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鱼池准备 放种前彻底整修、平整池底,清除杂物,加固池埂,如用干法清塘,每亩用75——125公斤生石灰在池底打坑化液,全池泼洒。同时施足基肥,每亩池塘施鸡粪250——400公斤。二、鱼种放养 在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或小苏打溶液对鱼种进行消毒。于4—5月份放齐鱼种。亩放25克罗非鱼2500尾、50克鲤鱼100尾、100克草鱼20—25尾。  相似文献   

2.
<正> 泥鳅的生命力较强,食性广泛。人工饲养可投喂蛆虫、昆虫、豆饼等。凡水源条件和保水性能好的空闲青贮池、沟、渠、塘、稻田等,经生石灰处理和培肥水质后,均可作为人工养殖场地。一亩水面最高可产泥鳅700—1000千克;稻田亩产一般也达150—200千克。 一、鳅池的建造 鳅池的建造应选择阳光充足、引水方便的地方,以两个以上的鳅池相连结为佳(以便鳅苗的繁殖和成鳅养殖)。鳅池面积最好在4平方米以上,深度以70—80厘米为宜,池底  相似文献   

3.
<正> 一、人工育苗池塘面积3—5亩,水深0.6米,在鱼苗下塘前半个月彻底清塘消毒。用生石灰清塘时每亩用75千克,待药效消失后,放水30厘米并施有机肥500千克肥水,待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4.
一、用生石灰清塘。进行排水清塘(即将池水排至5~10厘米深时再进行清塘)时,每亩池塘用生石灰60~70千克;不排水清塘时,每亩池塘每  相似文献   

5.
<正> 一、鱼塘清整关。放养前必须清除野杂鱼,杀灭病原体,以提高鱼种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方法是:抽出池水,挖掉过多的淤泥,并整修加固池埂,堵塞漏洞,平整塘底,铲除池底及四周杂草。于鱼种放养前7—10天,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100千克或漂白粉3千克。全池泼酒。也可二者并用。施用生石灰除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外,还可改良底质,保进有机物质的良性循环,增加水的肥度,改善水质。 二、鱼种选择关。主要根据养殖地区鱼种条件、饲料来源、市场需求等条件来决定。如盛产水草的地区可主养草鱼、鲂;在低产地区饲料来源少,可主养鲢、鳙;北方地区对鲤鱼  相似文献   

6.
<正> 罗非鱼在稻田养殖中,与其他鱼类相比,有适应性强、对水中溶氧要求低、疾病少、生长快、成活率高等优点。试验表明,罗非鱼与草、鲤鱼在同一稻田里养殖,草、鲤鱼成活不到一半,而罗非鱼的亩产达30多公斤,个体重0.2—0.4公斤,单养则亩产更达近80公斤。罗非鱼是暖水鱼类,生长温度为16℃—  相似文献   

7.
<正> 一、清塘消毒关 在鱼种放养1个月要进行排水曝晒池底,亩施生石灰150千克,然后放水进池,使水深达50—60厘米,放水时要用过滤网过滤,以防有害物质进入鱼池侵染鱼苗(种);在排水有困难的有水鱼池可用生石灰均匀泼洒清池。水深10—30厘米,亩用生石灰60—80千克,水深1米左右的鱼池,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8.
<正> 一、选好越冬塘:要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不渗漏,塘底平坦,面积2-3亩,水深2米以上。 二、追膘:鱼种越冬前要进行追膘,可投喂精饲料,增强体内脂肪等营养,以应付越冬期间体能消耗。 三、清塘消毒:秋末冬初并塘前10天,要用生石灰土法简易清塘消毒,干池清塘每亩75千克,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  相似文献   

9.
<正> 一、应用。 1、放养前水体消毒放养前带水消毒,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千克,化水后泼洒全池,7—10天后放鱼。 2、促进虾、蟹脱壳在虾、蟹脱壳前1周,每立方米10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可有利虾、蟹脱壳。 3、防治疾病 鱼类养殖,每半个月1次,每立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5—22.5克化水后全池泼洒,水质差的,用生石灰22—30克。泛池,开始时每立方米水面7.5—10克,化水后全池泼洒,预防白头  相似文献   

