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镇南闸村渔业科技示范户郑家顺,积极探索蟹池套养青虾、鳜鱼新技术,连续几年亩平效益均在2000元以上。2008年28亩河蟹养殖,收获商品蟹2250公斤、鳜鱼252公斤、青虾300公斤,总产值13.8万元,亩平4900多元,亩纯收入2860元的效益,高出一般养殖户40%以上。郑家顺养殖过程中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关健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涟水县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将鳜鱼作为主推品种,经过几年的养殖实践,已摸索出以下几种养殖模式,都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现报告如下。一、养殖模式简介1.鱼种池混养这是混养鳜鱼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培育了大规模鱼种,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鳜,使鱼种池养殖效益能进一步提高。(1)鳜鱼夏花鱼种的混养以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体长2cm左右)放160万尾/亩左右,每亩混养夏花  相似文献   

3.
正滨海县五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李公楼2013~2015年在25亩池塘中进行蟹、鳜微孔增氧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河蟹的疾病明显减少,成蟹、鳜鱼的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亩均收获河蟹89.8kg,鳜鱼12.6kg;实现亩均产值10047元、亩平利润4430元的良好收益。现将其蟹、鳜池塘微孔增氧生态高效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的效益已逐渐下滑,水产业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养殖成鳜成为当今又一发展新方向。湖北蕲春赤东湖鳜鱼繁育基地自1990年成功突破鳜鱼苗种繁育技术后,又从1993年开始着手于成鳜的养殖实验,经过这几年的实验,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生产模式,为了使之得到推广、普及,现将模式介绍如下:一、鳜鱼单养池的选定根据生产规模大小,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洪湖市把鳜鱼作为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不断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养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产业发展现状(一)养殖业现状2015年,洪湖市鳜鱼专套养面积48万亩,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55.2%,养殖品种为翘嘴鳜,年产鳜鱼1.4万吨以上,每年为渔民带来5.7亿元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市鳜鱼养殖主要是蟹池套养、成鱼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大气候影响,苏北地区有部分稻田养蟹(鱼)户的效益不高,有少数养殖户甚至出现亏本,而家住高邮湖畔的淮安市金湖县闵桥镇甫坝村四组的养鳖户周金付从去年春开始发展稻田养鳖,并取得初步成功。2000年,周金付家3.5亩稻田养鳖池,共收获鳖800只,240公斤,亩平产鳖68.55公斤,收入15360元,收获稻谷1750公斤,亩单产500公斤,收入1760元,总收入17120元,亩平收入4891.4元,总净收入8560元,亩净收入2445.7元,投入产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池塘单一养殖常规鱼的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为了提高常规鱼池的养殖效益,2003年我们利用2个成鱼池,面积30亩,平均水深2m,进行套放鳜、虾的养殖试验。2月20日投放常规鱼种,5月25日套放5—6cm的鳜鱼760尾,青虾是来自本池上年秋繁的幼虾,重46kg,规格在2.5cm以上。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共上市常规鱼8400kg,每亩280kg,比2002年每亩增25kg,常规鱼产值5.04万元,比2002年增加0.5万元。共收获鳜鱼669尾,成活率88%,最大个体0.95kg,平均0.75kg,共产鳜鱼501.8kg,鳜鱼产值23082.8元,共上市青虾225kg,产值9000元,存池幼虾60多kg。新增鳜、虾产…  相似文献   

8.
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水草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河蟹蜕壳附着隐蔽,避免鳜鱼残食软壳蟹;其二是进水带进的野杂鱼繁殖时产卵附着,繁殖的野杂鱼供鳜鱼食用。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二、鳜鱼种培育为了提高鳜鱼苗种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当年育成商品鳜,鳜鱼的苗种最好是选择南方产的早繁鳜鱼苗,经专池培育后放入养成池。一般5月份从广东引进3cm左右的鳜鱼夏花专池培育,至6月中旬育成5—7cm的鳜鱼种放养到成蟹养殖池塘中。1.苗种运输苗种运输时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选择较为…  相似文献   

