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天目湖新镇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黎世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天目湖的水资源,促进新镇的持续发展,依据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2007年为评价基准年,在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日湖新镇水生态系统的利用价值进行了价值评估,评估结果:天目湖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162亿元/a,其中文化、旅游功能价值为2.80亿元/a;调蓄洪水的价值为0.67亿元/a;供水功能的价值为0.572亿元/a;提供产品的功能价值0.12亿元/a.天目湖新镇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方面.  相似文献   

2.
济阳县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海南岛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岛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价值为52.09亿元,间接价值为23.88亿元,合计总价值为75.97亿元,为2002年海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624.89亿元的12.16%.  相似文献   

3.
东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估;从服务功能的价值比例来看,系统的环境服务价值要远远大于其产品服务的价值,表明该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同时也体现了在当地生态环境恶劣,农业经营粗放的前提下,系统环境服务价值是维系其不稳定农业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尊重“自然-社会”规律、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重要工作。为率先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文章从概念解析出发,界定了狭义水生态产品与广义水生态产品,明确了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并提出了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框架:“水生态产品及价值→愿景与目标→政策工具→人类行为”循环系统。在分析各链条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出水生态资产和水生态产品核算、划界确权、建立供需时空关联等技术支撑需求,以及对多元力量参与理论研究与实践,共同推进人水和谐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南平市为例,根据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方式将研究区划分为农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3种土地利用系统;运用替代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选取CO2的储存与固定、O2的释放、养分循环与储存、净化环境、调蓄洪水等指标对该地区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生态系统所创造的间接经济价值为直接经济价值的7.06倍,所创造的价值量总和为当年(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214.93亿元)的3.63倍。森林生态系统所创造价值的贡献率最大,为87.25%,其次为农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工程费用法等研究方法,核算了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4.802亿元/a,其中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为203万元/a、减轻泥沙淤积的价值为1196万元/a、土壤肥力保持价值为14.662亿元/a。为正确的核算三峡库区绿色GDP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睿哲  马骏 《水利经济》2018,36(6):62-65
以骆马湖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替代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比例折算法对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的物质生产功能、大气调节功能、蓄水功能、水分调节功能、生物栖息地功能、水质净化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科研文化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7. 9亿元/a,其中蓄水功能价值最大,占全部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33. 74%,是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的核心功能;水质净化功能的价值较低,只占全部服务功能总价值的0. 84%,体现出骆马湖生态的脆弱性。当地有关部门应重视对骆马湖湿地生态的保护,尤其在排污方面要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8.
鉴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合理地进行湿地利用规划,一直是相关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以安徽省北部淮河三汊河湿地为例,从水文调节、大气调节、水体净化、物质生产、文化功能、提供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等方面采用替代成本法、恢复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对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经济核算;分别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理论值(2152.9万元)和现状值(1982.7万元)为参考标准,进行湿地公园规划对湿地生态影响的比较分析,预评价湿地公园规划后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2447.2万元,较理论值和现状值都高;在各项服务功能中,除物质生产功能影响为负值外,其它各项值均为正值,在水文调节、水体净化和文化功能方面变化值较大,因而,从生态服务功能角度考虑,可以认为公园规划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对天门市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鉴于谢高地等建立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不适于中小尺度的区域研究,本文根据天门市实际情况修正各土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结合ARCGIS 9.3技术得出2005~2020年天门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生态服务总价值量增加7.75亿元;生态服务价值结构变化较小,食物生产、气体调节和保持土壤这三项价值有所减少;空间分布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城镇生态系统的扩大和周围工矿生态系统的减少。评价结果对天门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该研究从农用地的功能出发,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吉林省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时空演化规律。[方法]运用影子工程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替代法等多种方法测算2005—2015年吉林省农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并运用Ar GIS10. 2对2005—2015年吉林省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1) 2005—2015年辽源市、白山市、四平市、松原市、通化市和延边州等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下降为-24. 33%、-22. 69%、-15. 88%、-12. 53%、-12. 09%、-5. 34%;(2) 2005—2015年白城市、吉林市和长春市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上升为25. 9%、7. 83%、0. 21%;(3) 2005—2015年吉林省林地和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大于草地和水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论] 2005—2015年吉林省农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存在着空间差异,呈现东高西低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吉林省东部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带,林地、水域面积大,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而中西部地区为松辽平原,耕地面积较大,林地和草地面积较小,且伴随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不断蚕食农用地,使得农用地面积减少所致。研究结果旨在为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农用地价值补偿制度、保护农用地等方面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讨规划目标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及其测算方法,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两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C-D生产函数及成本效益曲线分析城镇用地合理规模条件,进而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城镇用地合理规模测算模型,并结合情景分析法测算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规划目标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研究结果:在考虑生态服务价值时,社会经济中速发展下太仓市区2015 年及2020 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分别为4805.61 hm2 和5495.88 hm2 ,此情景较为合理;而高速经济发展下2015 年及2020 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为5133.36 hm2 和6161.38 hm2 ; 如果不考虑生态服务价值,则在中速发展时2015 年及2020 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为5907.38 hm2 和6756.93 hm2。研究结论: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及情景分析法等可以确定未来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不同年份的城镇用地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12.
