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新股发行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这些制度上的缺陷是导致新股上市后股价非理性波动,使股市正常的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失去效用的重要原因。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股票已经成为老百姓极为常见的投资和理财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的繁荣,很多的企业崭露头角,纷纷发行新股,伴着而来的就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新股发行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新定位股票市场、新股发行权利下放、券商产权结构改革、加强投资者教育以及改进政府监管工作等方面的策略来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现行的发行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新股申购存在不公,询价制度流于形式,新股发行价格过高,上市首日上涨幅度过大等。这就需要我们对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保证新股发行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的公平,完善询价制度,限制发行价格,对二级市场中首日上市股票实行涨跌幅限制,以完善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了我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新股发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新股发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改革前后新股抑价程度变化的分析来评价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准市场化改革(实施核准制)的实施效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核准制度后新股抑价程度显著降低;而进一步的虚拟变量检验法分析表明,核准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显著地改变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经济结构,上述新股抑价程度显著下降更可能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市场自身的波动,而非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新股发行准市场化改革对降低我国新股抑价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意见>,标志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7月年至2010年7月的一年中,平均新股发行价27.93元,平均发行市盈率52倍,募资总额4901.72亿元,几乎所有公司都出现资金超募现象.由此可见,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带来"三高"现象,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三高"现象不仅损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更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破坏了股票的内在价格秩序.本文从新股发行制度本身的缺陷及配套的市场不到位、制度的缺失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新股发行"三高"现象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证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最新一轮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开始。新股发行体制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每一轮改革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很重大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广为关注的问题。文章从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历程入手,指出了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全面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营造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廷瑞  李婷 《商》2012,(6):95-95
新股发行是首次的公开并发行新股,是还没上市的公司具备了发行新股的条件,首次向广大投资者发行公司的股票的行为。在新股问题中新股折价发行问题早期就已经受到关注并且被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晓莉 《商业会计》2012,(10):18-19
新股发行定价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年初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完善预先披露和发行审核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和强化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来实现。本文对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超速非均衡发展,证券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促进国企改革,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新股的发行效率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和运行效率,两方面来研究我国新股发行效率,探索影响,发行效率的原因,最后,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初步抑制上市后过度投机与行政管制放松为标志,我国2009年以来启动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但新股发行过程中存在的高市盈率、高股价、超募资的"三高"问题依旧突出,出现了定价机制过度向一级市场倾斜、二级市场受压以及新上市公司高管投机等新现象。关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笔者认为,"反市场化"与"过度市场化"态度均不可取,在行政监管向维护市场秩序与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边界内回归,以及真正落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尤其是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方面,新股发行制度仍有许多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我国A股IPO在暂停了九个月后又重新开启,证监会推出了一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措施,旨在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但其真实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对我国新股发行特点的介绍,指出其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2016,(5)
2014年随着关于规范新股上市规定的出台,新股上市后出现了疯狂的"涨停潮",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6月至10月发行上市的55只新股,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手段,探究影响新股上市后累计涨幅的因素,并对新股发行及交易制度进行进一步讨论,以期能不断完善我们的证券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股发行核准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注册制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应当选择合适的路径,采取适当的方法,推动我国新股发行审核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皮海洲 《华商》2013,(1):17-17
进入2013年,“IPO空窗期”还在延续,这就使得新股发行制度的再次改革工作显得更加迫切。新股发行制度到底怎么改?这个问题因此成了投资者当前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1990年上海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新股发行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九次改革历程。第一个阶段为行政审批制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核准制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询价制阶段。尽管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较90年代来说较为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本文主要以我国新股发行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内涵和现行特点以探讨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大胆预测未来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香港新股发行机制对我国新股发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新股发行机制是成熟股票市场的标志,香港的新股发行方式是采用累计投标与固定价格相结合的混合发行方式,本文对其发行过程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参照香港市场,对我国目前现行的询价制还存在的某些制度上的缺陷与问题,做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5)
本文从分析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入手,回顾了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历程,对比了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异同。分析了在我国现有环境不完备的条件下强推注册制的不利影响,并对实施注册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增发新股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再融资方式,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也纷纷选择增发新股方式融资,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体制等原因,在增发新股过程中出现例如资金利用效益低、资金投向改变频繁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增发新股所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剖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制度、政策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增发新股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杜连雄 《商场现代化》2010,(16):135-135
股票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高的抑价会造成一二级市场发展不平衡,从而加大股市系统性风险。本文作者在分析影响新股发行抑价的四个因素之后,对发行企业,投资者,承销商,监管机关在新股发行中的博弈行为进行研究,指出我国股市IPO抑价问题主要由股市制度缺陷引起,投资缺乏其他获利来源,然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