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自1988年起,安徽省颍上县刘集乡湖稍村农民汪德寿便开始发展池塘鱼鳖混养,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一些成功经验整理如下: 一、鳖池的条件和建造 1、条件:养鳖场是利用房前洼地改造而成,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总面积81亩。土质为红壤土,保水性能良好。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 2、建造:鳖池分为幼鳖池和成鳖池,均为土地,幼鳖池面积0.5—1亩,池深1—1.5米,池底  相似文献   

2.
<正>一、建池。甲鱼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建池要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如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配套建设。塘底没砂性土的,要掺一部分砂性土,塘边和池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03,(8):18-19
广西宾阳县大桥镇坝村黄玉山巧妙地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摸索出一条独特的仿自然生态养鳖的好路子。最近几年,他靠养鳖每年的纯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黄玉山家附近有一条红花江,江上游有丰足的地下水涌出,江水清澈纯净,且流经他家后院。1997年开春,他在后院有些石块的4分荒地上开挖鳖池,因地制宜,借红花江新鲜流水,构造了鳖池。1997年5月份,他到玉林市要回了规格为40-60克/尾的鳖种140尾,200~400克/尾的鳖种60尾,开始试养。刚开始养殖时他仅仅投喂中华鳖专用饲料,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用配合饲料饲养的鳖生长速度很快,但成本较  相似文献   

4.
甲鱼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从1999年开始在江西赣州市水产研究所甲鱼场从事甲鱼生态养殖,生态甲鱼的养殖周期一般2~3年,养殖出的甲鱼具有野生特性的优良品质,在市场上十分俏销。一般平均亩产200~260kg,亩均年收益在8000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已试验摸索出一套规范的生产技术,现简介如下:一、场址选择生态养殖池建设宜建在环境安静、靠近水源、水质干净的区域,养殖池要求都是土池,以正方形为宜,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淤泥厚度不超过15cm,要求池底平坦,池深1.2~2.5m,面积一般3~5亩,以不超过10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养殖池可用石棉板、砖墙、水泥板等建防逃设施,池中要移植水草,在春季要投放适量螺蚬、河蚌等贝类,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龟鳖养殖是一种特色水产养殖,很多人并不熟悉。其实它对"水"的要求并不高,可以利用自家室内、阳台、楼顶、院角及房前屋后闲地建池养殖,占地较少,设施简单。广西龟、鳖养殖具有气候适宜、环境优良,品种资源丰富、地域特色明显,饵料资源极其丰富等有利条件。广西开展龟、鳖人工养殖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培育,龟、鳖  相似文献   

6.
<正> “稳”是提高加温养鳖成活率的关键——这是笔者从事多年养鳖所体会出来的真谛。 一、温度稳。 众所周知,从九十年代开始掀起的快速养鳖热,最根本的措施是采用了加温方法,取消了鳖的冬眠期,从而长年恒温生长,达到了15个月、12个月,甚至两年三期的快速目  相似文献   

7.
自繁养鳖经济效益高 湖州市长兴县虹溪区吕山乡陶家村农民郭小狗,今年3月份投资600元,建了两个鳖池,开始自繁养鳖。到6月中旬止,共捉河鳖250只,计220斤,其中雌性140只,雄性110只,饲养以后共产蛋800多个。由于开始没有经验,孵化池先用石粉当沙,透气性差,结果损失200多个蛋,  相似文献   

8.
鱼 、鳖 同 池 混 养 ,共 存 互 利 ,相 互 促 进 ,是提 高 水 体 利 用 率 和 增 加 经 济 效 益 的 有 效 途径 。 科 学 放 养 、精 心 管 理 ,一 般 每 亩 水 面 可 产活 鳖 150—200kg,鲜 400—600kg,其 鱼 经 济 效益 比 单 池 养 鳖 提 高 — 倍 , 在 放 养 时 必 须 抓 2 3好 以 下 技 术 环 节 。 一 、鳖 、鱼 池 的 建 造 。 一 般 养 鳖 池 与 常 规 鱼 池 基 本 相 似 。 根 据鳖 、鱼 的 生 活 习 性 与 环 境 ,池 塘 要 求 建 在 环 境安 静 、阳 光 充 足 、水 源 清 洁 、排 水 方 便 的 地 方 。…  相似文献   