以湘西地区24个民族县域为例,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测算体系,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湘西地区1999-2018年湘西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显著的耦合协调特征,协调度稳定趋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受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最后,为森林旅游经济发展提出构建森林生态和谐共管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内涵,估算重庆市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研究方法:运用生产成本法、影子价格法等估算方法,估算重庆市1997-2011年的耕地资源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非市场价值。研究结果:(1)重庆市单位面积内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价值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重庆市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中,营养循环功能价值、净化环境功能价值和大气调节功能价值上升幅度较大且所占比重较高;(3)重庆市耕地资源社会服务价值从高到低:基本生活保障价值(44.49%)>粮食安全功能价值(36.87%)>失业保障价值(18.63%),且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功能价值提升幅度较快;(4)农民作为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体系的最基础价值主体,其价值需求尤其值得关注。研究结论:科学认识耕地生态和社会两大非市场价值,有利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以晋江市为研究区,依据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5年,晋江市的城镇用地显著扩张,而耕地和林地却急剧减少,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分析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可以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保障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是缺乏弹性的,因此结果是可信的。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将生态服务价值考虑其中,尤其是应注重保护湿地、水域、林地等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期实现晋江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受到人类干扰最少、生态系统相对处于原生状态的湿地,在分析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和服务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2011—2013年)成果及其他数据资料,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数法等方法,评估了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409 638.92万元,单位面积价值为10.04万元/(hm~2·a),供水蓄水、大气净化、防风消浪等调节服务价值最高,分别占总服务价值的28.9%、25.9%、21.8%,对长江口海域资源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结合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价方法.建立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经济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防护费用法和恢复费用法分析评价了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正面影响.三峡库区水污染、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和三峡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生态效应评价能够为沿海垦区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分析水生态效应的影响因素,梳理并构建包含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生态系统子系统的水生态效应综合评价体系及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综合赋权,选取沿海垦区范围内的东台市、射阳县和大丰区为典型进行水生态效应评价实证分析,分析了水生态效应评价结果,提出了发挥沿海垦区自然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水生态效应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谢红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16-520
运用影子价格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花费法等方法,从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林产品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个方面对福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安林业")永安经营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永安林业"永安经营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服务的总价值为20.953143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4.232074亿元,保持土壤价值5422.63万元,固碳释氧价值6.696 615亿元,净化空气价值4.707 154亿元,林产品价值4.654 192亿元,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1208.45万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庆市为研究区,依据2001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定量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结果表明:2001~2009年间,研究区林地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减少,其中林地的面积变化量最大。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庆市9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41170.55万元,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等3项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其余6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看,湿地和水域的生态服务功能较强,只有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20.
挖掘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建立稻田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由稻田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人为调节系统组成,既具有固碳、制氧、调温、防洪等正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又具有温室气体排放、化学污染环境等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近年来,基于稻田生态服务功能,江苏、浙江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开始陆续对农户种植水稻实施生态补偿,但总体仍处于探索性实践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刚刚起步,目前重点集中在退耕还林、流域治理、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