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繁昌县在1984年以前是个财政补贴县。但是,经过县级经济的综合改革之后,这个县农村商品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很快摘掉了补贴县帽子,并在1986年度的全省22个体制改革试点县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繁昌县的经济发展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有较快的发展速度,198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4亿元,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1983年分别增长117.4%、171.3%和50.7%。乡镇企业总收入1986年达2.6亿元,比1983  相似文献   

2.
1986年,新都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27亿元,比1983年增长98.9%,其中,工业总产值4.44亿元,增长1.75倍。乡镇企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3.15倍;城乡储蓄余额1.19亿元,增长2.23倍;预算内财政收入4.138万元,增长67.1%;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510元。增民52.2%。这是我县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其基本经验是坚持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1979年至1988年,是四川省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十年。十年间,乡镇企业从14.94万个发展到183.66万个,职工从179.71万人增加到695.8万人,总产值从34亿元增长到34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分别增长11.29倍、2.87倍和9.16倍,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第一,对全省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十年来,四川省的社会总产值从480.18亿元达到1283.82亿元,年均增长10.33%,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09%,是社会总产值增长幅度的2.5倍。因此,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78年仅占2.07%,到1988年占到30.80%。  相似文献   

4.
邛崃县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通过九年来的摸索,现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最突出的是在全县范围内建立的同农村专业生产基地,专业户相联系的农工商专业公司。它们产供销紧密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从根本上改变了县级经济体制多头管理、城乡分割、产销分离的状况,使全县经济出现了持续发展、稳定增长的良好局而。1988年与改革前的1978年比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0166万元,增长3.8倍;主要农产品商品量12551万元,增长3.9倍。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是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到1986年为止,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515.31万个,从业人数达到7939.14万人,总产值达到3540.87亿元,分別比1978年增长了8.94倍、1.81倍和6.1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目前已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9.1%,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7.7%。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又一次深刻的经济变革,它的发展本身已经构成了国民经济整体中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和结构变革力  相似文献   

6.
一、小城镇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从广西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来看,小城镇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对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 )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饮食业、建筑业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如玉林市石南镇通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验,各业得到快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1997年全镇社会总产值 21.55亿元、农业 2.55亿元、第二产业 14亿元、财政收入 1428万元,与试点前的 1993年比分别增长 5.25倍、 4倍、 7倍、 1倍,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产值达 5…  相似文献   

7.
无锡县前洲乡以其乡镇工业的发达名弥全国。1983年乡镇工业的总产值为9,557.09万元,利润为2,173.64万元,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总计6,213.9万元。比1970年产值增长了61.2倍,利润增长61.55倍,固定资产增长139.9倍;比1978年产值、利润、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分别增加2.7、2.6、3.1和17.4倍。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前洲乡单一的农村经济结构,极大地促进了该乡经济的发展。1983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已达1.077亿元,比1978年增长2.4倍。其中,乡镇工业的产值就占88.7%,而农业仅占5.8%。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前洲乡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围绕着乡镇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展开,具有一定的趋势性,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们松江县仓桥镇经济发展迅速。199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27亿元,比1992年的2.3亿元增长7.8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比1992年的0.89亿元增长3.2倍;完成利税1.35亿元,比1992年的3340万元增长3.4倍。今年上半年,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去年同期比较,三业总产值净  相似文献   

9.
江门市自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体制。11年来,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从不到30亿元发展到今年可超过580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从27亿元增至224亿元,外贸出口总值从1.4亿美元增至2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2.49亿元增加到22亿元。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江门市并没有放松对农业的领导,而且始终把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11年来,全市农村总收入从16亿多元发展到372.6亿元,增长22倍多。农村人平年收入从407元增加到2526元,增长5倍多。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问题》1990,(9):22-2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牟平县于1982年冬基本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尔后,紧紧抓住社会化服务这个中心环节,以此带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化,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989年,在遇到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粮油减产较大的情况下,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9.1亿元,比推行家庭承包制后的农业高涨年1983年增加14.9亿元,增长3.5倍,年平均递增28.7%;农业纯收入达到5.6亿元,人均占有1060元,比1983年提高78%,全县农民人均所得达到701元,比1983年增181元,农民存款余额达到4.36亿元,人均存款822元。  相似文献   

