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刘海影  刘佳敏 《商》2013,(10):140-140
近年来,话语分析的范围逐渐由单纯的文字文本扩展到图像,音乐等多模态话语文本。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建立了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尝试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互动意义方面对电视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该理论对于电视公益广告话语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研究背景,从商务谈判中的接触,社会距离与态度三个角度出发,重点分析商务谈判中的多模态话语,旨在更好地帮助商务谈判者有效利用多模态话语充分发挥人际交流的作用,以保持长期而良好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侧重提高学生的多元化识读能力,培养多模态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大学英语课的多模态教学模式。英语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启发式,情景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元识读和多模态交际,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所发挥和自主性实现多元互动,全面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商》2015,(27)
本文依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Kress&Van Leeuwen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分析了电影《海洋天堂》的海报,为读者解读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多种模态的方式实现表意功能的。从而证实电影海报在设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运用了多模态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就公益广告和社会发展两个支点来展开分析,研究电视公益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以电视公益广告为出发点,分别从电视公益广告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电视公益广告应用的制约和影响、电视公益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予以阐述和分析,探讨电视公益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公益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细成部分,电视公益广告比其他类型的公益广告更加直观和富有感染力,已成为公益广告发布的首选,北京奥运会前展播的公益广告,为国人以最好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入5G时代,外宣文本早已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与声音、图像等超语言符号相结合,以多模态文本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广而告之,达成准确、生动、立体、快速地传播文化的目的,《何以西安》便是其中之一,该视频时长短,内容丰,以双语形式辅佑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地点——西安的文化输出,是陕西文化走出去的一项有效举措。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选材、多模态互动方式和目的语观众反响等环节出发,细粒化解析《何以西安》的多模态翻译路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讲好西安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西安形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电视公益广告获得了蓬勃发展。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布主体由最初的政府部门、电视媒体向企业、广告公司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转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视公益广告是社会文明的旗帜,是国家理想的标杆,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本文主要从电视广告的发展背景、电视广告的存在价值、其产生的影响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取样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要素对比分析,公益广告的功能对比,公益广告的分类与特点,以及如何做一则成功的公益广告为视角,对于电视公益广告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9,(2):76-76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已经走过了30年。2008年春季以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媒体连续展播大量的公益广告作品,借北京奥运东风,将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目前的公益广告发布总量还是偏低,公益广告的发展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多模态选择框架理论作为指导,将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程序与教学目标相联系,使多模态在大学写作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选择和组合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和目标完成不理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市场观察广告主》2010,(4):122-122
2010年2月,随着黑龙江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黄金时段的一则公益广告作品征集电视广告片的播出,伴随着画面中铿锵有力的鼓点声,首届中国电视“金鸽奖”公益广告大赛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4,(2)
新闻漫画隐喻是多模态隐喻的重要语类之一,从认知语言学隐喻映射的角度来对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进行研究,探究新闻漫画的多模态隐喻有何特点,其理据是什么以及其隐喻的图文模态是如何相互配置的,揭示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
范素锋 《中国广告》2012,(7):126-128
公益广告对于社会文明的倡导、传播和推动起着重要作用。2011年底,中央电视台启动了"汇聚力量,传播文明"——2012年公益广告项目,推出了成立"公益广告专项机构"、推出100支以上电视公益广告、拨出专项资金投入公益广告创作研究、组织央视优秀主持人及各界名人拍摄公益广告、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公益广告片、安排更多时间播出公益广告、呼吁并推动设立中国国家级公益广告奖项等7项举措。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建设的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中"疫情防控"主题的公益广告作为研究样本,邀请两位编码员按照编码手册对样本进行编码,得到疫情期间电视公益广告的6个一级议程和23个二级议程。研究旨在探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中国电视公益广告议程设置的呈现特点,为议程设置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现实参考。研究发现:政府机构和主流媒体在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成为议程设置的主导方;应对疫情的公益广告的议程设置符合社会大众的导向需求;议题来源的多样性对议程设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电视和网络议程设置效果的复合性实现了舆论导向作用的最大化。而如何将常态化的疫情防治与日常的公益广告结合,如何进一步发挥公益广告议程设置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谢骏 《商》2014,(32):280-28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习者通过听觉、视觉、行为等多模态的媒介渠道,利用各种符号资源来习得语言和文化。多模态课堂教学以社会符号学为基础,通过可资利用设计、设计过程和重新设计,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及多模态的课堂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季绍斌 《中国报业》2014,(18):25-26
本文探讨了多模态情景语言输入、英语写作自主学习环境创设和多模态媒体英语写作教学互动平台构建等三大要素,阐述了多模态媒体教学可促进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张雯 《中国广告》2012,(2):144-146
12月22日,"汇聚力量,传播文明"——中央电视台2012年公益广告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召开,推出2012年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七大新举措:一、成立"公益广告专项工作机构",完善公益广告的制作播出机制;二、推出100支以上的电视公益广告;三、组织优秀的央视播音员主持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12,(7):7-8
央视启动公益广告全球征集活动 6月8日,“CCTV电视公益广告全球征集活动发布仪式”在北京798艺术区隆重举行,面向全球各类机构与个人征集优秀公益广告创意及咸片。中央电视台将对征集到的公益广告创意设置月度优秀奖、年度公益广告奖等相关奖项,对于优秀的公益广告创意或成片,将予以投资拍摄、颁发奖金,在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平台播出。  相似文献   

20.
王闻听 《广告大观》2010,(11):75-76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我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之后,198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专为公益广告而设的《广而告之》栏目,从此让公益广告真正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并受到关注,揭开了公益广告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