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水产养殖用水安全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水产养殖用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臭氧作为一种化学氧化剂,现已应用于水产养殖用水处理中,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无机污染物,还能够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形势下,首先,传统水产养殖场的养殖尾水直排直放、排放不达标等问题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其次,池塘养殖废水的排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更加剧了周围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我们经过试验总结出了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技术,该技术能对水产养殖池中的水有效净化,净化后的水可以循环养殖,也能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有效的解决了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问题,现将这一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臭氧技术逐渐作为一种新型健康高效保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淡水育苗和养殖生产中。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灭菌、除味、去色、降解有机物的特性,其在水产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杀菌,氧化、分解水体中农药、氨态氮(NH3-N)、硫化氢(H2S)等有害物质等。相比传统的通过消毒剂,抗生素等防治疾病、调节水质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以高产为目的的高密度养殖模式弊端逐渐呈现,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问题频发。水产养殖业面临瓶颈,传统的养殖技术已远不能适应和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寻找一种健康、高效、新型的生态养殖技术已迫在眉睫。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高效的蛋白利用率等特点,并能显著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态化、免疫和健康性水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养殖的生产中,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生物絮团技术被誉为是一种有效替代传统养殖的新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仿野生养殖应重视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温室、工厂化养鳖周期缩短,激素、生长素的应用,鳖原有美味和食用安全性遭到侵害,消费者对养殖鳖心存顾虑。近年来,我们在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的支持下,采用模拟生态的手段,结合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中华鳖仿野生养殖的试验研究,使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 水是水产动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水质的好坏是防病养殖及育苗生长成败的关键之一。目前养殖用水消毒处理的主要方法是:生石灰或加氯杀菌模式。这种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保证了水体无菌。  相似文献   

7.
低盐度海水对虾养殖技术,是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4个单位合作研究试验成功的获奖成果。用配制海水育苗,水体平均出苗11.3万尾/米~3;池塘成虾养殖平均亩产120公斤。  相似文献   

8.
<正>工厂化水产养殖是21世纪的发展新趋势,水是生命之源,而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水质是工厂化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因此,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成为现代水产养殖所关注的焦点。一、增氧技术养殖水体容易受到外来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水质一旦发生变化,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养殖中的动物。水中不同的含氧量会关系到水中动物的生长状况,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控制不同的含氧量。不同的含氧量也会直接影响水质。1.纯氧增氧  相似文献   

9.
<正>网箱养鱼是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条件,结合小水体密放精养措施实现高产高效的,具有机动、灵活、简便、水域适应广、方法简单等优点。在同一水域环境中,同时进行多品种单养或混养,它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开挖鱼池的土地,充分利用江河湖泊等大中型水体资源,而且能适应机械化操作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网箱养殖鳖、鳜鱼、乌鳢等名特优稀水产品种,它是集池塘养殖特种水产品和传统网箱养殖常规鱼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淡水渔业生产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农民致富的生产门路之一。现将鳖、鳜、乌鳢网箱单养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中的水质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探讨改善池塘水产养殖水质的方法与途径,从有害的水处理药剂向低毒无公害和物理、生态复合多功能的水处理方向发展,对于水产品健康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发展现代渔业工作为加快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渔业科技入户有很多关键的技术环节、标准池塘建设及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池塘(水库)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水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渔用药物安全使用技术,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增氧机与投饵机、捕捞吊网、水质监测自动化设备等渔用机械使用技术等。水产养殖技术直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牡蛎是浅海吊养的优良品种。2001年龙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牡蛎育苗课题组合作。在龙海市虾类育苗场进行太平洋牡蛎二倍体、三倍体苗种的培育试验,利用1100m^3育苗水体成功培育出625亩太平洋牡蛎苗种。在当地海区示范推广浮筏式吊养太平洋牡蛎,取得较好养殖效益。带动了我市浅海养殖业向名优特品种发展。现将此次育苗过程一些技术环节进行总结.并提出试验中存在问题,以便在今后育苗生产中不断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8月15日,央视cctv7科技苑栏目以《泥鳅也能工厂化育苗了》为题,对湖北水产养殖高手吴必全、陈清明的泥鳅全人工催产育苗新技术进行了报道,节目以技术总监陈清明的解说为主线,以吴必全的亲手操作为实况,再现了泥鳅养殖产业中泥鳅全人工催产育苗的繁育过程,整个专题播报30分钟,给广大农渔民朋友和水产养殖从业者上了一堂生  相似文献   

14.
<正> 浙江省平湖市水产研究所采用分级降盐驯养的方法,大黄鱼低盐度育苗和养殖取得成功。近几年,大黄鱼的人工育苗和网箱养殖,海水盐度都在20‰以上,一般认为大黄鱼很难在低盐度条件下生存。今年,平湖市水产研究所针对大黄鱼在低盐度情况下上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问题,承担了嘉兴市科委“低盐  相似文献   

15.
新昌县现代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引进国内外珍品鱼类进行高密度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和繁育的渔业生产企业,注册资金1800万元。公司采用集约化高密度闭合循环养殖模式,综合国内外水产养殖先进技术进行设计研制和开发,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从澳大利亚引进虫纹石斑、宝石鱼、睡鳕等水产珍品和国内彩虹鲷等良种,进行“高密度循环式水处理养殖系统”工厂化养殖,以“高产、高效、高质、无污染”为生产目的,2003年年产商品鱼23万公斤,高级珍品鱼苗300万尾,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322.2万元,利润总额667.3万元。2003年末资产总额6622.2万元,资产负债率54.7%,企业信用等级AAA级。  相似文献   

16.
世界水产养殖学会年会每年举行一次,同时举办学术年会和“养殖技术、饵料、养殖机械、加工机械、水处理、环境工程等展览会。规模浩大,内容丰富,涉及水产养殖的所有领域,是水产养殖世界最高规格学术会议,现已举办了29届。1996年~1998年年会都于本年2月分...  相似文献   

17.
<正>网箱养殖鳖、鳜鱼、乌鳢等名特优稀水产品种,它是集池塘养殖特种水产品和传统网箱养殖常规鱼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淡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在全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良好的创新大环境极力推进着科技创新步伐,科技成果相继得到转化,很多新技术被应用到水产养殖业中,使水产养殖方式逐渐从粗放经营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诞生,可以实时对水产养殖环境、养殖区域管理、水生生物生长情况等进行监控与管理,已逐步发展成为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以下将针对物联网技术在目前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发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美国沟鲶,是当前水产养殖中一个优良的新品种。利用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可以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水产养殖技术。武汉一个体老板与英山县水利局张咀水库管理处于1999年达成联营协议,利用张咀水库得天独厚的山区水资源进行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20.
<正>通威电化水处理项目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吴宗文研究员牵头,以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为方向,以自主创新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为核心,集成现有水处理技术,代替化学药品实现物理方式杀菌、灭藻、除虫、增氧、去污的效果,净化透析鲜活鱼体内杂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水产养殖业科技化水平。通威电化水处理技术倡导水产养殖工程新概念,实现了渔业装备工程化、技术标准化、操作自动化,是国内领先、国际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