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春菊 《改革与战略》2010,26(2):138-140
衡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从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看,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景观转换,使城市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是当前发展衡水市旅游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应从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文物古迹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卢晓  张梅生 《特区经济》2012,(3):142-144
本文以文化场馆的旅游产品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分析珠海市公共文化场馆的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能够指导珠海文化场馆资源旅游产品化和实现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力求为珠海市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提出符合未来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也是地方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各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方言资源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在梳理榆林方言与榆林民俗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对榆林市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方言资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岳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商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生产的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括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日用品、旅游食品、土特产品等等。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南岳,旅游商品的开发和旅游购物一直是旅游发展中的“短腿”和弱项,如何拉长这条“短腿”,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笔者根据调查,谈点个人看法。 一、南岳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与现状   南岳作为我国五岳之一,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开发旅游商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1.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南岳山势雄伟,古树参天,竹木茂…  相似文献   

5.
谢文侃 《中国经贸》2009,(12):137-138
天台山位于浙江中东部的天台县境内,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业已开始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对策。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服务,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促进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佛教物质文化留存以及浓厚的佛教精神文化氛围使南京市拥有开发佛教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对南京市佛教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针对南京市佛教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西藏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佛教旅游资源。文章在概述西藏丰富而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西藏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西藏佛教文化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进一步开发爱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一步开发爱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实现“旅贸牵动”战略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 ,对国人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保护利用文物的需要。开发爱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其宗旨是以“爱辉新城”系列遗址为载体 ,向国内外展示中华民族在黑龙江流域的历史光辉与屈辱悲壮的一页 ,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 ,提高黑河知名度 ,促进旅游事业发展 ,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开发爱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要建立强有力工作机构 ,做好规划设计 ,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建设主体、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9.
张晓红 《魅力中国》2013,(25):15-16
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能共同发展,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政府共同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才能使文物的保护工作与文化旅游事业同时保持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才能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呢?一、正确认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相互促进关系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可以体现文物价值。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到文物所在地参观,参加文化活动,了解当地的文物蕴涵的历史。增进文化交流。文物旅游部门通过实物展示和文字图像等资料的提供,  相似文献   

10.
李云辉  张正会 《魅力中国》2009,(20):173-17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佛教文化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佛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在于殿落、亭廊与群山、松柏、流水、白云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文化与自然所赋予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韵味。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著名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在开发的同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保护,才能确保古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黄山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旅游城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和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相比,黄山市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并不相称。本文分析了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文化特色,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文章对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以从文化特色的挖掘、无形资源的转换、名人资源的推广、民俗资源的利用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最后从观念、利益、形象、交通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佛教旅游文化在中国旅游文化体系中所占比例很大,但是旅游实践中,人们对佛教旅游文化的内涵缺乏清晰认识,这对佛教自身与佛教旅游事业二者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佛教旅游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文学、艺术、历史和宗教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蔡道成  张侨 《特区经济》2010,(5):165-166
作为一项经济产业,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对外贸易、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开发的整体性、效益的兼顾性、基础设施、开发资金和从业人员素质等。通过三亚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发现,三亚市旅游业内部优势明显:三亚市拥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山水风景、绚丽的少数民族风情,赋予三亚旅游资源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垄断性。为了促进三亚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使用SWOT模型,对三亚市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分析了2011—2018年陕西省10个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绝对差异在扩大,但相对差异在缩小。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部分城市处于文化旅游产业高值区。陕北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波动较大,陕南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稳步提升,而关中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不平衡性较为明显。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等是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主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视角,进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大融合大发展,对于提升旅游业内涵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符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桂、滇、黔三省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虽已起步,但还处于较粗放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创新意识不够。鉴于此,文章立足开放式创新的视觉下,结合桂、滇、黔三省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研究桂、滇、黔三省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文化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应使之兼具观光型传统旅游目的地和体验型现代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文章以太原为研究对象,探讨提升文化旅游城市综合吸引力的路径和模式。在盘点太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分析其旅游市场客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区域形象设计,继而通过地区营销组合,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的文化创造有机整合包装起来。使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必将能极大地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成为各方争相利用的资源,知识产权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影响已经显现。民族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专利的视觉出发,以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云南丽江为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建议,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昂普(RMP)分析模式,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方面对泉州木偶戏旅游进行系统的评价分析,认为泉州木偶戏历史与文化意义深远、拥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广泛的戏剧市场、旅游价值极高,但目前木偶戏的旅游市场份额不足。文中提出木偶戏与创意产业联合开发、木偶戏产品空间组合开发、木偶戏推介方式多样化等三个方面的开发设想。同时提出以智力开路、官员推进、政府主导为主要手段的木偶戏旅游开发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