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不可避免地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东南亚及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诸多风险因素中,收入分配不均是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诱因。基于库兹涅茨假说视角,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分析出发,探索以收入分配与陷阱跨越之间的均衡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构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要从收入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发,十九大前的近七年时间是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于2010年正式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未雨绸缪,对可能引起我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总概括。因此,在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研究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将更加切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常态是有别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状态,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理性回归,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一方面扬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方略。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重视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核心,供给侧改革是保障,教育是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是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4.
何浩 《中外企业家》2013,(6Z):35-35
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本文通过利用陷入与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12国2008-2010的数据,建立线性概率模型,估算出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为56%。同时得出了创新不足,腐败与贫富差距巨大是诱使中国陷入陷阱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龚素娟 《民营科技》2014,(12):216-216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是眼下经济理论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重回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引来经济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关注。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概念入手,着重以马克思主义视角重新分析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特殊性及原因,以期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探索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和社会矛盾激增。文章就我国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进行分析,并给出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目前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人们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焦虑,中国会陷入"拉美陷阱"吗?虽然面临陷入"拉美陷阱"的风险,但中国不会陷入"拉美陷阱"。  相似文献   

8.
谨防"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采用1975—1995年48个经济体专利引用数据,构建国家创新能力指标,使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国家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依赖于经济体所处的收入阶段和要素禀赋结构。从收入阶段来看,国家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中上等和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从国家创新能力不同维度来看,专利数量和质量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专利集中度、技术周期、知识传播度、自主创新度对中等收入内部不同阶段经济体的作用不同。研究结论从经验上支持了新结构经济学最优创新结构理论,且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小志 《中国就业》2012,(2):16-16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世界各经济体按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可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组。2010年8月数据显示,低收入标准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995美元及以下,中等收入为996美元一12195美元,高收入为12196美元及以上。其中,中等收入标准又以3845美元为界划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以此标准划分,全球230多个经济体中只有60多个成为高收入国家,有104个经济体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相似文献   

11.
北景分析 中等收入陷阱。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历史证明,这个阶段是中等收入国家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能否从慢车道切入快车道的决定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过度城市化、产业升级障碍、资本开放危险,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共化服务短缺、就业困难、金融危机……在这个敏感阶段,白领们的内心压力极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从现有文献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等三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是体现在“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客共享”等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城镇化滞后、人口红利消失、经济风险加大”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国内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章雅琛 《企业导报》2014,(13):22-23
从宏观经济来看,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非常不错。过去十年我们的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定,通货膨胀率显著下降。相比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似乎提高了。从人均收入来看,2001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为一千美元,2013年突破七千美元,13年间增长了6倍。然而,以前的成功经验未必能够复制应用于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很多经济体都完成了人均收入从一千美元到五六千美元的增长,一举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但是,只有十三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最终从五六千美元到跃进1.5万美元,而其他经济体都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里。而中国也将可能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之中,这一挑战才刚刚开始。我们能不能从中等收入国家变成发达国家取决于中国能不能在未来的十年里推进结构性改革。人民币汇率区间的扩大具有重大改革意义,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阐述本次汇率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国际竞争力结构动态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竞争优势结构仍然是基于要素驱动型,还没有实现向效率驱动型转交。竞争力结构局部赤字已经形成,整个竞争力结构已显现出了一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征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5.
中等收入陷阱一直是国内国外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中国也到了从低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悬殊、经济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重中之重。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有很多,但其根源是人力资本的匮乏,而要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就要通过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种经济状态成为常态,一定是合乎规律的状态,体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近年来,我国经济由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我国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的阶段性特征。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种新常态,是规律性状态,是长期状态,但不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都属于新常态。近期世界经济不景气,实体经济领域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产能过剩以及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等现象属于短期困难,不属于新常态。不能以新常态为由放  相似文献   

18.
“中等收入陷阱”是新兴经济体必须逾越的一个发展困境.本文结合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战略思路确定、经济政策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市场杠杆调节、社会阶层培育、城乡综合治理等方面,探讨破解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的思路,并提出了可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波 《西部财会》2011,(4):78-80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即"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有来自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等方面,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的比较和反思,可以看出国内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的雏形.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提出后,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这与从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的比较当中得出的经验教训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