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江苏沿海城市群建设是发挥沿海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带动江苏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然而传统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模式下产生的行政区经济极大程度地减缓了城市群建设的步伐,已然成为城市群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因而,革新政府治理理念,以区域公共治理替代行政区行政,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地方政府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合作互动,以政府诱致性的合作机制推动江苏沿海城市群的建设进程,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健全跨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是破解城市群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城市群都市圈跨行政区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总体呈现典型的不均衡分布结构,尤其是市场层面的合作机制运用尚不充分。对此,应加快探索建立城市群都市圈跨区域协同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分类方法,着力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法治层面完善体制机制场景谱系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尺度重组是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构的重要认知维度,城市与区域通过尺度重组实现地域空间形态的重构和社会空间治理的重构。基于对尺度重组现有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的探讨,发现中国城市群空间重构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城市群地域空间重构逐渐形成以经济带—城市群—次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空间框架;二是城市群社会空间治理经历了由行政区治理、区域融合治理到区域一体化治理的重构过程。以经济带—城市群—次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空间框架服务于城市群一体化治理目标,强调城市群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将成为中国城市群空间发展形态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尺度重组是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构的重要认知维度,城市与区域通过尺度重组实现地域空间形态的重构和社会空间治理的重构。基于对尺度重组现有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的探讨,发现中国城市群空间重构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城市群地域空间重构逐渐形成以经济带—城市群—次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空间框架;二是城市群社会空间治理经历了由行政区治理、区域融合治理到区域一体化治理的重构过程。以经济带—城市群—次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空间框架服务于城市群一体化治理目标,强调城市群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将成为中国城市群空间发展形态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自浙中城市群概念提出以来,金华辖区城市发展呈现"以金华、义乌为中心,多轴线、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但地方政府的本位倾向使各城间的联系只在局部环节与领域偶然发生。国务院批复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浙中发展注入了极大动力,提供了空前的契机。为回应百姓翘首期盼改革红利,需要在充分磋商前提下,浙中城市群区域政府尽早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营造协同理念;整合资源要素互补优势,合建金义都市新区;依托专业市场,共塑造产业品牌;培育社会组织,聚合发展主体;以多方共建、多元共享的方式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加快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市场因素与各类区域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车道和城市群时代。随着人口从农村持续向城市群流动,我国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也引发了城市规模快速扩大以及城市群内部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所致的各类城市问题,加上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相当薄弱,跨区域社会管理严重滞后等,亟待推进城市群治理。在现有体制情况下,以问题为导向,科学治理为核心,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推动政府与社会合作,鼓励公民、社会私营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参与到城市群事务中来,通过有序疏解核心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非核心城市功能、加强中心城区再开发、发展城市群经济、形成有效的跨区域治理等,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理论上认清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律和形成机制,对加快我国城市群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区域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区域一体化具有空间组织性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城市载体功能不断优化的过程。其次,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在市场制度前提下自组织与他组织叠加作用的产物,制度创新与组织演化反馈互动。再次,我国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区域一体化实践是一系列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结果。最后,我国区域一体化组织过程中存在制度的路径依赖和锁定的障碍,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从市场制度创新和区域合作制度创新两个层面共同着力。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或城市不再是世界范围内区域竞争单元的主体,替代它们的是以城市集合体形式出现的城市群。通过回顾国内外城市群的相关理论以及国际知名城市群发展的实践和成功经验,概括了西方城市群的不同发展模式。包括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欧盟的政府主导模式,和日本"广域行政"为特征的模式。而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则是市民和民间团体的参与和合作。基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回顾,对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建议赋予城市群自主权,强化其经济社会主导地位,加强其核心功能;在城市群内部,促进城市间建立城市增长联盟以及跨部门的专业协调组织;自下而上层面则注重发挥民间团队的作用;除了重视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还要兼顾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缩小城市群内部区域差异,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群发展两个视角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分工与合作、城市群内部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扩张和内部的网络化组织的促进作用等几个方面就城市群经济整合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论证.最后,论文从城市群内部的产业整合、市场整合、基础设施整合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等四个方面进行城市群经济整合实证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群的兴起,集聚经济的优势产生于"邻近空间"的交互作用中,应该构建包含"空间"维度的逻辑体系、法则和模型。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并行的,城市间的关系对城市自身和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探索性地统计分析、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26个城市为样本,分析城市间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对城市及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产业"已形成有效互动,二三产业发展、FDI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弱化其他城市经济发展,资本存量和人口密度对本地和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均产生正向影响。长三角城市群未来要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城市群的协同管理机制,在从整体上规划好城市群发展的同时,将"城市间合作"作为区域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分工强化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和行为,重点解决城市经济联系不充分、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构建网络化城市布局形态,推进横向错位发展和纵向分工协作的城市群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