中旗经济发展思路岳占标(中共科左中旗委员会书记)县级单位处在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全国县级行政区单位共计2171个,经济发展按先进、比较先进和后进划分,大体是三三制。到目前为止,财政收入不佳,不能按时、正常为职工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