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雷 《房地产导刊》2013,(1):118-119
“2011年中国1.85亿老人”惊人的数字,催生出庞大而多样的养老市场。但看似光亮前景的背后,是众多进入者难以如愿的尴尬。在社会资本投办养老领域,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能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情,才能真正分到养老蛋糕的一角?世联地产集团知识发展部总监李亚南给出的答案是:“险资+房企”合作模式比较靠谱,即险资出钱,开发商专业代建代营并整合社会资源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雷 《房地产导刊》2013,(Z1):109-113
海外成熟模式难以被中国直接效仿,真正明晰的中国特色模式或仍出现在整个养老产业体系完善之后。断层的产业发展阶段,也未能减少投资者对养老市场的兴趣。12月19日,新华保险与广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广州金融城拿地用以养老、健康产业以及医疗卫生等多领域紧密合作。而早前就广州生物岛地块积极洽谈的泰康人寿,也声称在2012年完成拿地,建设内容同样涉及养老社区产品,并计划于2013年3月后在广东大规模推广。实际上,"险资投资养老"算不上什么新闻(详见本刊2012年12月刊《中国养老地产,路在何方》专题)。但在中国养老产业环境并不成熟的现实下,  相似文献   

3.
仅凭政府和开发商的力最,难以支撑养老地产的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角色分工,才能把一盘棋下活养老地产,在繁杂的一年中似乎呼声高亢,但市场反响热烈而社会反应平淡。到底养老地产由谁来建?"养老"和"地产"是不是存在必然的联系?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洲联集团总裁赵云伟。  相似文献   

4.
老何所居?     
不同类型的养老居住模式将导致后期运营成本的不同,建议房地产公司在涉足养老地产时,认真考虑养老居住模式的差异11月6日,润土咨询在北京公布了《2012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住房条件是影响老人幸福度最重要的因素,而混合模式下的"居家养老+社区照料"是未来理想的养老居住模式。目前,一线城市养老地产前景乐观,城市近郊是最佳选择,被青睐的收费方式因人而异。有关专家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5.
张雷 《房地产导刊》2012,(12):76-79
只有法律突破、政策引导、模式成熟、服务配套等综合体系健全,包含养老地产在内的养老服务业才能真正实现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养老地产蹒跚前行,如同"桃姐"在孤老院里的脚步。从2008年开始,包括保利、万科、绿城、远洋、花样年及国寿、泰康、新华、平安等知名房企和保险资金都陆续布局养老地产。但时至今日,国内尚未出现一个可以堪称标杆的养老地产项目。对此,批评者直言,90%以上都是打着"养老地产"噱头跑马圈地,养老与地产挂钩是个彻底的伪命题;而支持者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有的企业是转型需要和有心为之。但苦于养老意识普遍接受度低、盈利  相似文献   

6.
李倩 《财会通讯》2021,(2):172-176
我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向深度老龄化阶段发展,养老地产融资较难成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主要障碍,可持续盈利的融资模式是目前养老地产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美国养老地产REITs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养老服务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我国发展养老地产REITs融资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在介绍美国养老地产REITs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后,设计了我国养老地产REITs融资运营模式,并对运作中的关键要素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对"未富先老"的我国养老事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和新的难题,PPP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模式是推动新型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不仅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事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应用PPP模式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PPP养老项目分布不均、项目监管难度大以及缺少法律的保障。因此,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科学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才能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8.
法国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业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可资借鉴。一、法国养老领域主要特点1.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8年底,法国人口为6205万人,60岁以上人口近1365万人,占总人口的22%。65岁以上人口近993万人,占总人口的16%,已进入"超老年型"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人,且每年以近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并将撬动1万亿元规模的养老产业。今年10月1日实施的新《保险法》,首次将"可投资不动产"纳入保险投资范围,这意味着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实体等不动产内容也得到保监会的认可,保险资金有可能成为投资养老地产行业的潜在主力。新《保险法》为险资"松闸"据悉,由于投资渠道所限,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只有4%左右。而国外统计资料显示,只有当保险公司的资金年收益率在7%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李新泉  王威 《价值工程》2019,38(25):19-21
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我国政府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法规,鼓励和倡导现代"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本文从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九如城养老集团实施的医养融合模式为例,从其内容体系、结构体系、服务体系到价值体系等几个方面探究"医养融合"现代养老服务模式,助推现代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同时也弘扬了"尊老、爱老、敬老、护老"的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准则。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农村社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是一个新型的养老模式,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SWOT方法对"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使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以房养老"这个新型的养老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养老模式的快速发展,从而提升我国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5,(26):41-42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阶段,发展养老地产势在必行。我国养老地产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出售型经营模式及运营型经营模式两类,两者分别适用于养老地产的初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适用对象分别为中小型开发企业和大型开发企业。通过进行经济收益分析得出,只有当出售型经营模式产生的收入与运营成本、转售税费之和大于运营型经营模式产生的收入时,开发商才会选择前者,反之选择后者。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急需应对的现实挑战,各国养老地产的发展也随之受到广泛的关注。聚焦美国养老地产,分析其发展动因,研究其社区发展模式,总结其服务体系、融资渠道、运营管理和地域分布演化,为我国养老地产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养老事业参与者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山东企业管理》2014,(3):68-69
养老的另一领域无疑是养老地产和养老社区。老年人。老有所依”,不做。空巢老人”的心愿让养老地产发现商机。面对庞大的市场化的养老需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险企对养老社区趋之若鹜。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合众人寿,中国太平等险企纷纷跑马圈地.在全国各地布局养老社区,希望占得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30):31-32
PPP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应用广泛,利用PPP模式发展养老地产能够有效降低融资风险,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建立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机构的博弈模型,确定双方各自负担的风险比例,得出结论:对风险收益期望越高,承担的风险比例也越大。  相似文献   

17.
"夕阳无限好,虽然近黄昏"。养老地产正悄然兴起,而与之相对应的用地政策、租售模式等,目前仍在探索之中"我们不要做养老地产,而是养老产业。"日前,在第八届中国房地产金融年会的一个大型论坛上,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CEO刘挺军一语道破当前养老地产的转型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形势的需要,同时社会机构养老方式也因国情和自身发展的问题受到人们的批评。在此背景下,力图宣传将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的优势结合起来的居家养老模式,它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的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9.
保险企业借道养老地产,既是“曲线”进军房地产行业,也对部分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探索未来的养老模式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我国三种主要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提出农家养老方式是借助民间力量、解决农家女就业和增加收入、养老休闲、费用合理、老人乐意的新型养老方式,是发展多元化养老思路、科学解决诸多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三种主要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