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以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后,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起步较晚,形式比较单一,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它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1990年之前,企业职工实行的是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项制度改革的进行.多种因素.多种关系互相交错影响.新旧矛盾彼此纠缠,企业劳动关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以前错综复杂。本文从影响劳动关系的几种相关制度安排的制度变迁的角度.考察劳动关系的演变,由此提出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协调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严春松 《上海改革》1997,(11):30-32
1951年2月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失业保险项目告缺,原因是原劳动制度下的劳动者一旦就业就成为“国家职工”,享有充分就业保障,不担失业风险。50年代初期各地还实行过失业工人救济制度,1958年后,由于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失业现象即告废止。  相似文献   

5.
最近,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研究决定,全面启动“实施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计划”,总体目标是从2008年到2012年,用五年时间基本实现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各类企业。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中,前几年优化劳动组合曾作为搞活固定工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形式,在一些企业搞得轰轰烈烈。但是,近两年来伴随着有些人对此项改革的非议,优化劳动组合实际上已不再提了,为了深化改革企业劳动制度,增强企业活力,重新评价,认识优化劳动组合改革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关于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劳动保障工作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当前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新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为目标,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黎建飞 《发展》2008,(1):9-11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从1994年《劳动法》实施以来,我国在劳动法律关系领域从立法到实施已经有13年了。在这十多年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动法制建设进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构成《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背景,导致这部法律的出台并形成了它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9月22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针对普遍存在严重超时加班、恶意拖欠工资以及雇用不满16岁童工等违反《劳动法》的现象,公开对省内20家“血汗工厂”进行谴责,同时还颁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的通知》,决定自10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行“血汗工厂”公开制度:今后,劳动部门将随时向社会公布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及其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试论日本企业劳动雇佣制度的合理性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连运 《亚太经济》1998,(10):42-45
长或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是日本企业劳动雇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在日本企业实行多年,获得了巨大成功,对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些制度的不适应性也日渐显露出来,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有些改革措施已在实施之中。一、长或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工资制的经济合理性长期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作为雇佣劳动的一种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其他国家同样经常被采用。不过,与欧美各国相比,在程度上日本更重一些,以制造业生产工人的工资为例,在原联邦德国、英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失业问题在由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之前的不提、不理到经过国有企业改革之后大量下岗人员的产生,使得问题凸现出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使我国进入第三次失业周期,大量下岗人员的产生和大量无业人员的存在都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此外,失业问题对国家经济所造成的打击同样是不可估量的。所有这些都成为党和政府以至国家领导人关心并急于解决失业保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对劳动关系的规制不可能回避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劳工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损害了国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的能力。正是在对国家自主性的寻求中,中央政府批准了一系列国际劳工公约,并借鉴了国际劳工标准来推动国内劳动立法。但作为渐进式改革的结果,中国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导入仍受到国内制度结构的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大量引进外资的要求,我们根据外向型经济竞争激烈的特点,以及让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经营管理的要求,从1980年起,对传统的劳动制度和劳动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一、改革劳动制度,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执法制度、工会独立性保障制度、企业社会责任、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五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实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贤森 《上海改革》1996,(11):29-31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是当今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劳动关系。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之能够在我国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王朝云 《特区经济》2004,(11):102-103
1.技术进步与科技劳动型的演化。现代企业的产生就是由近代技术革命(如蒸汽机技术)引发工业革命催生的,如众所周知的美国铁路和电报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企业组织制度对近代技术革命应变的产物,在现代企业中,技术因素在企业合作剩余创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对掌握一定技术的劳动需求大大提高。技术进步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扩大,高新技术广泛用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黄河 《魅力中国》2010,(29):157-157
工伤赔偿法律制度是劳动关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对于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为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完善工伤赔偿制度的理论构建,以便适应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也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深圳特区现阶段劳动关系特点 深圳特区建立初期的劳动关系主要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随着特区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特区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国营、集体企业外,外商投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个体工商业迅速发展,使特区劳动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劳动关系多样化,由于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多样性,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中还出现了雇佣情况的劳动关系。2、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日益明确,劳动关系不再是劳动者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是劳动者同企业以及其他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3、劳动关系的具体内容由双方通过市场选择协商建立。劳动关系双方以劳动合同的形式,自愿协商决定责任、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关系。4、劳动关系不再整齐划一,而是呈现出差异性。不仅不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差异,同一个用人单位内部,不同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在内容上也不尽相同。此外,劳动关系具有不稳定性。由于当前经济体制正处在转换和发展过程中,原有体制下影响劳动关系发展的因素还经常地发生作用,新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又尚未建立和健全,加之改革涉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冲突加剧,劳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劳动制度的改革过程,在国有企业是逐步获得劳动用工和薪酬决定权,实行全面劳动合同制,建立社会化的保障体系及逐步建立现代人力资源体系的过程;在非国有企业则是逐渐完善和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保体系的过程。体制内外共同变革的转型路径对企业外的劳动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功能弱化,化解劳动争议的能力不足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改革提出构想:当前要增强现有调解组织的社会化程度,强化调解机构的调解功能。长远改革目标是改革调解机构,成立企业外部的、独立的、中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劳动调解协议的信用保障机制,促使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后自觉履行协议义务。建立合格的"调解人"选用和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