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污染排放的时空依赖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和拐点的影响;并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选择工业"三废"和四种污染物,构建了经典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在不考虑污染排放的时空依赖情形,以及考虑污染排放的时间依赖、空间依赖以及时空依赖情形下对EKC假说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发现:四种污染物均存在明显的时空依赖,在不同空间关联模式下不同污染物的空间依赖性有所差异。同时,污染排放的时空依赖对EKC的形态和拐点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考虑污染排放的时空依赖之后,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支持倒U型的EKC假说,经济空间权重下EKC的拐点位置远大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和邻接空间权重;而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碳则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选择气象条件相似的华北地区28市(盟)作为研究样本,在验证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空间关系后,将自然地理要素抽象化并引入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基于传统EKC模型论证了经济、社会和自然地理要素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形种类应是华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PM 2.5、PM 10、SO 2)的主要影响因素,资源型城市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PM 10和SO 2的污染程度,其他诸如人均收入、人口密度、毗邻沙漠、拥有海岸线等因素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上不太显著;仅在对NO 2污染物指标的回归中,可以发现显著的EKC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污染排放的时空依赖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和拐点的影响;并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选择工业“三废”和四种污染物,构建了经典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在不考虑污染排放的时空依赖情形,以及考虑污染排放的时间依赖、空间依赖以及时空依赖情形下对EKC假说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发现:四种污染物均存在明显的时空依赖,在不同空间关联模式下不同污染物的空间依赖性有所差异。同时,污染排放的时空依赖对EKC的形态和拐点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考虑污染排放的时空依赖之后,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支持倒u型的EKC假说,经济空间权重下EKC的拐点位置远大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和邻接空间权重;而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碳则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吴晓怡 《全国商情》2012,(15):14-15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研究我国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82年~2008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和人均GDP数据的回归分析,在一阶平稳的基础上协整检验得出我国的EKC呈现倒N型的走势。Granger检验表明人均GDP是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变动的原因,而反之不成立。我国并不存在理论上的倒U型,且废气排放距离随经济增长而下降的转折点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2003年—2014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贸易方式对工业固废、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PM_(2.5)等四类污染物排放的差异性影响。估计结果表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会加剧工业固废、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三类污染物的排放,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收入效应却可以降低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对PM_(2.5)污染物来说,一般贸易的估计结果与前述三类污染物相同,而加工贸易的估计结果正好相反,短期内加工贸易会加剧PM_(2.5)排放,长期内却可以降低PM_(2.5)排放但效果有限;加工贸易的收入效应短期内可以降低但长期却增加PM_(2.5)排放。研究还发现,对四类污染物来说环境EKC假说均不成立;"污染避难所"假说现象对工业废气存在,但对工业固废和PM_(2.5)却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运用2003—200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工业烟尘排放量的三类工业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就全国范围而言,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大部分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均GDP水平已超过工业烟尘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临界值水平,工业烟尘排放量随人均GDP的增长而相应减少。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论文选取1996年—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在环境库茨涅兹曲线(KEC)假说的基础就城镇化对"三废"排放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有:中国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差异明显,与"三废"排放量关系主要呈线型和三次型变化;大部分东部沿海城市处于城镇化发展给环境带来负效应,面临城镇化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主要对环境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正在努力靠近N型曲线第二个转折点,即环境与城镇化最优配比。综合说明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不会自动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城镇化快速发展也并不一定引起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推翻了城镇化水平增加与中国环境污染量是负相关性的假定。  相似文献   

8.