11.
王治华 《农村展望》1992,(12):23-23,18
青州市立足发挥城市优势,走以城带乡,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91年,全市农业总收入达到13.9亿元,比1984年增长2.56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3.65亿元,比1984年增长10.4倍;粮食总产值达到4.87亿公斤,比1984年增长1.05倍;农民人均收入818元,是1984年的2.05倍。总结我市以城带乡的基本做法,主要有五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闵行区梅陇镇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1993年全镇的社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48亿元,利税达到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12.5%,72.2%和43%,全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市郊乡镇中名列第7位。梅陇镇的经济所以发展很快,善于抓住机遇是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上海郊区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对一个县(区)、一个乡(镇)、乃至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展望》1997,(4):10-10,12
绥滨农场1997年首批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进行以兴办家庭农场建立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验,1994年转入以建立现代农垦企业制度为主题的改革试验。经过十年的改革,促进了农场经济快速发展。1996年,农场粮豆总产达到2.8亿斤,比改革前的1984年增长2.6倍;工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增长10倍;劳动生产率2.43万元,上升6.4倍;实现利税1032万元,增长6.6倍;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7亿元;人均纯收入4508元,增长10.5倍;家庭农场总收入22086万元,比19985年增长9.6倍。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我们徐泾镇的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社会总产值达到17.58亿元,比1991年的4.1亿元翻了二番多,其中工业产值13.48亿元,比1991年的3.53亿元增长了近3倍;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23352万元,比1991年的6413万元增长2.6倍;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也分别由1991年的625万元和2037元,增加到3100万元和3750  相似文献   

15.
(一) 我省农村于1983年普遍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重大改革给村级集体经济(指统营层次这一块经济,下同)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村办企业异军突起,1990年实现产值111.7亿元(1980年不变价),利润7.6亿元,分别比1981年增长11.6倍和33.5倍;村集体净收入23.9亿元,比1981年增长3.1倍;村集体固定  相似文献   

16.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89年以来,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连续6年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4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比1983年增长4.37倍;农业总产值380亿元,增长2.4倍。在农业...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35年来,农垦生产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只有国营农场26个、耕地面积45万亩、职工4,300人、工农业总产值239万元,1983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国营农场已发展到2,070个、农垦工业企业6,791个、商业网点1万多个、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企业78个,职工501万人,耕地和胶、果、茶、桑园面积7,360多万亩,工农业总产值130.87亿元。从1952年到1983年,全国农垦系统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的不变价格计,由1.47亿元增长到130.87亿元,增长了88倍,平均每年递增15.6%。其中,农业产值由1.23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垦系统通过实行财务包干、开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经济形势越来越好。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1.9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94%,年平均递增11.6%;全员劳动生产率3582元,比1980年提高119%。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本文联系杨浦区20年来的巨大变化,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作经济分析,以深入体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论述,“双思”求进,进一步发展地区经济。地区经济发展的回顾回顾杨浦经济的道路,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特点有四: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99年同1990年相比,全区地区增加值:39.9亿元,增长4.25倍;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长3.35倍;工业总产值:37.1亿元,增长3.16倍;商业销售额:156.8亿元,增长4.21倍;建筑业总产值:15.4亿元,增长24.6倍;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是1983年5月与原温江地区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一年米,总的情况是好的,各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1983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完成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5.9%,农业总产值增长9.5%。财政收入完成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一举扭转了连续两年的赤字局面。粮食总产量达到73.8亿斤,比上年增长4.7%。农村人平收入达到334元,比上年增长25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8.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多种经营和工副业生产都是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完成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城乡市场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尽管我们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理顺,但事实已经证明,实行市管县体制,确实有利于克服城乡分割、地区封锁的弊端,发挥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