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费”停征和新“三定”方案实行以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Et益凸显。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和优化,为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要充分发挥行政规则、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柔性监管方式,不仅符合职能转型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工商总局“四个统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前不久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2.
企业信誉包括企业的身份,守法情 况、经营情况,产品质量和服务情况、银 行信用情况等内容。企业信誉机制应该 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对企业信誉 的评价内容.二是形成这些信誉的社会 评价机制。对于企业身份.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管理体 系。在企业守法层面上.各部门也从各 自的角度实现对企业守法信息的公布、  相似文献   

3.
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就是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就必须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掌握高层经济发展的特点,了解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誉包括企业的身份、守法情况、经营情况、产品质量、服务情况和银行信用情况等内容.企业信誉机制应该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对企业信誉的评价内容,二是形成这些信誉的社会评价机制.对于企业身份,工商行政管理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在企业守法层面上,各部门也以各自的角度实现对企业守法信息的公布、公开,以实现共享.将这两个层面上的企业信誉信息合而为一,就可初步建立一个企业信誉管理体系框架,然后再逐步增加有关企业经营的情况,可以最终完成企业信誉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法》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转变职能、改革市场监管方式,特别是对企业登记注册和监管方式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认为,作为行政执法机关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发展和完善,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笔者结合现行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对营业执照中“经济性质”这一登记事项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一.从法学看,“经济性质”不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我们知道,经济性质所反映的是所有制形式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企业登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确立企业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及其生产经营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营业执照是设立生产经营权的行为。也就是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营业执照的行为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立申请登记注册的单位享有生产经营的资格和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工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建设、构筑经济秩序信用管理基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时代需要、管理基础和发展方向。一、社会信用管理的对象———市场主体狭义的社会信用(指商业信用)管理的对象就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我国现在由国家行政认证管理。(一)主体资格信用。主体资格即市场主体的身份及准入条件,这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必要的基…  相似文献   

8.
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知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的权力属性 工商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同被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行政复议活动中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商行政复议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有两种方式:行政复议机关通知第三人参加和第三人申请参加。  相似文献   

9.
合同监管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督处理,把监督管理合同的职责赋予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新形势下的合同行政监管工作,打击利用合同进行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全力担负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许可法》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由于《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行为作出了多方面的具体规定,而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工作的实际做法与之差距甚大,因此,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工作即将面临一场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化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根本途径。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服务手段和管理方式已势在必行。面对这种挑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树立创新意识,认真研究,学习和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和方式,促进和提升档案的保管、开发和利用水平,提高工作的层次,充分发挥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府职能转型是当下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厘清其背后所蕴藏的理论和历史背景是转型的关键。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随着历史的演进,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成为一个历史的必然。在这个语境下,服务型政府理应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服务型政府理论形成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与西方新公共服务理论一脉相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型是一个行政理念的转型,而不是具体承担管理经济社会职责的转型,所转变的是工商行政管理行政价值取向、角色定位、核心能力以及履行职责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强制范畴中与行政强制执行相并列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或者行为等采取的强制行为。由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强制措施便成为其行政强制的主要内容,它一方面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被撤销、被确认违法案件的多发领域。对强制措施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是有意义的。一、工商行政管理强制措施的特点一是边界模糊。据统计,立法实践中出现过的强制措施有260多种,但要…  相似文献   

14.
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模式,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特定的体制环境下履行市场监督执法职责所形成的思想理念、内容领域、方式方法、手段工具等的总称,是工商部门监管体系总体特征的外在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商部门大力推进监管模式转型的改革,实现了监管理念由服务计划经济向服务市场经济转变、监管领域由监管国内小市场向监管国际化的社会主义大市场转变、监管手段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治手段为主转变、监管方法由依靠传统经验向依靠科学技术转变。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具体到工商部门,就是要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能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重构新的管理模式,实现行政管理方式的有效转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合同争议的行政调解,又称之合同纠纷行政调解,是行政机关依法劝导当事人和解,解决合同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1995年10月1日《种裁法》的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从事经济合同促裁的历史任务终止,但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解合同争议的工作不应终止,应当继续加强,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行政调解是解决合同争议的一种法定方式,而且已经生铲的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7.
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以“四个统一”推进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工作,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从建立公开透明、科学高效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入手,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企业登记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监管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企业分类管理要成为基层工商所适应综合监管工作方式和要求,促进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方式向智力型和集约型转变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们的经验是,通过把有限的市场监管资源集中到有违法记录的少数不良企业及重点、热点行业的企业中去,实施近(零)距离监管,以抓住综合监管的主要矛盾,加强综合监管力度,提高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19.
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是企业的信誉度,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企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工作的着力点就在于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信用环境,这也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进一步做好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工作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从我国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进一步做好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增加外资总量与提高引资质量的关系、扶持企业发展与实现依法监管的关系、创新服务方式与坚持依章办事的关系、积极利用外资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