除了人均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影响县域污染物排放,各因素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因县域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污染物排放量个体固定效应越低,说明县域污染物排放量受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因素的影响越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越小,反之亦然。人均GDP个体固定效应越低,说明人均GDP受劳动力投入量、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存量和环境质量因素的影响越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5-2013 年福建省数据,采用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工业烟粉尘、工业 等五类工业污染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之间的EKC 曲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环境污染指标得得到的EKC 曲线形状不同,福建省工业污染物排放(除工业固体废物)与人均实际GDP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须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脱钩模型为工具,判定了1992年—2014年唐山市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轨迹演化,结果表明:1992年—2014年,唐山市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共有11个年份表现为强脱钩状态,2个年份表现为弱脱钩状态,证明唐山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压力主体呈现下降或是缓慢增长状态。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分析(VEC)挖掘经济与环境各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GDP是影响工业SO2排放的直接原因;GDP与化学需氧量、工业SO2之间保持均衡关系,有利于唐山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保持GDP与工业烟尘排放量的均衡关系,则不利于各变量指标的增长,表明唐山经济的增长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物质的投入和排放。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国东中西部1997—2010年的工业用水量和经济发展数据,检验人均工业用水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探索我国东中西部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关系,剖析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与工业用水量之间的演变规律,建立曲线模型,通过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增长与用水量之间不符合一般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特征,人均工业用水量随着人均GDP的变化曲线为"倒U+U"型,而中西部地区的"倒U"部分人均工业用水量下降不是很明显。东部地区人均工业用水量下降点对应的人均GDP的阈值为22 222元/人;中部地区人均工业用水量下降点对应的人均GDP的阈值为9 343元/人;西部地区人均工业用水量下降点对应的人均GDP的阈值为10 980元/人,这为我国东中西部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的调控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的基础上,对上海市1981-2007年的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上海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的关系并不唯一;接着又采用因素分解法对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排放量增长阶段,经济总量的增加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在排放量下降阶段,技术进步起到了主导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对排放量降低的贡献相对较小。文章最后对上海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是我国在新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滞后模型对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废气排放呈现出“高—高集聚”(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和“低—低集聚”(西部地区)的空间自相关性;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分别与经济增长呈倒“N”型和倒“U”型曲线关系;影响废气排放的因素是多维而复杂的,且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的增加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废气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因此,政府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减排政策,各地区应协同治理环境污染;要鼓励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与固、液、气三种环境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是,环境污染存在空间负相关性,但各类环境污染物溢出程度不同。对于非流动性质的固废污染,空间负相关性不强,对于流动性质的废水和废气污染物,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中,废水较废气污染相关性系数绝对值更大。二是,地方政府本地区税负的增加会使当地工业固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废水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而相邻地区税负的增加会使当地工业固废产生量减少而工业废水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这说明在税收竞争对环境污染治理中,长江经济带地方政府采用了"骑跷跷板"策略。由此,提出完善区域间环境污染补偿机制、充分发挥税收优惠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甘肃省1991年~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以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得到甘肃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曲线是否满足"倒U型",即分析甘肃省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相似,呈现"倒U型"曲,而对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GDP的关系亦处于"正U型",说明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状况与环境增长处在较为复杂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地方政府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人均地方政府投资的增加,人均二氧化硫、人均工业烟尘和人均工业粉尘三类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即这三类污染物的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投资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1990—2020年的实际CO2排放量与基于人均累积法应该得到的配额量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我国在2011—2020年各地区的CO2排放空间,同时将这些地区进行层次聚类划分,在排放空间的约束下,上海、北京、天津等省份剩空间不多,重庆、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需要零速增长或实现负增长,安徽、河南、贵州等省份可以按照目前的速度增长,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了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研究策略及实现难易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PM2.5指数的上升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OECD和WTO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比较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各行业生产和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及其完全排放强度,并对出口排放量的变化进行SDA分解,分析表明:1995—2009年,中国生产和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分别增长了约88%和97%,而欧盟主要成员国除丹麦外均实现了负增长,中国各行业的PM2.5来源气体完全排放强度也远远高于欧盟主要成员国;中国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增长,投入产出结构变化也一定程度导致排放量增加,而排放强度的降低则减少了排放量;欧盟主要成员国虽然出口也有不同幅度增长,但由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优化以及排放强度的降低,其排放量实现了负增长。应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以有效减少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9.
以2015—2016年黄石市团城山经济开发区国控点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NO_2,CO和O_3)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团城山经济开发区大气污染物的日、月、季节和年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要素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监测期间黄石城区的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_(10),PM_(2.5)和O_3;除SO_2和O_3外,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呈明显的"U"形变化趋势;多数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而O_3则刚好相反;PM_(10),PM_(2.5),SO_2,NO_2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气温高,相对湿度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消除;O_3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除SO_2和CO外,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平均风速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自3月1日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面临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保护部日前表示,将在这些重点控制区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新增量,以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大气污染物排放过半据环保部介绍,纳入特别排放限值的涉及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火电、钢铁、石化工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现有项目。根据环保部的部署,上述地区从今年3月1日起,新受理的火电、钢铁环评项目将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石化、化工、有色、水泥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