9.
<正>为探索鳜鱼主养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保障效益,2016年笔者与南陵县徐永超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在承包的养殖池开展了20亩鳜鱼主养试验(实际养殖水面45亩左右,含配套饵料鱼池面积),取得了平均亩产350kg,平均亩产值9800元,亩净利润7000元,养殖周期不到一年,当年产值达45万元,年总利润15万元的好效益。现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安丰镇太仓村渔业科技示范户乐永春养殖面积30亩,2020年进行河蟹、鳜鱼混养,主推技术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养殖水体调控技术。与常规养殖相比,河蟹的疾病明显减少,成蟹、鳜鱼的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平均收获河蟹103.4公斤/亩、鳜鱼62.9kg/亩;实现产值8676元/亩、平均利润4886元/亩的良好收益。现将其河蟹、鳜鱼混养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5年4月上旬,新疆兵团农三师前进水管处农业队女职工王新华喜不自禁12004年七亩池塘套养的4000余公斤鱼种.对外出售3000多公斤,再加上主养销售的3000余公斤优质商品鲤鱼,七亩池塘养鱼总产超过7000多公斤,单产突破1000公斤。一年养殖两茬鱼,七亩池塘创佳绩。七亩池塘养鱼年纯收入近30000元,成为前进水管处科学养鱼、单产最高的一颗明星。  相似文献   

12.
正洪生特种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2015年利用100亩池塘水面,采取分割精养,围栏面积40亩养殖鳜鱼,2015年5月26日,从广东空运鳜鱼种30000尾,在池塘中经过半个月的强化培育,培育规格5~8cm后,投放到40亩水面围网中,当年养成商品鳜鱼,平均规格达到600g,年底仅40亩围网水面起捕鳜鱼14050kg,鲢鳙鱼种18500kg,收入达到137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达到92.28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十几年来,我国鳜鱼年产量已快速增长至30多万吨,2018年全国鳜产量约32万吨,五个主养区鳜产量27.67万吨,占86.5%;2019年预计产量达到33万吨左右,年产值超200亿元;鳜鱼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经济养殖品种之一。由于鳜鱼终生以活鱼为食,长期以来,鳜鱼饲料化养殖成为制约鳜鱼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近几年,众多的鳜鱼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4.
<正>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晓溪塔镇仓屋榜村一组村民谭正金,全家3人有2劳力,有7亩多鱼池(成鱼池7亩,鱼苗池0.4亩)和400棵柑桔树。从1995年起开始养鱼,1999年开始养猪,实行猪、鱼、柑配套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去年产成鱼0.75万公斤(其中上层鱼花白鲢0.5万公斤。中层鱼草、鳊鱼1000公斤,底层鱼鲤、鲫1500公斤),亩平单产达1050多公斤,收入3万多元;还可产柑桔2万公斤,收入1.5万  相似文献   

15.
<正> 近一两年来,藕池养彭泽鲫在我们当地搞得很红火,彭泽鲫生长快、肉味美,在藕池中放养可充分利用水中生物资源,提高藕池总体的效益。一般每亩可产藕2000公斤、产彭泽鲫200公斤,亩纯利润超过3000元,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养彭泽鲫藕池的条件:藕池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坚实、进排水方便、水质好、不渗  相似文献   

16.
<正>一、鳜鱼120天亩产500kg的养殖模式在池塘中主养鳜鱼120天,产量达上市规格的亩产500kg鳜鱼主养模式。该模式养殖时间短,效益高。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鳜鱼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鳜鱼  相似文献   

17.
<正>泗洪县半城镇鱼种场渔业科技示范户赵学会2010年在9.1亩池塘中进行蟹、鳜微孔增氧养殖,收获绿色无公害河蟹574kg,鳜鱼87kg;总产值为61630元,亩产值6772元,总利润为40860元,亩利润为4490元的优异成绩。现将河蟹、鳜鱼池塘微孔增氧高效生态混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促进河蟹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市场提供优质小龙虾,提高河蟹养殖综合效益,结合池塘生态学特性,我们利用200亩河蟹养殖塘口套养小龙虾试验。经过两年摸索,平均亩产蟹48公斤、小龙虾70公斤、鳜鱼5公斤、花白鲢42公斤,亩平获利232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1∶2.2~2.4。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庆丰村村民徐建明在本村生态精养南美白对虾,多年来积极探索养殖经验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7亩池塘可产成品虾3850公斤,规格可达70尾/公斤,平均亩产量达550公斤,平均售价28元/公斤,实现总收入10.78万元,扣除总成本4.1万元,纯收入6.68万元,亩平净收入0.95万元。现将其精养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来,湖北省石首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水产工作会议精神和荆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抓水产"的战略决策,全面实施水产业壮大工程,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养殖模式,在巩固传统产品和优化模式基础上,大力发展鳜鱼养殖。2010年,该市计划发展鳜鱼专养1000亩,套养3万亩,总产量1500吨,鳜鱼产值近亿元,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达1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