9.
<正> 鳖池水质的严重污染势必导致鳖病频繁发生及成活率低。一些亏损鳖场究其原因,一般是放养密度过高,投饲量大。水温又高,水质极易污染,换水又受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因而鳖池水质不易控制,病害严重,死亡率极高,造成严重亏损。为解决养鳖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养鳖业的健康发展,湖北省水产局下达给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有益微生物在鳖的养殖生产中应用研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仿野生养殖应重视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温室、工厂化养鳖周期缩短,激素、生长素的应用,鳖原有美味和食用安全性遭到侵害,消费者对养殖鳖心存顾虑。近年来,我们在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的支持下,采用模拟生态的手段,结合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中华鳖仿野生养殖的试验研究,使养殖  相似文献   

11.
<正>7月4日,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研究员马达文一行在洪湖市水产局局长曾令旗的陪同下,深入洪湖市六合水产有限公司螺山水产养殖基地,就蟹稻共生、鳖稻共赢、促养增粮生态水产新技术及芦苇稻种养现场调研。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随着鳖价的下跌,养鳖效益随之降低;青虾池塘专养的产量和效益不高,池塘的利用率尚待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养鳖效益和池塘产出率,2001年我们开展了鳖虾池塘生态养殖的试验和探索,取得了当年投入、当年产出,亩净收益达4689.40元的良好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水产养殖趋向于高密度精养,因此鳖"疖疮""腐皮"并发症日益增多,病鳖大量死亡,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因扰了养鳖业的发展。为此本人联系养殖实践经验试图就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特点,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谈点个人的浅显看法。鳖"疖疮""腐皮"并发症主要出现在高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养鳖业面临严峻的形势,自1996年以来,鳖的价格一降再降,1997、1998年最低价已跌至每500克50元。50元的价位,如何养鳖成为每一个养鳖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毫无疑问,90年代前期形成的那种模式已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由于养殖环境日益恶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导致养殖过程虾病发生严重,养虾风险不断增大。为摸索淡水养虾新模式,降低对虾养殖病害风险,2012年我站在榜山镇上苑村新桥养殖场利用一口旧鳖池改造后进行南美白对虾与鳖混养试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鳖虾混养优点:立体  相似文献   

16.
武宣讯最近,武宣县桐岭镇良田村的养鳖大户谭伯荣正忙着指导工人扩建养鳖池。他说:"我从2008年开始购回500只黄沙鳖养殖,并繁育鳖苗。去年我卖了7000多只鳖苗,还销出部分成品肉鳖,获得纯利润15万元。现在在桐岭镇,像谭伯荣一样看好"鳖"路"钱"景的农户,已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有个闻名遐迩的“种鳖达人”,他就是今年48岁、有着20年鳖苗培育经验的陈静涛。从开始只把养鳖当副业却搭上了主业,到后来把养鳖当成事业又赔了个血本无归,再到现在成为养鳖佼佼者。陈静涛的成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而他独特的企业管理方式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热议。身怀绝技,成就一方“养鳖之王”陈静涛养得一手好鳖苗,尽管  相似文献   

18.
<正> 浙江省首个无公害水产品地方标准——《无公害中华鳖》系列标准于2001年9月21日通过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和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来自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农业厅、浙江大学、杭州市水产局、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杭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科委、杭州市余杭区本牌中华鳖养殖管理协会、萧山养鳖研究所等单位的30多名专家、领导参加了评审并一致通过了审定。  相似文献   

19.
<正> 湖南沅江市水产科技推广站职工熊翠英,1998—1999年利用单位水泥板护坡的3口标准精养池、总面积3933m~2(其中1号池860m~2、2号池892m~2、3号池2181m~2)养殖中华鳖,获得了较高产量和较好经济效益。3口池塘,从1998年3月幼鳖放养,到1999年9月底干塘,经一年半时间饲养,共起捕成鳖6812只、2484kg(净产2241kg),商品率74%,  相似文献   

20.
<正>南美白对虾、甲鱼是我县的优势主导品种,并一直支撑着我县的渔业产业;虾鳖混养始于几年前的绍兴县绿源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专养甲鱼的池中搭养少量的对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