10.
<正> 加强春季池鱼管理,是夺取全年养殖高产的关键,为此应切实做好以下四点: 一、池塘早准备 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浅池改深,漏水改保水,清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等。修整好的池塘,放干池水,经太阳曝晒后于放养前10天要进行药物消毒。池水深留5—10cm,用生石灰50—80千克/667m~2化水均匀泼洒,或水深1m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相似文献   

11.
<正> 养殖商品蟹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幼蟹的放养是重要的一环,是关系到养蟹成败的关键,笔者经多年的观察、实践,体会到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严格清池消毒。幼蟹放养前一个月,要清理养蟹池,排干池水,清除池底淤泥,曝晒数日。然后用生石灰在池底挖穴化开,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化成浓石灰水,全池泼洒。清池后10天,可注入新水,进水必须经密网过滤,严防野杂鱼进入。稻田养蟹也要用上述方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之友》2014,(3):54-54
<正>在稻田里放养鲤鱼,一举多得,据了解,在稻田里放养鲤鱼,每尾重100克左右的鲤鱼,养殖3~5个月,可以增重至400克左右,无需喂其它饲料,而水稻亩产仍可达450多公斤,每亩投资成本减少30多元。稻田放养鲤鱼技术如下:一、蓄水。在春季插田前先蓄好水,在水田四周沿田埂挖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食性杂,适应性强,市场火爆,价格攀升,养殖前景广。近年来,湖南沅江市一些农户进行池塘和稻田养殖,取得较好效益。一般池塘养螫虾,每亩产量250公斤、利润2000元左右;稻田套养螯虾,每亩产量100公斤、利润500元左右。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此模式是利用稻田的光、水、肥、饵等自然资源条件,进行科学的种养,第一年培育蟹种,第二年养殖成蟹,两年为一个养殖周期,每亩稻田可收获稻谷700kg—1000kg,收获蟹种8000—12000只,收获成蟹30kg-50kg,每年每亩稻田可获纯效益5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罗非鱼成鱼养殖可在池塘、稻田、网箱、流水池中进行。一、池塘养殖罗非鱼在池塘中是一个高产养殖品种,单养或混养效果都很好。1.池塘单养。罗非鱼单养对池塘条件的要求不严格,一般养殖普通鱼的池塘或农村的废坑、洼地、村前屋后小坑塘均可养殖,面积可大可小,水深以1~1.8m为宜,池塘的清塘消毒应在鱼种放养前10天进行,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要瘦。一般每亩放养越冬鱼种1500~2000尾,放养规格要尽可能保持整齐,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时,池塘自然条件下水温应在18℃以上。单养罗非鱼池塘,每亩还可套养30~50尾埃及胡子鲶,以控制罗非鱼过量繁殖。埃及胡子鲶  相似文献   

16.
<正> 4、稻田养成蟹稻田养成蟹除了做好稻田养蟹的基本设施工程外,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技术工作:(1)清田消毒:当稻田整修结束后,每1/15公顷稻田用30~35千克生石灰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杀灭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如为盐碱地田块,则应改用漂白粉消毒,使稻田中田水含漂白粉的浓度达到20ppm。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稻田养鱼防治鱼病有4种方法: 1、定期在鱼凼中挂篓、挂袋:方法是,每亩每次用生石灰2—3公斤,分3—4个点挂篓;或每亩每次用漂白粉0.2—0.4公斤,分2—3个点挂篓;或每亩每次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2—0.3公斤,分2—3次挂袋。挂篓、挂袋应选进水上方,但不直接对准进水口,并每隔10—15天换1次。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我区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暴发性的鲢、鲫、鲤、鳊、草等败血症、出血病。其病情来势凶猛,流行面广,严重威胁着渔业生产。通过几年的治疗,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预防方法 1、彻底清塘:(1)生石灰。干法清塘:水深10厘米,每亩用100—125千克,全池泼洒,15天后放鱼。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  相似文献   

19.
施生石灰。一、对于清塘后的鱼池,可在池中留7~10厘米深的水,并在池底各处挖若干个坑。每亩水面用50~75千克生石灰,分撒于坑中用水化开,不等其冷却,立即向四周泼洒。  相似文献   

20.
滁州农村经济新的隆起带———稻田养殖安徽省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徐广友1实施稻田养殖,将大大提高稻田产出率滁州市有近40个乡镇地处湖区、库区、圩区,有30万亩宜渔稻田,若到2000年实现20万亩稻田养殖,按每亩增收千元估算,仅此一项将为广大农民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