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询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是审计人员为了查清一些需要了解的事实和问题,直接找有关经手人员、责任人或知情人进行谈话,以获得审计证据。面询的成功不但取决于其事先要制定详细的面询方案、明确查询对象及事由,而且还要求审计人员有正确的查询方法和娴熟的谈话技巧,否则就难以达到有效的面询目的。一、表情的心理效能在进行面询时,审计人员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查询对象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其从内心里萌发和增强对审计人员的尊敬和信赖,从而促进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审计人员认为和颜悦色有失严肃,板着面孔才有助于建立威严,因而在  相似文献   

2.
在审计或审计调查的实务中,审计人员常常会就有关问题直接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个别询访交谈(简称访淡)。访谈的方法得当,审计人员就会收集到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和资料,达到预期的访谈目的和要求。笔者根据几年的审计工作实践,就审计访谈的方法和技巧问题谈几点体会。 1.表明来意,消除顾虑。在审计访谈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有的同志认为审计是找茬子挑毛病。故在与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打交道时,程度不同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审计访谈前,审计人员首先要向  相似文献   

3.
审计证据是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材料。审计证据的取得是通过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再收集证据,再评价证据,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证据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审计证据不足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揭露深层次问题,高质量的审计证据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审计人员所取得的审计证据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证据不够充分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要求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意见有足够的审计证据来支持,但有些审计工作底稿所反映的内容,只是一些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时,对所审计的项目应该表明态度。要表明态度,不能凭主观印象,而要通过审查、搜集、分析各种有关资料来决定。这些经过筛选、整理可以用来表明态度的资料,就是审计证据。一般来说,进行审计的过程,就是收集、分析、整理和利用审计证据的过程。只有占有可靠的、充分的、足以认定事实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才能恰当的表示态度,审计结论才能令人信服。审计证据的质量、数量和收集证据的效率是研究审计证据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审计证据直接关系到审计质最的优劣。审计证据的收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强的工作,因此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相关性原则。审计证据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审计事项的内在联系程度。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审计事项必须密切相关才具有证明力。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审计事项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明和否定被审计单位认定  相似文献   

6.
审计的过程就是不断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首先详述了常用的审计技术及其获取的审计证据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合适性、可靠性问题及其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为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合理应用这些审计技术、设计合理的审计证据收集程序、减少审计风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谈谈审计证据的规范化李全江审计证据是审计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件.它的规项化是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急需对审计证据进行规范和改进。一、审计证据的重要作用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收集的用以证明被审计事项真相的凭据,是审...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证据是内审人员在审计作业中根据项目审计目的,运用一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取得的用来证实被审计事项真相的客观证明材料。它既是审计结论的基础,又是审计意见的依据。为规范内审取证工作,笔者认为内审人员在审计取证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内审证据的客观性是内审证据本身价值存在的首要因素。因此,收集内审证据必须从审计查证的客观需要出发进行全方位收集,包括正反两方面的证据,直接、间接的证据,有利、无利于被审计查证单位的证据。如果失之偏颇,就会导致审计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审计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要求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依照合法的程序和方法收集的、用以证u审计事项真象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材料。审计证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证据本身必须具有充分证u力;二是对证据的评价必须恰当。前者作为应如何认识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规定了审计证据本身所应具备的质量特征,后者作为审计取证论证的内容,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如何收集、鉴定和综合审计证据,在此主要讨论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具有充分证明力的证据应当体现如下质量特征;(一)可靠性特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特征,是指证据反映客观经济…  相似文献   

10.
审计证据的风险,是审计风险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收集审计证据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风险性?从实践经验看,造成收集证据过程中的风险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一、客观事实存在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不管审计人员愿不愿意,它都是存在的。这表现在:1.审计对象本身就存在风险性。这里所说的审计对象,主要是指具体事物或环境。这些事物和环境直接构成对审计人员在取证过程中难以或无法深入现场,从而收集不到直接证据,只能运用间接证据来分析、判断,使审计意见存在不真实、不客观、不公正的可能。2.被审计…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简称《准则》)第四条规定,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必须遵守四方面要求,即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合法性(简称“四性”)。收集审计证据,“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材料”,乃是审计程序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步工作做得好坏,对于准确把握运用审计标准,写出合乎事实的审计工作底稿,作出对审计事项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乃至写出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实施中最基本的工作,全面地收集各种审计证据,对于正确评价审计事项至关重要。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审计人员对“死”的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收集较重视,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3.
沈仁 《中国审计》2005,(1):16-18
效益审计证据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效益审计事项真相,形成效益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收集充分、可靠和相关的证据,几乎贯穿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以便为审计结果和结论提供合理的基础。现场审计、调查研究是为了收集证据;进行分析是为了测试、验证证据;形成结论是在运用证据。效益审计证据是形成效益审计结论的基础。因此,弄清效益审计的特点,以及收集和评价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审计月刊》2006,(5):47-47
此准则的目的旨在为利用专家工作作为审计证据提供指导。当独立审计人员利用专家工作时应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专家的工作对审计目的而言是恰当的。计划利用专家工作时,审计人员应评价专家的职业胜任能力,证据包括:(a)由适当机构颁发的职业资格证、营业执照或某适当团体的会员资格;(b)在业界的经验和声誉。审计人员还应评价专家的客观性,并应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专家的工作范围对审计目的而言也是恰当的。审计人员应该评价利用专家工作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能否证明相关认定。如果专家工作不能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利用专家工…  相似文献   

15.
政府绩效审计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评价公共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时所使用的规范、准绳、应有的期望、最佳实务和标杆。绩效审计不仅仅是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将收集的审计证据与评价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判断或提出建议。绩效审计标准是做出审计判断的依据和准绳。  相似文献   

16.
谢盛纹 《财会通讯》2007,(10):58-59
一、审计证据相关性的界定审计证据相关性是审计证据的关键特征,不具备相关性的审计证据对待证认定的证明是毫无用处的。在审计准则中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意见。适当性内含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审计证据的基础,它涉及证据的收集与评价,是审计人员做好审计计划、编好审计方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审计取证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收集审计证据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称。正确运用审计取证方法,就有可能搜集到可靠、相关、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顺利完成审计任务创造条件。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在运用审计取证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取证方法,发挥它们的合力审计取证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各种方法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同时每种方法也不是尽善尽美的,需要与其他各种审计取证方法结合运用,扬长避短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才能达到审计目的。比如审阅法常与核对法、复算法结合运用,审…  相似文献   

18.
《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第四条规定,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只有具备以上四性的审计证据才是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才能够支持审计结论。但是,目前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更注重在审计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处理、处罚,对如何取得符合“四性”的审计证据往往未引起必要的重视,给审计执法工作带来了风险。本文仅就目前审计取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供审计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采取一定的审计方法和手段收集、取得的与审计内容、审计事项相关的证据资料,它是审计结论、审计评价、问题定性、审计处理及审计意见和建议最基础、最重要的依据。审计证据的质量在是审计项目质量最有力的、不可或缺的保证,没有客观、真实、高质量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0.
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制度遵守性审计程序和数据真实性审计程序的执行,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如何高效地取得审计证据,是审计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审计工作成败的关键和审计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人员导向审计方式”是高效收集审计证据、降低审计成本的最佳方式。对此本文略呈己见。一、人员导向审计方式的基本思路人员导向审计方式是注册会计师根据委托企业管理当局检查自报或亲身反映的情况,以及外部相关人员提供线索,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而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