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囡囡 《经济论坛》2004,(8):119-120
2003年1~6月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先后启动4起直接涉及中国内地企业的“337条款”调查,20多家中国企业被指控侵犯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涉案产品包括农用拖拉机及割草机、农用车辆、伟哥成分和无汞碱性电池等。近三年来,ITC共启动“337条款”调查61起,直接涉及中国内地企业的诉讼已有17起,先后有47家中国内地企业被起诉。统计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中国电池331调查案的终裁中,中国企业因为美国原告方专利无效而宣告全面胜诉。不过自1986年中国皮毛大衣第一次遭遇“337”调查以来.中国已遭遇多起“337条款”的案件.仅最近3年.就有15起.涉及47家中国企业以及DVD、拖拉机、药品,汞电池、油墨打印机等多种产品.而且.此类案件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时代经贸》2008,6(5):58-61
近日,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对美国劲量控股有限公司诉中国电池企业碱锰电池专利侵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美国劲量公司的“709无汞碱锰电池专利”全部无效。这意味着持续五年之久的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组织联合应诉的美国“337电池渊查案”以我方彻底胜诉而结束,这也是美国对中国多项337调查案例中中国企业首次胜诉。  相似文献   

4.
美国337条款解读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青 《时代经贸》2005,(1):88-92
2004年的国庆节对于中国电池行业来说,应该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中国电池337调查案的终裁中,中国企业因为美国原告方专利无效而宣告全面胜诉。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以后,在国人能够渐渐理性地认识“入世”三大不利条款(市场经济地位,特保措施和纺织品特限措施)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时候,也是在电池案获胜的庆祝喧嚣声中逐渐平息的时候,一个更加“技术化”的美国贸易壁垒开始更清晰地浮现在公众面前——美国关税法的337条款。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对国内工业的保护可谓是不遗余力,其完备而严密的法律体系就像一张大网,外国企业稍有不慎就会落人其中。“337条款”就是这张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不断遭到美国的“337调查”。今年4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又做出决定,就中国部分DVD机及电脑光碟存储设备芯片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对美国贸易数量和品种的不断增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日趋激烈,"337调查"已成为继反倾销之后中国产品出口美国的又一主要障碍,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选择"337调查"来限制、封杀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7.
晏辉 《大陆桥视野》2007,(10):59-59
美国财经季刊《财富》近日评Lh2007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共有30家企业上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美国试图通过337调查在其国内市场筑起知识产权壁垒,达到限制进口中国产品的目的。337调查作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手段,成为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针对美国的337调查,我们需要建立由政府、行业及企业构成的系统性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9.
337调查是美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机制。2013年以来,美国行政和司法机构在实践中有意加强对公共利益的权衡,在判例上开始作出337调查排除禁令。本文从337调查中关于公共利益的法律规定出发,探讨美国行政和司法机构在实践中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和裁决,以及337调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情况,并据此对中国企业在应对337调查时,合理运用公共利益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与方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4日,“2005跨国公司与中国新疆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新疆迎来了2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4家中国内地的大型食业,其中有来自德国西门子、美国伊顿、日本日立、丹麦IFU等国的跨国巨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占克斯坦的商务参赞也出席会议并发了言。这是新疆历史上邀请外商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11.
京华 《经贸实践》2013,(1):57-57
2012年,“337调查”共案发29起。其中,涉华的案件达到了11起,占到了美国337调查总数的37.9%。面对频频来袭的“337调查”,常州市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337调查”维权案的胜诉为国内企业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S404条款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特别是其中的404条款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中国内地有77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19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有30家,在美国OTC市场上市的有28家.  相似文献   

13.
刘玙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30-231,239
337条款是美国保护知识产权的非关税行政措施,绝大多数提起"337调查"的案例都是围绕知识产权或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权益展开的,这就使得这一条款在实现保护国内产业目的的同时,更凸显了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行政制裁手段的功能。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美国337调查的对象。由于缺乏经验以及337条款的不公平性,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损失惨重,这已成为我国出口型企业及相关行业的无妄之灾。  相似文献   

14.
潘蔚  卢桦 《新经济》2009,(8):42-43
1986年至今,美国共对我国发起90多起“337调查”,占美国“337调查”立案总数的12%左右。其中,70起案件都是2002年以后发起的,我国已连续6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涉案国,受影响行业和产品包括机电、轻工、化工、生物、医疗器械等  相似文献   

15.
<正>基金市场信息2010年12月28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平安大华基金公司于2011年1月7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据悉,平安大华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内地第63家基金管理公司,也是目前中国内地注册资本最高的基金公司。2011年1月6日,由全国人大财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自身经济利益,许多企业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频繁引用337调查对美国进口产品展开调查.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和最大受害者.本文首先介绍美国337调查的涵义,其次分析我国输美产品频繁遭受337调查的原因,最后从我国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应对337调查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关税法337条款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关税法 337条款”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的永久排斥令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又一严重壁垒。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值得我们关注 ,而此次中国电池厂商的胜利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华337调查的原因与我方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反倾销调查相比,337调查对出口的危害性更大。由于我国对美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再加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对337调查应诉不积极,我国已成为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为此,国内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谨防出口产品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积极应诉,必要时争取庭外和解;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国家要严格控制侵权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争取美国总统否决337调查的裁决结果。  相似文献   

19.
"337调查"因最早出现在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而得名,此后历经数次修改和完善,它是"对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提起的调查"。"337调查"美国外贸法中调整外国产品进口的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企业频频遭受美国"337条款调查".通过对美国海关关税法"337条款"的初步分析,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企业应对"337条款调查"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